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全球化產業。在后摩爾定律時代,產業技術發展趨勢放緩,系統結構、特色工藝和先進封裝在芯片制造方面大有可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微納電子學院院長吳漢明如是說。
現階段,復雜的國際形勢使我國在集成電路的技術創新方面,面臨較大壁壘。
吳漢明指出,現階段,極小(納米)與超大(萬億晶體管)制造工藝的極限組合已經成為主流,該組合對芯片的制造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技術層面來看,我國芯片制造的技術基礎薄弱,產業技術儲備匱乏。世界龍頭企業作為先行者,早期就布置下了知識產權壁壘。在此情況下,國內企業需要擁有自己的專利庫,并掌握核心技術。
吳漢明表示,集成電路產業鏈的環節繁多,目前,國內產業發展的短板在裝備方面。比如,我國在光刻機方面就存在弱項。在檢測領域,我國企業很少涉足,因此國內產業在該領域的發展基本是空白。在半導體材料方面,我國光刻膠、掩膜版、大硅片產品幾乎都要依賴進口。
當前,我國在先進制程的研發上和國外企業相比不占優勢,但在系統結構上有巨大的創新空間。吳漢明指出,要依靠國內現有力量,創造出一個“顛覆傳統計算機體系結構”的新系統。異構單芯片集成技術的使用就是佐證這點的例子之一。通過異構單芯片集成技術,可以在采用40nm工藝的情況下,根據需求提升芯片的性能。
此外,在先進制程研發不占優勢的情況下,我國可以運用成熟的工藝,把芯片的性能提升。吳漢明認為,特色工藝、先進系統與先進封裝技術的結合運用,可以使我國在芯片制造領域大有可為。“相比完全進口的7nm,本土可控的55nm意義更大。”吳漢明說道。
吳漢明還針對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提出了建議。他表示,首先,要重視產業鏈的本土化,要讓制造產能實現增長,至少增長率要高于全球。其次,要樹立以產業技術為導向的科技文化,技術成果全靠市場鑒定。最后,要加速公共技術研發平臺建設,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
責任編輯:lq6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425文章
12060瀏覽量
368466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909瀏覽量
237827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10019瀏覽量
141661 -
光刻機
+關注
關注
31文章
1167瀏覽量
4819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國產化率不足5%!國產7nm座艙芯片最新有哪些突破?

恭賀 | 晟鵬創始人成會明院士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廣明源積極布局222nm遠紫外線消毒技術
創飛芯55nm BCD工藝OTP IP實現上架
廣明源172nm晶圓光清洗方案概述
三星在4nm邏輯芯片上實現40%以上的測試良率
要設計CH氣體檢測設備應用的激光源波長為3370nm,請問DMD微鏡的反射波長是多少?
DLP9500UV在355nm納秒激光器應用的損傷閾值是多少?
消息稱臺積電3nm、5nm和CoWoS工藝漲價,即日起效!
蘋果iPhone 17或沿用3nm技術,2nm得等到2026年了!
臺積電產能爆棚:3nm與5nm工藝供不應求
今日看點丨 傳蘋果2025年采用自研Wi-Fi芯片 臺積電7nm制造;富士膠片開始銷售用于半導體EUV光刻的材料
所謂的7nm芯片上沒有一個圖形是7nm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