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車號識別系統是鐵路運輸智能化管理的關鍵技術之一,它通過自動化手段實現對貨運列車的高效精準識別,為礦區及鐵路運輸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以下從系統原理、核心組件及技術優勢三個方面展開說明。
一、系統工作原理
鐵路車號識別系統基于射頻識別(RFID)技術,通過無線射頻信號自動采集車輛電子標簽中的信息,結合傳感器與智能分析模塊,完成車號、車型、載重等數據的實時識別與傳輸。其工作流程分為三步:
1. 觸發檢測:當列車進入識別區域時,車輪傳感器(接近開關)檢測到車輛通過,觸發地面天線啟動射頻信號發射。
2. 標簽讀取:安裝在機車或車廂上的電子標簽接收到射頻能量后激活,將存儲的車號信息通過調制信號反饋給地面天線。
3. 數據解析與傳輸:車號識別儀對接收的信號進行解碼和校驗,通過通信模塊將數據上傳至信息管理中心,與TMIS(鐵路運輸管理信息系統)等平臺無縫對接。
二、核心組件協同運作
1. 電子標簽:采用符合鐵道部標準的編碼格式(20K/40K均衡編碼),確保數據高效壓縮與抗干擾傳輸。
2. 傳感器與天線:車輪傳感器精準定位車輛位置,地面天線負責射頻信號的收發,適應復雜環境(如礦區高粉塵、震動等)。
3. 智能分析模塊:通過RFID射頻模塊與算法校驗,排除信號噪聲,提升識別準確率。
4. 信息管理平臺:工業控制計算機對數據進行存儲、分析,并支持與軌道衡、物流系統聯動,實現全自動化重量統計與車輛追蹤。
三、技術優勢與價值
鐵路車號識別系統通過三大特性提升鐵路管理效率:
- 實時性:毫秒級響應,滿足編組站、礦區等場景對車輛動態監控的需求。
- 可靠性:標簽與設備符合工業級防護標準,適應高溫、潮濕等惡劣條件。
- 擴展性:支持與TMIS、物流管理系統對接,為智能調度和資源優化提供數據基礎。
鐵路車號識別系統以RFID技術為核心,通過多組件協同與智能化分析,解決了傳統人工錄入效率低、誤差率高的問題,助力鐵路運輸向數字化、自動化升級。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該系統將在鐵路智能化管理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審核編輯 黃宇
-
RFID
+關注
關注
391文章
6441瀏覽量
242431 -
識別系統
+關注
關注
1文章
154瀏覽量
1913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火車車號識別系統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AI智能鐵路車號采集系統:賦能鐵路運輸智能化升級






鐵路車號智能識別方法的技術創新與應用實踐


RFID識別系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