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飛凌發布的2025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2024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縮減至323億美元。功率半導體市場格局正發生顯著變化。
其中,中國廠商逆勢上揚。士蘭微以3.3%的市占率躍升至全球第六,比亞迪半導體更以3.1%的份額首次躋身前十,成為榜單中僅有的兩家實現市占率增長的企業。
而行業龍頭英飛凌市占率下降2.9個百分點至17.7%,安森美和意法半導體則分別下滑0.5個和1個百分點,降至8.7%和7%。
這一升一降的市場態勢,清晰地反映出功率半導體行業國產替代進程加速。而一向低調的比亞迪半導體取得如此突破尤為引人關注。
車規級需求爆發,借勢沖進全球前十
功率半導體作為電力電子領域的核心器件,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消費電子、新能源發電及電動汽車等多個領域。
雖然功率半導體企業業務范圍普遍較廣,但決定企業市場地位的關鍵因素不僅在于業務覆蓋面,更取決于目標市場的規模及行業增長潛力。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功率半導體市場帶來了爆發性需求。
從微觀層面看,在48V低壓系統的三大主要部件中,半導體器件總用量約為55-60顆,其中功率半導體占據重要地位。而隨著48V系統的加速普及,相關半導體需求量已達0.58億顆。
從宏觀層面來看,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突破1700萬輛,同比增長約25%,首次占據全球汽車市場20%以上的份額。這直接推動了新能源汽車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的增長。
因此,當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整體萎縮,而新能源汽車相關市場卻實現逆勢增長時,這種分化態勢直接促使比亞迪半導體躋身全球前十強,印證了市場向新能源汽車應用傾斜的發展趨勢。
IDM模式與集團內供,雙優勢穩占一席之地
理論上,汽車功率半導體市場空間極為廣闊,足以吸引所有廠商競相布局。
但車規級芯片存在長認證周期、高可靠性要求等較高門檻,導致許多企業難以快速搶占市場。
不過,比亞迪半導體卻憑借獨特的模式與銷售優勢,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
作為國內少數實現全產業鏈IDM模式的車規級企業,比亞迪半導體覆蓋了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全流程環節,在多個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
產品種類方面
比亞迪半導體能夠提供豐富多樣的功率半導體產品,包括裸芯片、單管、功率模塊,以及不同電壓等級的MOSFET、IGBT、IPM、SiC等,可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
技術層面
比亞迪半導體實現了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并且多項技術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以其推出的1500V SiC功率芯片為例,這是行業內首次實現量產應用的最高電壓等級車規級碳化硅功率芯片。
產能布局上
比亞迪半導體在寧波、長沙和深圳等地建設了功率模塊和晶圓制造工廠項目,為產品的大規模生產和市場份額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成本方面
供應鏈可控性更強,優勢更為明顯;同時,車規級產品的集中管理也更為便捷。
銷售渠道方面,作為比亞迪集團的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其依托集團垂直整合優勢,可快速開發產品,直接供應,市場導入速度遠遠超過競爭對手。同時,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位居全球前列,龐大的內部需求成為推動其半導體業務快速增長的強勁動力。
從2022年的審核問詢函可知,2021年比亞迪半導體對比亞迪集團的營業收入超20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63.37%。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2021年銷量超73萬輛,而到 2024年銷量已大幅提升至427萬輛,增長485%,在此背景下,比亞迪半導體的全球市場份額必然水漲船高。
新能源汽車重塑功率半導體格局
比亞迪半導體憑借車規級芯片躋身行業前十,這一成績充分表明:
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功率半導體領域的核心增量市場之一,未來行業競爭將更集中于車規級功率產品的較量。
在汽車芯片領域,IDM 模式展現出獨特優勢。以比亞迪、特斯拉為代表的車企 “自研芯片” 趨勢,可能進一步重塑產業格局。
比亞迪半導體的崛起,不僅是企業自身技術實力的體現,更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式增長的縮影。
在 “電動化 + 智能化” 的浪潮推動下,車規級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而與頭部車企深度合作的芯片廠商,有望在這一賽道中占據更核心的地位。
未來,隨著國產替代進程的加速,比亞迪半導體能否從 “內部供應” 走向 “全球供應”,將成為行業關注的重要焦點。
本文為嗶哥嗶特資訊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和授權,不得轉載
審核編輯 黃宇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963瀏覽量
238720 -
比亞迪
+關注
關注
19文章
2481瀏覽量
5534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2025年汽車淘汰賽來襲!中國車企12月銷量戰績,幾家歡喜幾家愁

充電寶危機,最大贏家竟是這家日本傳感器巨頭TDK(躺贏)

比亞迪半導體亮相PCIM Europe 2025
激增35%!2024年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全球第一,北方華創、中微亮眼出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