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AI 眼鏡:帶火哪些隱藏元件?
近日,小米發布“面向下一代的個人智能設備”——小米AI眼鏡,并在“人車家全生態發布會”中提出其全場景戰略布局,開啟AI與硬件深度融合的新紀元。
隨著AI眼鏡技術逐步走向消費級市場,“百鏡大戰”愈演愈烈。國內外眾多科技品牌紛紛推出各類AI眼鏡產品,涵蓋音頻眼鏡、拍攝眼鏡、AR眼鏡等形態,產業鏈加速成型。而在這些智能穿戴終端設備中,有一類被廣泛使用卻經常被忽略的基礎元器件,正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晶振。
晶振,作為電子設備中的時鐘源,為主控MCU、藍牙模塊、傳感器等提供精準的頻率參考,其性能直接影響系統運行的穩定性、響應速度與抗干擾能力。
多場景應用:
從基礎晶振到高精度晶振
根據AI眼鏡的功能復雜度和功耗設計需求,晶振選型也呈現多樣化:
低功耗晶振
低功耗晶振主要應用于AI眼鏡的待機、喚醒、RTC等低頻模塊
推薦頻率:32.768kHz,24MHz,40MHz負責系統級喚醒、功耗管理和傳感器同步;
推薦封裝:1612 / 2016 / 1610 / 2012;
特點:小尺寸、低功耗,提升整體續航。
高精度晶振 / 溫補晶振
適用于對時鐘穩定性要求高的場景,如SLAM定位、攝像頭圖像處理和AR渲染。
溫補晶振通過溫度補償,減少環境溫度變化引起的頻率漂移,提高穩定性。
它還能顯著降低相位噪聲與抖動,對圖像拼接和傳感器融合尤為重要,是AI眼鏡中的基本配置,而非可選升級。
溫補晶振
在AI場景的價值
不少人誤以為AI設備必須搭載高頻高性能晶振,但實際上不同場景需求不同。
溫補晶振廣泛應用于:
AR眼鏡的SLAM地圖實時更新,
保證定位精準;
藍牙多設備自動配對時鐘同步,
避免信號沖突;
AI手表健康監測,確保數據連續穩定。
高精度晶振為持續定位和長時間通信提供穩定的時間基準,是AI智能穿戴設備不可或缺的核心元件。
AI 眼鏡市場增長
晶振出貨同步擴大
IDC預測,2025年全球AI眼鏡出貨量將超過1200萬臺。隨著小米、華為、百度等頭部廠商的積極入局,市場進入快速增長階段。晶振作為基礎電子元件,出貨量必然同步提升。
晶振產品針對穿戴設備特點不斷優化:
尺寸更小,適應緊湊設計;
功耗更低,延長續航;
機械強度和抗振性能增強,適應日常佩戴環境。
晶振在AI眼鏡中的核心任務是“時間控制”
晶振為處理器、通信模塊、傳感器等提供穩定時鐘,確保設備內各模塊數據同步和協調運作。
它支持:
攝像頭時序同步,保證圖像無錯幀;
主控與傳感器低功耗喚醒,實現精準計時與節能;
藍牙通信頻率控制,確保連接穩定。
雖然晶振不直接參與圖像處理、SLAM建圖或AI算法,但其提供的精準時序是系統高效穩定的基礎。
總結
晶振為AI眼鏡提供穩定、低功耗、抗干擾的時鐘支持,在硬件系統中屬于關鍵支撐器件。
其價值不在于提升系統智能水平,而在于提升系統運行可靠性與功耗控制能力。
晶振不是核心算法模塊,但在AI設備運行中始終不可或缺。
未來,晶振產品將繼續朝著更小型、更節能、更高穩定性的方向發展,助力AI眼鏡等智能設備實現更優性能與用戶體驗。
-
晶振
+關注
關注
35文章
3262瀏覽量
70101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471瀏覽量
147261 -
AI眼鏡
+關注
關注
0文章
69瀏覽量
210
原文標題:晶振熱點觀察室丨小米AI眼鏡發布,帶火了哪些隱藏元件?
文章出處:【微信號:晶科鑫,微信公眾號:晶科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