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這個場景:你正在通過智能耳機連接到平板電腦聽音樂,當手機來電話時,平板電腦上播放的音樂自動暫停,智能耳機自動切換并連接手機,完成了電話的接聽,整個切換過程可以流暢到讓用戶感覺不到時延。
或者:你拿著手機玩游戲,不知不覺走到了客廳電視機旁邊,打開電視機,揮出一個特定的手勢,游戲界面瞬間從手機切換到電視機上,你順手拿起沙發上的游戲手柄繼續游戲。
再來一個場景:你把原來的車鎖匙,換成了數字車鑰匙,通過手機來完成鎖車、解鎖以及啟動等操作。而且,車鑰匙還可以配合使用 NFC(近距離無線通訊) 和UWB(超寬帶)技術,遠程共享數字車鑰匙給其他人,安全又便捷。
以上場景有些已經成為現實,有些即將成為現實。顯而易見的趨勢是,隨著我們擁有的設備越來越多,我們會希望設備可以變得更智能,更能滿足我們的各種需求。
要滿足上述場景,最關鍵的技術的就是解決設備之間的連接和交互需求。比如,兩臺android設備之間,或者android與iOS設備之間的連接和數據傳輸,讓用戶的所有設備之間可以實現資源無縫共享,或者可以讓用戶快速且安全的把圖片、文件、視頻、應用等資源共享給其他用戶。
而要去承載連接和交互需求的基礎,就是接下來要介紹的智能連接技術。萬物互聯社會,我們需要怎樣的智能連接設計呢?
趨勢一:超低能耗設計
智能連接雖然貼心,但能耗問題不可小覷。隨著當下“雙碳”目標的提出,推動創新、引領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自然也成了每個科技從業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們都知道智能手機包含多個處理器,每個處理器會針對所執行的不同工作,進行特定的優化,例如,Android系統運行在應用處理器(AP)上。AP處理器經過優化可以為屏幕顯示場景(例如游戲)提供出色的性能,為用戶帶來流暢的使用體驗。但如果AP在短時間內進行頻繁的處理就極其耗電,解決能耗問題日益緊迫,智能連接技術的發展方向必然得是低碳、環保的。
趨勢二:智能感知場景
“隨時隨地”在線,是用戶對連接技術的基本需求。如何保障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都能獲得始終如一的連接體驗,就需要連接技術能夠智能感知使用場景,并根據場景智能調整技術配置。當前,無論是連接技術的多元化,還是軟硬件水平,都已經為深入感知環境做好了準備。
比如,展銳的智能連接技術Perfelink,實時感知用戶所處場景,對Wi-Fi、4G、5G三個網絡的信號與鏈路質量進行動態檢測,在“用戶無感”的情況下,把終端接入到質量最佳的網絡上,為用戶提供的高速連接的使用體驗。
趨勢三:多技術融合
我們常說5G帶動行業進入萬物互聯時代,但5G并不能覆蓋全部的應用場景,像Wi-Fi、藍牙、UWB等各類中短距連接技術與5G齊頭并進,都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機會。
因此,各類終端的連接技術就需要考慮對多連接技術的兼容,集眾家技術之長,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比如Perfelink的鏈路聚合,可同時啟動Wi-Fi和移動通信的多鏈路并發,以提高傳輸速率。
趨勢四:軟硬協同
高帶寬、高速率也意味著高功耗和性能天花板,如何突破速率帶寬的天花板還要降低功耗,Perfelink提供了網絡協議熱點功能卸載到硬件實現軟硬協同加速技術,復雜邏輯軟件實現,計算密集型硬件實現,分工合作軟硬一體化方案即大大提升了速率,還降低了功耗。
可以確定的是,有了無處不在的連接,未來我們開始解鎖今天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場景。展銳是全球少數全面掌握2G/3G/4G/5G、Wi-Fi、藍牙、電視調頻、衛星通信等全場景通信技術的企業之一,這一技術優勢讓展銳可以攜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推動萬物互聯社會的到來。
審核編輯:符乾江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1文章
46283瀏覽量
393186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24瀏覽量
57422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華為攜手產業伙伴共贏萬物智聯新時代未來
向光而行,萬物有感 | 明治傳感AKUSENSE 新版宣傳片發布!

IoT無線組網模塊,萬物互聯的底層通信基石

火山引擎2025“大模型+智能硬件”機智云特邀研討會圓滿收官 共繪萬物智能產業藍圖

DeepSeek加持,宇視科技升級發布“萬物X”全鏈路智能引擎
大華股份與萬物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請回答OpenHarmony | 關于開源生態的未來想象,我們現場回答
新思科技EDA技術賦能萬物智能時代創新
萬物智聯時代,RISC-V與AI的融合之路該如何走?

萬物互聯“卷”起來,存儲器件如何引領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