概述
MAX7313是I2C兼容的串行接口外圍設備,可為微處理器提供16個I/O端口。每個I/O端口可以單獨配置為漏極開路輸出,額定輸出電流50mA/5.5V;也可以配置為具有瞬態檢測的邏輯輸入。第17個端口可用作瞬態檢測中斷或通用輸出。輸出端口可用于驅動LED或與外部上拉電阻配合提供高達5.5V的邏輯輸出。
器件還集成了8位PWM電流控制,其中4位用于全局控制,對所有的LED輸出提供電流粗調,從完全關閉到最亮狀態,共有14個亮度級。此外,每個輸出還具有各自的4位控制,可進一步將全局設置電流細分為16個等級。另外,電流控制也可配置成單獨的8位控制,同時設置所有輸出。
每個輸出具有獨立的閃爍定時,具有兩相閃爍。每相閃爍LED可被設置為打開或關斷,也可省略閃爍控制。閃爍周期由寄存器控制。
MAX7313支持熱插入,斷電時(V+ = 0V),所有端口引腳、/INT輸出、SDA、SCL和從機地址輸入AD0-2保持高阻,可承受6V電壓。
MAX7313通過2線I2C/SMBus串行接口控制,可被配置為64個I2C地址中的任何一個。
數據表:*附件:MAX7313 16端口輸入 輸出擴展器,帶有LED亮度控制和中斷,提供熱插入保護技術手冊.pdf
應用
特性
- 400kbps、2線串行接口,5.5V容限
- 2V至3.6V工作
- 8位PWM LED亮度控制
- 全局16級亮度控制
- 獨立的16級亮度控制
- 兩相LED閃爍
- 高端口輸出電流,每端口50mA (最大值)
- 輸出額定電壓5.5V,漏極開路
- 支持熱插入
- 5.5V輸入過壓保護
- 瞬態檢測,具有中斷輸出
- 1.2μA (典型值)、3.6μA (最大值)待機電流
- 小尺寸4mm x 4mm、TQFN封裝
- -40°C至+125°C工作溫度范圍
- 所有端口均可配置成輸入或輸出
引腳配置描述
電特性
典型操作特性
詳細說明
初始上電
上電時,所有控制寄存器復位,MAX7313 進入待機模式(表 3)。上電狀態使所有端口變為輸入,并禁用 PWM 振蕩器和閃爍功能。
配置寄存器
配置寄存器用于配置 PWM 強度模式、中斷,以及設置輸出 INT7/16 的閃爍行為,并回讀中斷狀態(表 4)。
端口配置
16 個 I/O 端口 P0 至 P15 可配置為輸入和輸出的任意組合。使用輸出配置寄存器(表 5),INT/O16 輸出也可配置為額外的通用輸出,使用配置寄存器(表 4)。
輸入端口
輸入端口寄存器為只讀(表 6)。無論端口配置為輸入還是輸出,它們都反映端口的輸入邏輯電平。端口配置寄存器捕獲當前值。讀取輸入端口寄存器會鎖存受影響的八個端口的當前輸入邏輯電平。向輸入端口寄存器寫入無效。
轉換檢測
所有配置為輸入的端口都會持續監控其邏輯狀態的變化。讀取輸入端口寄存器或寫入端口配置寄存器時,會對相應 8 位端口條件進行采樣(表 4、6)。此采樣值會持續與實際端口條件進行比較。檢測到輸入條件的實際變化會產生中斷條件。中斷標志會自動清除,無論變化的輸入是恢復到原始狀態,還是在適當的輸入端口寄存器中讀取更新值。
隨機將端口從輸出改為輸入,若輸入狀態與適當輸入端口寄存器中的內容不匹配,可能會導致誤觸發中斷。可通過配置寄存器(表 4)中的中斷標志 INT 來評估中斷狀態。
上電后,會立即對 MAX7313 內部初始化時的所有端口進行采樣,因此如果所有端口都被拉至有效邏輯電平,在該時刻就會產生中斷。
INT/O16 輸出
INT/O16 輸出引腳可配置為反映中斷標志邏輯狀態的 INT 輸出,或作為通用輸出 O16。用作通用輸出時,INT/O16 引腳與其他端口具有相同的閃爍和 PWM 強度控制功能。
在配置寄存器中設置中斷使能位,可將 INT/O16 配置為 INT 輸出(表 4)。清除配置寄存器中的 INT 位,可將 INT/O16 配置為 O16。O16 邏輯狀態由配置寄存器中的 O1 和 O0 位設置。O16 遵循配置寄存器中設置的閃爍標志規則。如果禁用閃爍功能,則無論 O16 位設置如何,INT/O16 引腳的邏輯狀態都為高電平。
-
led
+關注
關注
242文章
23684瀏覽量
670563 -
擴展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3瀏覽量
15652 -
MAX7313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646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利用微型端口擴展器控制LED

MAX7313數據手冊 pdf

串行端口擴展器-帶有PIC MCU的額外SPI和UART端口

MAX6946/MAX6947 10端口、恒流LED驅動器和輸入/輸出擴展器,帶有PWM亮度控制技術手冊

MAX6966/MAX6967 10端口、恒流LED驅動器和輸入/輸出擴展器,帶有PWM亮度控制技術手冊

MAX7301 4線接口、2.5V至5.5V、20端口或28端口輸入/輸出擴展器技術手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