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 作為服務器 SSD 的主流規格已叱咤風云十余年,U.2 與 2.5 英寸 HDD 規格相似,能與支持SATA、SAS 和 NVMe的連接器配合使用,這兩項因素對于 SSD 在服務器中的普及至關重要。
但如今,隨著PCIe5.0 和 6.0的強勢登場,它的短板徹底暴露!美光技術專家 Anthony Constantine 直言:“EDSFF 將取代 U.2!” 為什么?三大硬核挑戰告訴你答案!
挑戰一:系統SI崩了?EDSFF 一招化解!
傳統 U.2 采用從主機端口到存儲設備的典型總線拓撲,根據所用的連接器數量,稱為3 連接器拓撲(圖 1)。
雖然適配 PCIe3.0/4.0 無壓力,但在PCIe5.0 時代,信號傳輸速度飆升,“信號眼(通過測量確定“1”或“0”)”問題直接拉響警報!
圖 1:用于 U.2 和 EDSFF 的典型 3 連接器拓撲
EDSFF 的殺手锏來了!為改進 3 連接器拓撲,必須減少總拓撲長度,或者使用成本更高的器件(PCB、線纜、重定時器等)。
EDSFF 支持圖 1 中的拓撲結構,同時也支持使用正交連接器的 2 連接器和 1 連接器拓撲(如圖 2 所示)。圖 2 中的拓撲移除和減少了影響信號眼的背板和連接器,從而有助于解決“信號眼”問題。
圖 2:用于 EDSFF 的典型 2 連接器和 1 連接器拓撲
而升級到 PCIe6.0 時,U.2問題更加凸顯!PCIe6.0使用的信號從 1 個級別變為了 4 個級別,從而將信號眼縮小到原有大小的四分之一。這種情況下,不僅要應對關鍵的信號損耗問題,發送和接收對之間的噪聲等因素也至關重要!
U.2 連接器(圖 3)正是缺乏這種隔離設計。這會導致更高的串擾(稱為“NEXT”),無論是從 SSD 還是從系統的角度而言,這些限制使得 U.2 成為成本更高的解決方案。
圖 3:U.2 引腳排列
考慮到這些,EDSFF 連接器的引腳排列(圖 4)將發送和接收對進行了隔離,分別位于連接器的相對側。
圖 4:EDSFF 引腳排列
挑戰二:散熱捉急?E3.S 1T 直接 “降溫”
隨著大眾對 SSD 性能的要求日益增加,用于冷卻 SSD 及其后方部件的散熱空間變得愈發有限。(圖 5)顯示了 E3.S 1T 和 U.2 之間的散熱對比:在不同的輸入空氣溫度下,同樣容量和功率的 E3.S 所需要的冷卻空氣體積均少于 U.2,這一結果源自兩個因素:
E3.S 1T 比 U.2 外形更小,因此散熱時穿過和繞過它的氣流更少
氣流在通過 E3.S 1T SSD 時的散熱效率更高(阻礙氣流的器件/連接器更少)
圖 5:E3.S 1T 與 U.2 的散熱對比
但是!業內也有持其相反觀點:認為與U.2相比,E3.S系統可能需要更多的氣流,因為相較于U.2,同樣的空間中可以安裝更多 E3.S。
不過,這取決于如何設計。系統可以減少設備數量,并將E3.S SSD聚合在一起,以便將氣流導向關鍵器件。系統還可以使用 圖 2 中的正交連接器,從而有助于空氣流動,這些設計可以極大提高系統的散熱性能。
挑戰三:技術迭代下的預算分配博弈
早在 EDSFF 規格設計之初,參與公司就清楚這是一場面向未來的豪賭! 如今企業正陷入核心決策難題:EDSFF 和 U.2 這兩種互相競爭的技術需要相同的投資,EDSFF是未來導向的投資,而U.2可能需要更高的優化成本。
隨著規格的制定,行業趨勢已向EDSFF傾斜。各公司正在投資 EDSFF 系統和生態系統,包括 EDSFF SSD 開發,以及未來將支持 EDSFF 的系統。
企業對 EDSFF 的投資超過了對 U.2 的投資,EDSFF SSD 研發將在未來火力全開!技術風口肉眼可見!
本文作者
Anthony Constantine
美光存儲業務部門杰出技術人員
-
服務器
+關注
關注
13文章
9683瀏覽量
87272 -
美光科技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7瀏覽量
23443 -
HDD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1瀏覽量
27831
原文標題:U.2仍是主流,但EDSFF為何被美光技術團隊稱為“下一代答案”?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195c6bf0b140,微信公眾號:Micron美光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新品 MB601V4KW-B】防水防塵+鑰匙鎖!單盤位 U.2/U.3 NVMe 全金屬硬盤抽取盒

【ICY DOCK 新品 MB601V5K-B】2.5英寸 U.2/U.3 NVMe PCIe 5.0轉3.5英寸硬盤抽取盒(1 x MCIO 4i SFF-TA-1016)

【ICY DOCK新品MB491V5K-B】1盤位2.5英寸U.2/U.3 NVMe SSD PCIe 5.0全金屬硬盤抽取盒

體驗一款可以改寫U.2固態硬盤散熱新標準的神器 ICY DOCK MB699VP-B硬盤盒

消費級主板遇上了“服務器接口”,擴展U.2固態硬盤 還可以這么玩?

ICY DOCK M.2轉U.2 SSD轉接盒如何重新定義M.2 NVMe SSD

美光科技股價分析:現在是買入美光科技股票的最佳時機嗎?

ICY DOCK U.2 PCIe硬盤擴展卡拆解圖文 看看做工到底如何

安全高效的小型化系統集成應用首選方案,雙盤位U.2/U.3 NVMe PCIe 4.0硬盤抽取盒

美光推出數據中心SSD產品美光9550 NVMe SSD新品
【概念產品CP132】4盤位 U.2/U.3 NVMe SSD硬盤抽取盒,適用5.25光驅位

【概念產品 CP141】2盤位 x2.5&quot; U.2/U.3 PCIe 5.0 SSD 和1 x 9.5/12.7mm薄型ODD 硬盤抽取盒,適用于5.25&quot;光驅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