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構物安全監測領域,鋼筋計長期扮演著基礎角色。它直接埋設于混凝土內部,通過監測鋼筋的應力應變變化,為建筑結構健康提供關鍵數據。其核心振弦傳感技術具有穩定性好、抗干擾強、適合長期監測的特點,成為工程界的可靠選擇。
隨著巖土工程監測需求的深化,特別是對錨固系統受力狀態精準把控的要求日益提高,傳統鋼筋計在應用場景上顯露出局限性。錨桿(索)作為邊坡支護、隧道加固、壩體穩定的核心構件,其軸向受力狀態及預應力損失情況直接關系到工程安全。針對這一需求,錨桿測力計應運而生。
錨桿測力計并非鋼筋計的簡單替代,而是技術原理的深化應用與結構設計的針對性進化。它繼承了鋼筋計成熟的振弦傳感技術和溫度自動補償優勢,確保了數據長期穩定可靠。同時,針對錨桿/錨索監測的特殊性,進行了關鍵升級:
結構強化:采用高強合金鋼筒作為承載體,直接串接在錨桿(索)上,置于錨墊板與工作錨之間,能承受數千千牛(kN)的高強度荷載(如VWA型額定載荷可達5000kN)。
多弦協同與偏心監測:內部集成多支(通常3-6支)振弦式應變計,環繞核心測量鋼筒對稱分布。這不僅通過平均值計算大幅提升整體荷載測量精度(擬合精度≈0.1%F.S),更能通過各應變計數據的差異,實時識別錨桿受力是否偏心及其方向大小,這是單一鋼筋計難以實現的。
環境適應性增強:強化密封設計,使其能承受≥0.5MPa的水壓力,滿足地下工程、水下環境等復雜工況要求。外護筒設計也提升了現場安裝的抗損性。
從監測混凝土內部的鋼筋應力(鋼筋計),到直接測量錨固系統的軸向荷載與偏心狀態(錨桿測力計),這一技術路線的演進清晰反映了工程安全監測向更直接、更全面、更可靠方向發展的趨勢。兩者核心技術同源,但錨桿測力計在結構強度、功能集成和場景適應性上實現了關鍵突破,成為保障隧道、邊坡、大壩錨固工程長期安全運行不可或缺的精密儀器。工程實踐中,根據監測對象和目的,科學選擇鋼筋計或錨桿測力計,是構建有效安全監測體系的基礎。
-
測量
+關注
關注
10文章
5281瀏覽量
113696 -
安全監測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2瀏覽量
1077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測力計產生誤差的原因有哪些
測力計產生誤差的原因
電子測力計的使用說明
彈簧測力計可直接測什么力

測力計的技術參數_測力計的優點
振弦式錨索測力計的正確安裝方法

振弦式錨索測力計:解讀工程安全的“弦外之音”

錨索測力計安裝及后續維護全指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