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識別技術(RFID)通稱電子標簽技術,作為一種快速、實時、準確采集與處理信息的高新技術和信息標準化的基礎,被列為21世紀十大重要技術之一。RFID技術通過對實體對象(包括零售商品、物流單元、集裝箱、貨運包裝、生產零部件)等的唯一有效標識,被廣泛應用于生產、零售、物流、交通等各個行業。RFID技術已逐漸成為企業提高物流供應鏈管理水平、降低成本、企業管理信息化、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可缺少的技術工具和手段。
RFID技術是通過磁場或電磁場,利用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通信,以達到識別目的并交換數據,可識別告訴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目標。與傳統識別方式相比,RFID技術無須直接接觸、無須光學可視、無須人工干預即可完成信息輸入和處理,操作方便快捷。能廣泛用于生產、物流、交通運輸、醫療、方位、跟蹤、設備和資源管理等需要收集和處理數據的應用領域,被認為是條形碼標簽的未來替代品。自動識別的方法有多種。如下圖所示。
自動識別的優勢及特點主要表現在:
(1)快速掃描條
形碼一次只能有一個條形碼收到掃描;RFID讀寫器可同時辨別讀取多個RFID標簽。
(2)體積小型化、形狀多樣化
RFID在讀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與形狀限制,不需為了讀取精確度而配合紙張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質。此外,RFID標簽更可向小型化與多樣形態發展,以應用于不同產品。
(3)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
傳統條形碼的載體是紙張,因此容易受到污染,但RFID對水、油和化學品等物質具有很強的抵抗性。此外,由于條形碼是附以塑料袋或包裝紙箱上,所以特別容易受到折損;RFID卷標內儲存的數據,可方便信息的更新。
(4)穿透性和無屏障閱讀
在被覆蓋的情況下,RFID能穿透紙張、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屬或非透明的材質,并能進行傳統性通信。而條形碼掃描機必須在近距離而且沒有物體阻擋的情況下,才可辨別讀取條形碼。
(5)數據的記憶容量大
一維條形碼的容量是SOBytes,二維條形碼最大的容量可儲存2~3000字符,RFID最大的容量則有數MegaBytes,隨著記憶載體的發展,數據容量也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未來物品所需攜帶的資料量會越來越大,對卷標所能擴充容量的需求也相應增加。
(6)安全性
RFID承載的是電子式信息,其數據內容可經由密碼保護,使其內容不易被偽造及更改。近年來,RFID因其所具備的遠距離讀取、高儲存量等特性而備受矚目。它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大幅提高貨物、信息管理的效率,還可以使銷售企業和制造企業信息互聯,從而更加準確地接收反饋信息,控制需求信息,優化整個供應鏈。在統一的標準品臺上,RFID標簽在整條供應鏈內任何時候都可提供產品的流向信息,讓每個產品信息有了共同的溝通語言。通過極端及互聯網就能實現物品的自動識別和信息交換與共享,進而實現對物品的透明化管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物聯網”。
-
RFID
+關注
關注
391文章
6440瀏覽量
242398 -
射頻識別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98瀏覽量
1705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RFID電子標簽(芯片)及RFID射頻識別技術深度解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