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宜賓長寧發生6.0級地震,6月22日,宜賓珙縣發生5.4級地震,6月24日,云南楚雄發生4.7級地震,印尼班達海發生7.6級地震,7 月 4 日,宜賓珙縣再次發生地震,震級 5.6。一時間,謠言四起:有說不久將會有大地震發生的,有說是因為太陽黑子11年輪回一次的。拋開這些謠言,很多人也會有疑問:為什么最近地震那么頻繁?是不是最近一兩年地殼越來越不穩定了?
最近地震真的比以往頻繁嗎?引發地震的因素有哪些?我國哪些地方比較經常發生地震?為什么四川省在2008年以前好像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什么地震,2008年以后感覺經常都在震?全世界地震頻發的地區在哪里?Alfred有更多的疑問。
為了解答這些疑問,我們獲取了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2000年以來全球發生的所有4.5級以上地震數據131865條,一起來看看吧。
一、最近地震的比以往頻繁嗎?
最近宜賓兩次震感明顯的地震,楚雄一次震感明顯的地震,大家都在說最近地震怎么那么頻繁呢?是不是最近一年的地震真的比以往多呢?
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這是2000年以來全球4.5級以上地震每年發生次數圖。可以看到,2000年以來全球平均每年發生6764次4.5級以上地震(是的,其實地球一直開啟的都是震動模式,地殼總是在運動的),2019年到6月24日止已發生3347次,對比其它年度并沒有明顯的提升。
還有人說,地震和太陽黑子活動周期都是11年,上次是2008年,這次是2019年。
可見, 2008年的4.5級以上地震發生次數為6309次,比平均次數少455次,并不存在所謂的地震受太陽黑子爆發的周期性(11年)影響。當然可能有人要說,這里說的周期性指的是大地震,并不包括4.5級這些中小地震。我們再來看一張圖。
這是近20年全球7級以上地震發生次數圖。全球近19年平均每年發生了12.8次7級以上的大地震和特大地震。今年已經發生了6次,對比其它年份并沒有明顯提升,而11年前的2008年發生了9次,比平均次數少3.8次。所以說,把地震跟太陽黑子活動周期聯系起來的說法,一定程度上是試圖把2019年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聯系起來,會造成大家的恐慌,是不可取的。
這是2015年來每月發生地震的次數圖,可以看到2019年6月份發生地震的次數也跟其它年份沒有什么太大的差異。
所以,我們能做的,不是以訛傳訛,而是普及地震常識,多參加地震逃生演練,做一些必要的準備,知道一旦發生地震要怎么正確應對,就可以了。
二、引發地震的因素有哪些?
地震主要包括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中,絕大部份是由于板塊碰撞擠壓、地下巖石破裂、錯動導致的構造地震。我們獲取了2018年6月25日至2019年6月24日一年間,全球發生的所有0級以上地震數據161565條,發現97.9%的地震都屬于構造地震。以下是近一年全球所有地震的各種地震類型發生數量圖。
(注:為了更好地顯示,這里重置了構造地震的真實值)
三、我國哪些地方比較經常發生地震?
我們把我國及其周邊地區近20年4.5級以上的地震都以圓點的形式投射在了地圖上,圓點越大,表明地震震級越大。
由圖可見,我國的地震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甘肅、新疆以及東部的***,這些地方也就是板塊活動頻繁的地方。所以生活在這些地區的人們,需要更加注重了解地震的相關知識以及逃生技能。其它省份的人們不需要太過于擔心地震,當然也不能掉以輕心。另外,我國周邊的尼泊爾、緬甸、菲律賓、日本等國家,也是地震經常光顧的主兒。
四、為什么好像2008年之后四川經常發生地震?
有很多朋友可能有這樣一些疑問:怎么四川省自從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就好像經常發生地震啊?2008年之前好像都沒有聽說過四川省有地震呢?
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獲取了1979年以來近40年四川省及其周圍4.5級以上地震的所有數據,并且繪制出每年四川省及其周圍地區發生4.5級以上地震次數圖。
我們可以把2008年作為一個分界線。2009年到2018年這10年間,每年4.5級地震平均發生次數是30.9次,而1979年到2007年,每年4.5級地震發生次數是13.9次,確實2008年之后四川及其周邊地區地震發生次數比2008年之前頻繁了一些。
但是也可以看到,2008年之前四川及其周邊地區也是有地震的,1979年到2008年,四川及其周邊共發生了9次6級以上的地震。比如說1981年1月23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發生了6.9級地震,造成各類房屋倒塌2992幢,死123人,傷489人,成都市有震感。
為什么我們覺得2008年以前好像沒有聽說過四川有什么地震,2008年以后四川地震很頻繁呢?我們總結了以下一些原因:
1. 2008年之后四川及其周邊地震確實比以前頻繁了一些;
2. 信息流通變得越來越通暢了。現在某個地方發生一個4.5級的地震,朋友圈里面的震感可能比震中還要強烈。而以前某個地方發生地震,離得稍遠的地方有人可以感受到地震,但不會產生大的討論;
3. 由于2008年汶川地震的影響,現在地震越來越被大家所關注。
同樣,我們把這份數據以圓點的形式投射在了地圖上。可以看到,位于雅安、成都、德陽、綿陽、廣元北邊有一條非常明顯的東北-西南走向的地震帶。
五、全世界地震頻發的地區有哪些?
我們經常聽說印尼地震、日本地震等,那么全世界地震頻發的國家或地區有哪些呢?
我們選取了近20年4.5級以上地震發生次數最多的前10個國家或地區。可以看到,印尼和日本果然是全球地震次數最多的國家。特別是印尼,2000年以來發生了15661場4.5級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天有2.2場。除此之外,還有亞洲的菲律賓、大洋洲的巴布亞新幾內亞、湯加、瓦努阿圖、新西蘭、所羅門群島,南美的智利,北美的阿拉斯加州。
為什么地震經常發生在這些國家或者地區呢?我們把近20年全球4.5級以上地震以圓點形式投射在地圖上。
這幅地圖,便是全球地震帶的分布圖。不同的地震帶把地球分成了很明顯的好幾個板塊。這些地震頻發的國家,幾乎都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六、2000年以來引發全世界關注的8大地震
地震是一種無法干預、目前還不能完全預測的自然現象和災害。它告訴我們要敬畏自然、理解自然,并且要通過學習掌握自然規律,來減少災害造成的影響。我們來看一看2000年以來引發全世界關注的8大地震。
最后,希望大家多學習一些跟地震相關的知識,在地震來臨時不信謠、不傳謠,做好相關的應對措施,正確應對哦。
-
數據
+關注
關注
8文章
7255瀏覽量
91816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60瀏覽量
140156
原文標題:全球13萬條地震數據可視化,深扒地震是否變頻繁
文章出處:【微信號:rgznai100,微信公眾號:rgznai100】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國產碳化硅MOSFET“最低比導通電阻”宣傳噱頭背后隱藏的真相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與航天宏圖達成戰略合作
地震前后植被覆蓋變化與地震烈度關系探究

ads1282ad用于地震數據采集,DRDY在拉高之前有個小脈沖,有影響嗎?
緩存對大數據處理的影響分析
地震監測智能化,spp/ble藍牙模組為地震儀帶來新功能

raid 在大數據分析中的應用
智慧城市與大數據的關系
用TPA3221過程中發現當PVDD在低電壓時候,頻繁保護是怎么回事?
IP 地址大數據分析如何進行網絡優化?

獨家探秘!Datasheet5背后的大數據機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