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PCBA(印刷電路板組裝)面臨諸多痛點問題,尤其是在變壓器、電感器的應用中,多個電感、變壓器的應用使得體積較大,導致整個PCBA模塊體積龐大,難以滿足現代電子產品對小型化的要求。
此外,傳統電感、變壓器的結構中,存在體積大、轉換效率低,以及工藝復雜,難以實現自動化等痛點問題。磁集成技術出現后,可通過將多個電感變壓器集成到一個磁芯上,并且可以將電感變壓器與PCBA電路板上的器件集成到一起,可有效解決上述痛點問題。
01 磁集成原理分析
磁集成技術的原理是將兩個或以上的分立磁性元器件集成在一起,通過磁路共用或磁通抵消的方式,降低產品體積及紋波。
由電路圖可知,變壓器端采用兩個變壓器并聯工作,工作模態相同,共用諧振電感,實現兩路變壓器及諧振電感集成。磁路共用可以使磁芯體積減少23%。
磁集成技術可通過三種方式實現:
一是繞組集成:將多個繞組集成在同一個磁芯上,減少磁性元器件的數量;
二是磁路共享:通過設計合理的磁路,使磁芯的磁通密度分布更加均勻,提高磁芯利用率;
三是解耦設計,通過優化繞組布局和磁路結構,減少繞組之間的耦合效應,從而實現功能上的獨立性。
02 PCBA集成化
PCBA(印刷電路板組裝)是指將各種電子元器件通過表面貼裝技術或通孔插裝技術等方法固定并焊接在印刷電路板上,形成具備特定功能的電子模塊。
而PCBA集成化則是將多個功能模塊或電子元件高度集成到一塊電路板上,以實現更小的體積、更高的性能和更強的功能。隨著PCB板工藝的進步,未來的磁性元器件使用量將越來越少,磁芯會直接封裝到多層PCB板上形成模塊電源,變成一個標準的功率控制器。
目前PCBA的磁集成方式主要有PCB繞組、平面變壓器結構、芯片與繞組集成、封裝與固定等方式。如驅動芯片與諧振電容與變壓器初級繞組串聯,可以將電容、電阻、IC等器件與變壓器初級集成在同一PCB上,并平均分布在多層上,以降低占板面積。
圖中展示了驅動芯片、諧振電容和變壓器初級繞組的磁集成方式,以及如何將容阻件及IC均勻分布在多層板上,隨著集成層數的增加,占板面積成倍減少。
有實際測試表明,PCBA磁集成化后的最大效率可以達到97.42%。
此外,PCBA磁集成化后功率密度得到顯著提升,產品體積減少22%,功率密度從96 W/cm3提升到117 W/cm3。轉換效率在不同負載下的表現也非常好,從97.08%到97.42%不等。
從生產工藝角度而言,通過簡化焊接及組裝工藝后,便可以實現自動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
03 結語
與傳統結構相比,磁集成后的設計,能夠減少組件數量,簡化組裝過程,運用磁集成技術后能夠實現了自動化生產。從磁集成應用場景來看,磁集成技術可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充電樁等新興領域。
由于目前磁集成應用還處于初步嘗試階段,解耦集成是目前大多數廠商采用的主流磁集成方案,而耦合集成難度更高,對磁集成產品設計能力要求也更高。
磁集成技術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按照目前的磁集成技術水平及工藝條件,需要綜合考慮優化磁集成技術產業系統各方面的成本與所節約成本之間的平衡。
未來,隨著磁集成技術產業鏈上下游設計能力和磁集成工藝水平的提高,更高集成度的方案,比如采用埋磁的標準化板載模塊電源,有可能會重塑當前磁性元件行業的產業鏈生態。需要注意的是,磁集成技術并不適用于所有的應用場合,需要通過理論來辨別磁集成真正能落地的地方。
本文為嗶哥嗶特資訊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和授權,不得轉載,
審核編輯 黃宇
-
PCBA
+關注
關注
24文章
1753瀏覽量
53809 -
磁集成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4瀏覽量
553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磁集成技術的自動化生產挑戰與解決方案
芯知識|廣州唯創電子小體積語音芯片方案WTV/WT2003H聲音播放ic應用解析

進行MAX17506縮小體積設計后, 整個電源功耗異常, 可以有調整漏失功耗的方法嗎?
超小體積語音芯片解決方案:唯創電子QFN封裝WTV與WT2003H系列技術應用

高效能、小體積——LGS5116B助力消費級12V供電產品升級
金升陽推出10/15W DC/DC超小體積工業電源模塊

金升陽推出全新DC/DC超小體積工業電源模塊

N25.T6K小體積壓電馬達偏擺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