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全球能源格局面臨深刻變革的當下,能源危機如高懸之劍,時刻警示著傳統能源的有限性。與此同時,環保理念已深入人心,成為全球共識。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光伏發電憑借其清潔、無污染、可再生等顯著優勢,猶如一顆璀璨新星,在能源領域中迅速崛起,逐漸成為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的核心力量。然而,并網光伏發電系統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其固有的隨機性、波動性以及間歇性特點,如同隱藏在暗處的 “荊棘”,對電網電能質量造成了不容忽視的影響。這些影響不僅關乎電網的穩定運行,更對電力用戶的用電體驗和各類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轉有著直接關聯。因此,深入剖析并網光伏發電對電網電能質量的影響,并探尋切實可行的治理措施,已成為當前電力行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本文將圍繞這一關鍵問題展開全面且深入的探討。
并網光伏發電對電網電能質量的影響
諧波問題
在光伏發電系統中,逆變器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然而,它也是產生諧波的主要源頭。逆變器內部廣泛應用了大量的電力電子元件,這些元件在提升系統信息化和智能化處理能力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由于它們的工作特性,使得逆變器成為了大量非線性負載的集合體。當電流通過這些非線性負載時,原本規則的正弦波電流波形發生嚴重失真,進而產生大量諧波注入到系統中。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天氣因素,諸如輻照度的劇烈變化以及溫度的大幅波動,會對光伏發電系統的運行狀態產生顯著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逆變器輸出的諧波含量也會隨之大幅波動。當多臺并網逆變器并聯運行時,情況變得更為復雜。每臺逆變器輸出電流的諧波會相互疊加,若不加以控制,極有可能導致輸出電流諧波嚴重超標。更為嚴重的是,這種諧波疊加現象可能引發并聯諧振,使得特定次并網諧波電流呈幾何倍數擴大。一旦發生這種情況,不僅會對電網中的其他電氣設備造成嚴重的損害,如變壓器過熱、電機振動加劇等,還可能導致電網局部停電,給電力供應帶來極大的不穩定因素。在某些大規模光伏電站中,就曾因諧波問題引發了一系列設備故障,導致電站長時間無法正常運行,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電壓波動和閃變
光伏發電系統的輸出功率猶如一個 “善變的精靈”,受到日照強度、天氣狀況、季節更替以及溫度變化等諸多自然因素的綜合影響,呈現出顯著的不穩定性。這種不穩定性直接反映在光伏發電系統接入點的電壓上,導致電壓出現頻繁的波動和閃變現象。
當日照強度突然減弱,或者遇到陰天、雨天等惡劣天氣時,光伏發電系統的輸出功率會迅速下降。反之,當天氣轉晴,日照強度增強時,輸出功率又會急劇上升。這種輸出功率的大幅變化,會使得接入點的電壓在短時間內發生明顯的波動。而當負載功率在一定范圍內頻繁變化時,例如工業生產中一些大型設備的頻繁啟停,會進一步加劇這種電壓波動和閃變問題。電壓波動和閃變不僅會影響到用戶端各類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如燈光閃爍、電機轉速不穩定等,還可能對一些對電壓穩定性要求極高的精密儀器設備造成永久性損壞,嚴重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在一些靠近光伏電站的居民區,居民常常反映家中的燈光會出現不明原因的閃爍,這正是電壓波動和閃變帶來的直觀影響。
直流注入
在并網光伏發電系統中,直流注入如同一個隱藏在暗處的 “殺手”,悄然威脅著電網電能質量以及其他設備的安全運行。直流注入問題一旦出現,不僅會對電網電能質量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還可能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對電網中的其他設備,如變壓器、電容器等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根據國際權威標準 IEEEStd929 - 2000 與 IEEEStd547 - 2000 的明確規定,并網發電裝置向電網注入的直流電流分量絕對不能超過裝置額定電流的 0.5%。然而,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直流注入問題時有發生。電力電子器件自身存在的分散性,使得每個器件的性能參數存在細微差異,這在大規模應用時會導致直流分量的累積;驅動電路的不一致性,可能使得逆變器各橋臂的驅動信號存在偏差,進而產生直流注入;此外,大功率控制器內部測量器件的零點漂移以及非線性特性,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直流注入問題。在某地區的一個光伏電站,由于直流注入問題未得到及時解決,導致部分變壓器出現過熱現象,嚴重影響了電站的正常運行和設備壽命。
孤島效應
孤島效應是并網光伏發電系統運行過程中一個較為危險的現象。它通常發生在電網因各種原因中斷供電時,并網光伏發電系統卻未能及時、準確地檢測出停電狀態,從而繼續保持獨立運行的情況。
孤島效應對配電網電能質量的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會導致電壓和頻率出現大幅波動,使得原本穩定的電網電能質量受到嚴重破壞。其次,孤島效應可能會使系統中的電氣設備因承受異常的電壓和頻率而損壞。例如,一些電機類設備可能會因轉速異常而燒毀。再者,孤島效應還會給重合閘操作帶來故障,影響電網的快速恢復供電。更為嚴重的是,它會對電網維修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極大威脅,當維修人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對停電線路進行檢修時,可能會遭遇來自孤島發電系統的電流沖擊。此外,孤島效應還可能導致配電網三相負荷不對稱,進一步降低用戶的用電質量。在一些偏遠地區的小型光伏電站,由于孤島檢測與保護措施不到位,曾發生過因孤島效應導致的設備損壞和人員安全事故。
治理措施
諧波治理
針對諧波問題,可從多個層面采取行之的措施。
源頭治理:對諧波源進行深度改造是解決諧波問題的根本之道。通過優化逆變器的電路拓撲結構,采用先進的控制算法,如空間矢量調制技術等,能夠從源頭上減少諧波的產生。一些新型逆變器采用了多電平拓撲結構,大大降低了輸出電流的諧波含量,改善了電能質量。
加裝濾波器:在光伏發電系統中合理裝置有源或無源濾波器,是吸收特定次數諧波電流的重要手段。無源濾波器通常由電感、電容和電阻等元件組成,通過設計特定的諧振頻率,能夠對特定次諧波進行濾波。而有源濾波器則通過實時檢測諧波電流,產生與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補償電流,從而實現對諧波的精確抵消。在實際應用中,將有源濾波器和無源濾波器結合使用,能夠取得更好的濾波效果。
諧波補償裝置:裝設附加的諧波補償裝置,如靜止無功補償器(SVC)、靜止同步補償器(STATCOM)等,對諧波進行針對性補償。這些裝置能夠快速響應電網中的諧波變化,及時調整補償電流,降低諧波對電網的影響。在一些大型工業用戶和光伏電站中,SVC 和 STATCOM 的應用取得了顯著的諧波治理效果。
電壓波動和閃變治理
為應對電壓波動和閃變問題,可采取以下措施。
優化逆變器控制策略:通過改進逆變器的控制算法,提高其對電壓的跟蹤和調節能力,從而增強電壓的穩定性。例如,采用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技術與電壓調節相結合的控制策略,在保證光伏發電系統輸出最大功率的同時,能夠抑制電壓波動。一些先進的逆變器能夠根據電網電壓的實時變化,自動調整輸出功率,維持接入點電壓的穩定。
加大變電站母線短路容量:增強電網的電壓調節能力,從根本上提升電網對電壓波動的承受能力。通過增加變電站的變壓器容量、優化電網結構等方式,提高變電站母線的短路容量。這樣,當光伏發電系統輸出功率發生變化時,電網能夠更好地吸收和調節功率波動,減少對電壓的影響。在一些電網升級改造項目中,通過加大變電站母線短路容量,改善了區域內的電壓穩定性。
提高功率因數:在光伏電站容量確定的情況下,通過合理配置無功補償設備,提高其功率因數。功率因數的提高意味著有功功率在總功率中所占比例增加,無功功率變化量相應降低。這樣可以減少因無功功率波動引起的電壓波動和閃變。例如,在光伏電站中安裝并聯電容器組,根據實際運行情況進行投切,能夠提高功率因數,改善電壓質量。
直流注入治理
針對直流注入問題,可采用以下多種治理方法。
檢測補償法:利用高精度的直流檢測設備,實時監測電網中的直流注入情況。一旦檢測到直流分量超過允許值,立即通過補償裝置注入反向直流電流,對直流注入進行精準補償。這種方法能夠快速響應直流注入的變化,降低直流注入對電網的影響。
優化設計逆變器并網結構:在逆變器的設計和選型過程中,充分考慮直流注入問題,通過優化電路結構、選用一致性好的電力電子器件等方式,從源頭上減少直流注入的可能性。一些新型逆變器在設計時采用了特殊的電路布局和控制策略,大大降低了直流注入的風險。
電容隔直:使用電容器隔離直流分量是一種簡單的方法。在光伏發電系統的輸出端串聯合適容量的電容器,能夠阻止直流電流流入電網,同時對交流電流的傳輸影響較小。這種方法成本較低,安裝方便,在一些小型光伏電站中應用較為廣泛。
虛擬電容法:通過軟件算法模擬電容效果,實現對直流注入的抑制。這種方法無需額外增加硬件設備,通過對逆變器控制程序的優化,利用軟件算法產生類似于電容的隔直效果,減少直流注入。它具有靈活性高、易于調整等優點,在一些智能化程度較高的光伏電站中得到了應用。
裝置隔離變壓器:使用隔離變壓器隔離直流分量,是一種較為可靠的方法。隔離變壓器能夠阻斷直流電流的傳輸,同時保證交流電能的正常傳輸。在一些對電能質量要求較高的場合,如醫院、數據中心等附近的光伏電站,常采用隔離變壓器來解決直流注入問題。
孤島效應治理
為防范孤島效應,可采取以下措施。
優化孤島檢測方法:采用先進的檢測算法和技術,提高孤島檢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例如,利用頻率偏移檢測法、相位突變檢測法等多種檢測方法相結合的方式,能夠更全面、準確地檢測孤島效應的發生。一些新型的孤島檢測裝置還具備自適應調整檢測參數的功能,能夠根據不同的運行環境和工況,優化檢測效果。
配置反孤島保護功能:在光伏發電系統中配置高性能的反孤島保護裝置,當檢測到異常情況,如電壓、頻率超出正常范圍等,能夠迅速切斷并網連接,防止孤島效應的發生。這些保護裝置通常具備快速響應、高可靠性等特點,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反應,保障電網和設備的安全。
加強電網運行調度:結合新能源發電電功率預測技術,對電網進行科學合理的運行調度。通過準確預測光伏發電系統的輸出功率變化,提前做好電網的負荷調整和運行方式優化,能夠減輕孤島效應對電網的影響。例如,在電網負荷低谷時段,合理安排光伏電站的發電計劃,避免因功率過剩導致孤島效應的發生。
安科瑞的解決方案
電能質量在線監測
APView500 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猶如一位 “電力衛士”,時刻守護著電網的電能質量。它采用了高性能多核平臺和嵌入式操作系統,具備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在測量方法上,嚴格遵照 IEC61000 - 4 - 30《測試和測量技術 - 電能質量測量方法》中規定的各電能質量指標的測量方法進行測量。該裝置集諧波分析、波形采樣、電壓暫降 / 暫升 / 中斷、閃變監測、電壓不平衡度監測、事件記錄、測量控制等多種功能于一體。
在電能質量指標參數測量方法的標準化方面,APView500 達到了極高的水準。其測量精度以及時鐘同步、事件標記功能等各個方面均達到了 IEC61000 - 4 - 30 A 級標準。這意味著它能夠極為準確地監測電網中的各種電能質量問題,為后續的分析和治理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無論是在城市的配電網中,還是在偏遠地區的光伏電站附近,該裝置都能夠穩定運行,滿足 110kV 及以下供電系統電能質量監測的嚴格要求。在實際應用中,它能夠及時發現電網中的諧波超標、電壓波動等問題,并通過實時數據傳輸,將這些信息反饋給電力運維人員,以便他們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防孤島保護裝置
防孤島保護裝置在并網光伏發電系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當它檢測到并網點出現逆功率、頻率突變等異常數據時,即判斷可能發生了孤島現象。此時,裝置會迅速做出反應,配合斷路器快速切除并網點,使本站與電網側快速脫離。
這種快速切斷機制能夠避免孤島效應帶來的一系列危害,如電氣設備損壞、人員安全事故等,切實保證整個電站和相關維護人員的生命安全。在一些復雜的電網環境中,防孤島保護裝置能夠準確識別各種異常情況,及時采取保護動作,為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它就像一把 “安全鎖”,時刻守護著并網光伏發電系統與電網之間的連接安全。
結論
并網光伏發電系統在為能源結構轉型帶來巨大機遇的同時,也對電網電能質量產生了多方面的復雜影響。諧波、電壓波動和閃變、直流注入以及孤島效應等問題,如同一個個 “絆腳石”,阻礙著光伏發電系統與電網的高效、穩定融合。然而,通過深入研究和實踐,我們找到了一系列行之的治理措施。從源頭治理到加裝各類補償和濾波裝置,從優化控制策略到加強監測與預測,這些措施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
通過實施這些措施,能夠顯著降低并網光伏發電對電網電能質量的負面影響,使光伏發電系統更好地融入電網,為用戶提供更加可靠、優質的電能。這不僅有助于推動新能源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還能為實現全球能源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重要力量。在未來的能源發展進程中,我們需要不斷深化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持續優化治理措施,以應對并網光伏發電系統在不同應用場景下可能出現的新問題,確保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實的能源支撐。
審核編輯 黃宇
-
電網
+關注
關注
13文章
2261瀏覽量
60484 -
電能質量
+關注
關注
0文章
555瀏覽量
21313 -
光伏發電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298瀏覽量
80677 -
并網
+關注
關注
1文章
166瀏覽量
2032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安科瑞0.4kV光伏并網電能質量治理方案:ARC四象限補償控制+ANSVG無功補償協同治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