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由于人機接口設計、軟硬件集成、自有生態系統建立,以及銷售成績等始終未能達到預期目標,華碩已裁撤2017年9月成立、隸屬于開放平臺事業群旗下的機器人部門,研發團隊轉而投入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產品開發。
隨著傳感器、算法等技術不斷進步,近年因應各式需求而生的機器人設計快速貼近應用,市場滲透率顯著提升。當中機器人約略可分為工業用機器人及服務型機器人,前者著重有效改善生產流程、提高產品良率;后者則是具備自我感知、反應與認知能力,可為人類提供特定服務或與人類共同完成特定活動。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調查統計,2009~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逐年成長,加快企業進行人力取代,而2018年因受貿易戰局不明、汽車產業需求減緩與大陸市況趨緩等影響,銷售僅微幅成長,但仍續創歷史新高。
服務型機器人雖然近年亦保持成長,但占銷售大宗為清潔家務機器人相關產品,個人助理或家庭陪伴照顧性質的機器人因受限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系統技術仍待強化,仿人敏捷性、語音辨識、情緒感知等功能距離用戶期待目標仍有一段距離,因此目前需求發展尚未見爆發。
華碩于2017年正式開賣首款家庭服務機器人「Zenbo」,鎖定居家生活應用,并特別為幼童及長者提供陪伴、學習和照護服務,由和碩代工,并采用英特爾(Intel)RealSense技術,研發設計則由施崇棠、副董事長曾鏘聲、執行長沈振來、策略長徐世昌與資深副總裁謝明杰,帶領達文西實驗室、主板、移動設備與軟件團隊等至少700人跨部門參與,并于2017年9月正式成立機器人部門,致力軟件集成與生態系統建立。
然而由于人機接口、語音辨識等繁雜整體應用設計仍難貼近用戶需求,價格雖一降再降,仍難提升銷量表現,華碩雖于2018年10月再發布針對商用市場而設計的Zenbo Junior,但仍欲振乏力,因此決定擱置機器人Zenbo下一代開案,并取消機器人部門,相關人員多轉入AIoT產品開發。
此外,宏碁于2017年轉投資由MIT媒體實驗室主導開發的家用機器人「Jibo」也停止開發,另外,由前皮克斯設計師設計的社交機器人Cozmo以及Mayfield Robotic的家庭機器人Kuri亦停止生產。眾廠陸續取消服務機器人開發計劃,可以完全具備感知、行動和思考的「仿人」研發仍有一大段路要走,技術瓶頸暫難有所突破。
對于Zenbo業務擱置傳言,華碩回應稱,公司于2018年底全面組織重整后,AIoT新事業成為華碩全力沖刺領域。據了解,華碩已成立經營策略委員會,同時善用過去在通訊領域累積的營運能力,建立AIoT的產品及運營平臺,與其它公司合作,共同發展以AI及新形態智能產品。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3文章
29650瀏覽量
212315 -
華碩
+關注
關注
7文章
1604瀏覽量
63098
原文標題:【轉身】機器人部門重整 華碩轉投AIoT開發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開疆智能ModbusTCP轉Devicenet網關連接FANUC機器人配置案例

當機器人遇上“語言障礙”:CCLINKIE轉Profinet的“破冰外掛”來啦\\!
明遠智睿SSD2351開發板:語音機器人領域的變革力量
【「# ROS 2智能機器人開發實踐」閱讀體驗】視覺實現的基礎算法的應用
【「# ROS 2智能機器人開發實踐」閱讀體驗】機器人入門的引路書
【「# ROS 2智能機器人開發實踐」閱讀體驗】+內容初識
名單公布!【書籍評測活動NO.58】ROS 2智能機器人開發實踐
ModbusTCP轉CCLINKIE在機器人中的革命性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