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資本與商業化落地雙向驅動,開啟行業新紀元。
在產業資本方面,7月上旬,國內人形機器人行業迎來密集融資熱潮,上半年國內人形機器人領域融資事件達77起,超過去年全年總和(67起),反映出資本市場對機器人技術商業化落地的強烈信心。
7月7日,星動紀元宣布完成近5億元A輪融資。
7月8日,杭州云深處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5億元人民幣新一輪融資。
7月8日,浙江智鼎機器人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新一輪戰略投資。
7月9日,星海圖宣布接連完成A4輪及A5輪戰略融資,兩輪合計融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
7月9日,開普勒機器人宣布成功完成A+輪戰略融資。
在商業化進程上,7月11日,智元機器人與宇樹科技攜手贏得了中國移動(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人形雙足機器人代工服務采購項目,這一項目的總預算達到了1.2405億元。智元中標7800萬元的全尺寸人形雙足機器人訂單,宇樹中標4605萬元的小尺寸機器人及配件訂單。此次中標刷新了國內人形機器人領域中標金額的最高紀錄。
智元與宇樹中標中國移動1.2億元人形機器人訂單,標志著國內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進程進入規模化落地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業界普遍認為2025年將是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目前,已經有多家人形機器人公司發布了量產計劃,數量從幾百臺到幾千臺不等。
作為人形機器人的核心組成部分,執行器及其電子系統、電源系統及其電子部件的市場需求也將隨之水漲船高。預計未來幾年,隨著人形機器人在各個領域的應用逐步落地,其電子產業鏈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機遇。
01人形機器人主要構成
人形機器人的大腦——主控制系統
目前,在人形機器人主控系統方面沒有特定的方案,各家采取的技術路線都不盡相同,目前主流的方案有CPU+GPU、CPU+FPGA、GPU+ASIC等方案。
CPU+GPU的方案最為成熟,特斯拉的FSD芯片就是采用該路線,其中CPU做控制、GPU做圖像處理、NPU為神經處理單元,并集成了大量的計算單元和專門的神經網絡加速器,能夠高效的進行復雜的計算和推理任務;
CPU+FPGA方案,由于FPGA的開發流程簡單,具有較短的研究周期,但FPGA的價格比較高,同時FPGA的功耗也相對較高,不適合功耗敏感的應用;
CPU+ASIC的方案,通過數字“類存算一體”方式實現MAC操作,在電路級實現“存算一體”,該路線運行穩定性較高,但并行性和能效比較低。
具體產品方面,英特爾的i系列或者Ultra系列CPU、NVIDIA的Jetson系列(比如Xavier NX、AGXOrin、Orin Nano、Thor等)、高通(Qualcomm)的機器人平臺(RB系列)、Intel的酷睿系列及MovidiusVPU是主流選擇。
也有一部分機器人企業也在探索基于RISC-V或Arm架構的自研芯片。
根據目前公開的信息,優必選的初代Walker搭載的是英特爾的i7 7500U(2.7GHz)和i5 6200U(2.3GHz)、升級版的Walker X主要采用i7 8665U(雙路、1.9GHz)再加上NVIDIA GT1030顯卡;
宇樹科技的H1系列人形機器人標配的是英特爾的i5/i7芯片,可以選配i7加NVIDIA Jetson Orin NX(單塊或多塊,最多3塊);
傅立葉智能的GR-1采用的是英特爾的i7 13700H處理器;眾擎機器人的PM01人形機器人采用的是英特爾的 N97 配合NVIDIA的 Jetson Orin芯片;
智元機器人采用的是Jetson Orin芯片;
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的天工通用人形機器人Pro版采用的是英特爾的CPU與 NVIDIA 的Jetson Orin芯片等。
人形機器人的小腦——運動控制系統
在人形機器人運動控制系統中,控制器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是實現精確、實時電機控制的“神經末梢”。每個或者每組關節電機通常都配有專門的微控制器來執行底層的伺服控制任務,這個微控制器主要是MCU,也有采用DSP、FPGA或者性能更高的MPU等。
在供應商方面,電機控制MCU市場供應商眾多,目前并沒有專門針對人形機器人的MCU產品,大都是采用通用型MCU產品,只是人形機器人使用的MCU產品,對實時性、可靠性和多接口能力的要求更高。
德州儀器其C2000實時控制MCU系列是電機控制領域的標桿產品。
意法半導體的STM32系列MCU產品線極為豐富,基于Arm Cortex-M0/M3/M4/M7/M33等多種內核,提供了從低成本到高性能的廣泛選擇。
恩智浦其i.MX RT系列跨界MCU(結合了Arm Cortex-M內核的實時性與應用處理器的性能)及MCX系列MCU芯片適用于機器人和運動控制。
縱觀全球MCU市場格局,在了解國際頭部廠商的態勢后,值得注意的是,以兆易創新為代表的中國芯片設計企業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在高性能微控制器領域也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以下是國內MCU企業代表:
兆易創新的芯片產品長期深耕機器人領域,GD32G553系列高性能MCU,采用Arm Cortex-M33內核,主頻高達216MHz,比較適合控制一些大的關節。對于需要更加精密運動控制的精細關節,采用Arm Cortex-M7內核、主頻600MHz的GD32H7系列MCU。
GD32 MCU產品布局(來源:兆易創新公眾號)
國民技術面向具身機器人、工業控制等智控領域擁有標桿產品N32H78x N32H785EC N32H76x N32H765EC系列MCU。該MCU系列產品具有超強算力、超快響應、超高精度、高可靠性與高安全性等優勢特點。
N32H78x MCU(來源:國民技術官網)
極海G32R501實時控制MCU,采用Arm Cortex-M52雙核架構,主頻高達250MHz,支持Arm Helium矢量擴展技術,可在機器人旋轉關節、線性關節及靈巧手等模塊提供卓越的控制性能。
G32R501 MCU(來源:極海官網)
功率器件
功率器件是電機驅動功率級的核心,負責根據MCU產生的PWM信號,對供給電機的高電流進行高速開關控制,從而驅動電機繞組產生旋轉磁場。傳統上,硅基MOSFET或IGBT是主流選擇,但近年來,以氮化鎵(GaN)FET為代表的寬禁帶半導體器件因其卓越性能,在人形機器人等功率密度和效率要求極高的領域嶄露頭角。
對于GaN市場,根據Yole的數據,預計2029年全球GaN市場規模將提升至20.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40.6%,其中工業領域GaN市場規模增長率甚至可達50%以上。
針對GaN,目前市場上的主要供應商有以下這些:
TI:提供低壓GaN FET和集成了驅動器的GaN智能功率模塊(如DRV7308,LMG2100R026半橋GaN功率級,以及MOSFET門極驅動器(如DRV8350三相智能門極驅動器)。TI強調其GaN解決方案能將功率級尺寸減小50%以上,并支持數百kHz的PWM控制。
DRV7308(來源:TI官網)
宜普電源轉換公司(Efficient Power Conversion, EPC):是增強型氮化鎵(eGaN)功率器件的領導者,提供eGaN FET和ePower Stage IC(集成功率級)。其EPC23104 ePower Stage IC(100V, 11mΩ RDS(on) typ,15A)及其參考設計EPC91104(適用于14V-80V輸入,最高14A連續電流)專為人形機器人等精密運動控制應用優化,強調緊湊設計和高效率。針對更大功率需求(如肘部和膝部電機),EPC提供EPC9176。
EPC23104(來源:宜普官網)
英飛凌(Infineon Technologies):擁有廣泛的 MOSFET 產品組合(如OptiMOS系列)和CoolSiCMOSFET。在GaN領域,英飛凌也推出了CoolGaN系列產品,包括分立GaN HEMT和集成了驅動的GaNEiceDRIVER IC,適用于高效率、高功率密度應用。
GaN HEMT GS61008P-TR(來源:英飛凌官網)
ST:提供各類MOSFET(如STPOWER MDmesh,STripFET系列)和 GaN 解決方案,包括分立 GaN 晶體管和MASTERGAN系列(集成半橋驅動器和GaN HEMT的系統級封裝產品),以及 STDRIVE GaN驅動器。
GaN e型晶體管(來源:ST官網)
安世半導體(Nexperia):提供N溝道和P溝道功率MOSFET,以及GaN FET產品組合,覆蓋從低壓到中高壓的應用。
650 V e-mode GaN FETs(來源:安世半導體官網)
02國內人形機器人公司介紹
在深入探討人形機器人的核心硬件架構后,不難發現,電子產業鏈的技術突破與成本優化正推動人形機器人性能的快速迭代。而這一趨勢的背后,離不開國內一批創新企業的積極布局與技術實踐。
以下是人形機器人的幾家代表企業:
優必選(UBTECH):中國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先行者和“人形機器人第一股”, Walker X等型號展示了在家庭服務、老人陪護等方面的潛力。
宇樹科技(Unitree Robotics):近年來推出了其通用人形機器人H1,獲得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展現了中國企業在機器人核心運動部件和控制算法上的進步。
智元機器人(Agibot):由備受矚目的前華為“天才少年”項目成員彭志輝(稚暉君)創立,其人形機器人“遠征A2”打造高可靠、輕量化、超高槽滿率繞線工藝的量產自研一體化關節,最高峰值扭矩430N·m,電機扭矩密度50Nm/Kg,支持長時間穩定行走。
03寫在最后
當前及未來,人形機器人產品形態和技術特點正朝著更智能、更經濟方向演進。人形機器人所需要的MCU對實時性、可靠性和多接口能力的要求更高。功率器件方面,GaN因其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特性,成為人形機器人執行器的重要選擇。GaN產品性能的提升、集成化,以及先進封裝與散熱是未來產品的一大研發方向。
人形機器人在硬件方面,對電子部件的極致追求,正驅動著相關芯片向更高性能、更高集成度、更高能效、更高可靠性和更強智能化的方向進化。人形機器人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其電子產業鏈的成熟與發展是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應用,滿足實際場景需求的必然要求。
本文為嗶哥嗶特資訊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和授權,不得轉載,
審核編輯 黃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60文章
52537瀏覽量
441445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988瀏覽量
367444 -
人形機器人
+關注
關注
7文章
740瀏覽量
176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ADI人形機器人的“感覺神經 + 電力神經元”核心芯片方案盤點
邁來芯:憑借汽車芯片經驗,為人形機器人發展添磚加瓦

從單芯片方案到多類型傳感,ADI賦能人形機器人創新

人形機器人爆單!珠三角多家工廠產線工作量提升10倍?
如何讓人形機器人更智能、更安全?這家國產MCU廠商給出答案?
人形機器人設計中,哪些關鍵部位需要功率器件?典型電壓/電流參數如何設計?
作為工業強國,德國為何僅有一家人形機器人公司??

伺服電動缸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
人形機器人引爆中低壓MOSFET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