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主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承辦的開放原子“校源行”(南航站)成功舉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師生和開源社區代表等150余人現場參會,共話開源生態,推進開源產教融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軟件學院院長黃圣君在致辭中表示,在當今數字化浪潮奔涌的時代,開源宛如一顆璀璨的明星,照亮了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道路。如今,這股開源熱潮已涌入校園,成為培育未來科技精英的重要驅動力。本次“校源行”活動,以開源創新為核心,探索開源育人模式,厚培開源教育底座,助力提升軟件科技源頭創新和軟件技術供給能力。
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教培部負責人韓江在致辭中提到,開源作為數字時代的新型生產方式,不僅是推動產業變革的中堅力量,更是構建人才生態建設體系的活水源泉。希望通過“校源行”活動,推動開源理念、技術、平臺和工具等“進校園”“入課堂”“強教學”,培養更多具備開源素養與實踐能力的高質量人才。
開源主題分享——點亮開源人才培養新引擎
在主題分享環節,七位專家帶來獨具特色的開源分享。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教培部負責人韓江深入探討了開源教育對行業人才儲備的深遠意義,分享了基金會為人才培養構建的人才體系和實踐路徑。OpenNJet社區工程師張佳興展示了應用引擎高性能、輕量級的功能特性和應用場景。OpenTenBase社區執行總監臧秀濤闡述了開源數據庫的演進歷史和創新升級。ModelEngine社區Maintainer季聿階剖析了高效易用、開放靈活、輕量的全流程AI開發流程。PYSTOR DBS社區研發總監王中原介紹了如何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數據管理解決方案。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TOC導師滕愛齡引領觀眾感受開源的魅力,激勵學生參與貢獻開源。通義靈碼高校合作負責人李雅純分享了社區成功實踐案例及參與貢獻路徑。
開源實踐課堂——實戰驗真知,科技點兵場
通義靈碼AI高效編碼訓練營,基于編程智能體+MCP工具,展示提升代碼編寫效率與質量案例,帶領學生體驗AI原生研發新范式。
開源鴻蒙應用開發實踐課堂,基于ArkTS和ArkUI開發語言,實戰演示如何在開源鴻蒙系統中調用DeepSeek開放API,搭建個性化AI應用。
本次“校源行”活動,讓我們看到了高校、社區協同創新的無限潛力,為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實踐路徑鋪設了新道路。未來,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將持續引領開源進校園,將校園打造成流淌著開源文化活水的源泉、孕育優質開源項目的沃土,促進科學知識以人才為載體向行業轉移與滲透,書寫開源領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計算機
+關注
關注
19文章
7658瀏覽量
90728 -
開源
+關注
關注
3文章
3676瀏覽量
43797 -
航空航天
+關注
關注
1文章
424瀏覽量
25111
原文標題:以開源為炬,建科創育人實踐沃土,開放原子校源行(南航站)成功舉辦
文章出處:【微信號:開放原子,微信公眾號:開放原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2025開放原子校源行太原站成功舉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慧爾視共建低空安全感知聯合實驗室
龍芯中科攜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推出跨衛星即時數據服務系統
開放原子校源行助力職業教育升級
開放原子校源行5月進展回顧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選購我司HS-DSC-101A差示掃描量熱儀

普源示波器航空航天信號測試

虹科問答 | 航空航天通信難題多,虹科TSN方案如何破局?

我司差示掃描量熱儀中標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技術實力與市場認可的雙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