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芯學知
原文作者:芯啟未來
本文主要講述MEMS中的三種測溫方式。
在集成MEMS芯片的環境溫度測量領域,熱阻、熱電堆和PN結原理是三種主流技術。熱阻是利用熱敏電阻,如金屬鉑或注入硅的溫度電阻系數恒定,即電阻隨溫度線性變化的特性測溫,電阻變化直接對應絕對溫度,需恒流源供電。熱電堆基于塞貝克效應,多對熱電偶串聯將溫差轉為電壓,冷端溫度需獨立測量以推算目標溫度,在MEMS芯片中采用多晶硅/鋁熱電偶堆疊于氮化硅懸膜,熱端吸紅外輻射,冷端錨定襯底。PN結測溫是半導體PN結在恒定正向電流下,結壓降與絕對溫度成反比(約-2mV/℃),電壓或數字碼對應絕對溫度,無需外部參考。
高精度工業監控選鉑電阻方式測溫,優勢是寬溫域(-200~800℃)、長期穩定性好,但是功耗與成本敏感場景需謹慎,需注意自熱效應導致的誤差。適合電力設備或高溫反應釜監測,例如化工反應釜內溫度通常在-50~500℃,且需精確控制(如聚合反應需±0.5℃以內誤差)。此時選擇PT100熱電阻,因其測溫范圍覆蓋-200~850℃,精度達A級(0.15℃+0.002|t|),且抗振動、耐腐蝕(封裝后),可長期穩定工作。
非接觸測溫應該選熱電堆測溫方案,優勢是無需物理接觸,但需要冷端集成方案,提升補償實時性。適用于醫療額溫槍、家電防燙(如電陶爐),例如高壓電機表面測溫,電機運行時帶電,無法接觸,且需實時監測是否過熱(50~150℃)。熱電堆傳感器可安裝在距離電機10~30cm處,通過紅外輻射快速捕捉表面溫度,避免觸電風險。
能效優先的嵌入式系統選PN結測溫,優勢是超低功耗和數字接口(I2C/單總線),但是高溫場景無法勝任。CPU溫度監測,電腦CPU工作溫度在40~100℃,需實時反饋溫度以調節風扇轉速。CPU內置的PN結傳感器體積僅微米級,可直接貼附在核心芯片上,0.01秒內響應溫度變化,成本極低(集成在芯片內無需額外成本)。鋰電池內部測溫,鋰電池充放電時溫度需控制在-20~60℃,防止過熱起火。PN結傳感器可嵌入電池電芯內部(體積小不影響結構),高靈敏度捕捉微小溫度變化(如充放電時0.5℃的波動),配合BMS系統及時斷電保護。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5文章
52987瀏覽量
767306 -
熱電偶
+關注
關注
5文章
980瀏覽量
78074 -
mems
+關注
關注
129文章
4152瀏覽量
194176
原文標題:MEMS中的三種測溫方式你選對了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bdtdsj,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半導體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FOC中的三種電流采樣方式,你真的會選擇嗎?(可下載)
三種太赫茲波的產生方式

示波器的三種觸發模式

systemd journal收集日志的三種方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