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芯片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設備和應用逐漸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半導體行業正在快速發展。然而,據 Semi 稱,該行業正面臨嚴重的勞動力失衡問題,合格專業人員(尤其是工程師和領導者)的數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減少。雖然各公司和國家都有各自的勞動力發展計劃,但其發展速度似乎不足以避免未來幾年出現熟練勞動力短缺的情況,這可能導致一百萬工人的缺口。
半導體行業工程師不足
Semi 的預測顯示,到 2030 年,芯片行業將需要在全球范圍內額外招聘約一百萬名技術工人。半導體行業協會 (SIA) 估計,到 2030 年,僅美國半導體行業就將出現6.7 萬名工人短缺。預計歐洲將面臨超過 10 萬名工程師的短缺,而亞太地區的缺口將超過 20 萬。
此外,到2030年,該行業將需要至少10萬名中層管理人員和1萬名高層領導。然而,考慮到半導體行業熟練工人的短缺,許多管理人員必須來自芯片行業以外的領域。
2024年,半導體行業銷售額將達到6276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9.1%。人工智能行業的進步、5G網絡的普及、汽車行業的需求以及消費電子產品的穩步增長,共同推動了這一增長。市場預測依然樂觀,近19%的受訪高管預計未來四年半導體行業將強勁增長,且不會出現供應過剩的情況。
各主要經濟體的政府都在通過大規模投資支持這一擴張。《歐洲芯片法案》的目標是到2030年歐盟芯片生產份額達到20%,并計劃提供430億歐元的一攬子計劃,激勵愿意在歐洲建設晶圓廠的芯片制造商。美國正通過《芯片與科學法案》向國內半導體制造和研發投入527億美元。
相反,英國則落后不少:盡管英國啟動了一項為期10年、耗資10億英鎊的計劃,但這筆資金幾乎不足以建造一座晶圓廠。格芯、英特爾、英飛凌、恩智浦、意法半導體、三星和臺積電等領先的芯片制造商正在世界各地建設新的產能,因此未來幾年將需要更多技術工人。
人才短缺的核心在于學術渠道。就讀半導體相關或工程類大學課程的學生越來越少。在德國,2021年STEM專業學生數量下降了6.5%。2018年,德國電氣工程專業學生人數略低于8.2萬,而愛爾蘭2017年該專業的新生僅有742人。在美國,2018年僅授予13767個電氣工程學士學位。
勞動力老齡化是問題的另一面。在美國,三分之一的半導體專業人士年齡在55歲或以上。在德國,情況類似,三分之一的工人將在未來十年內退休。此外,工作性質也在發生變化。在歐洲,雇主現在更看重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方面的專業知識,而非傳統的系統架構。嵌入式軟件開發正比模擬或數字電路設計更受歡迎。
勞動力競爭日益激烈
合格候選人的競爭異常激烈:Semi 的數據顯示,92% 的技術高管表示招聘困難。員工流失率也在急劇上升。預計 2024 年初,半導體行業 53% 的員工將離職,而 2021 年這一比例為 40%。最常見的原因包括職業發展機會不佳(34%)和工作地點缺乏靈活性(33%)。
全球芯片制造的結構也增加了復雜性。據 Semi 報道,臺灣占全球芯片產量的 65%,其次是中國大陸(15%)、韓國(12%)和美國(12%)。然而,美國半導體公司占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 46.3%。由于半導體行業的技術工人集中在不同地區,因此跨地區調動領導人才非常困難,因為除非獲得大幅加薪和/或晉升,否則高層管理人員更有可能留在其所在國家。
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企業正在努力提升其雇主聲譽。約60%的高級管理人員認為,半導體公司的吸引力不如大型科技品牌。
因此,我們努力提升薪酬、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以及職業流動性。此外,73% 的公司現在招聘時不再看學歷或行業背景,而是看技能和能力。一些公司正在從軟件或工業自動化等相關行業吸納人才。
去年,美國啟動了一項名為“勞動力合作伙伴聯盟”的新計劃,該計劃將從國家半導體技術中心(NSTC)指定的50億美元預算中撥款。NSTC旨在為半導體行業培訓技術工人。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NSTC計劃向多達10個勞動力發展項目提供50萬至200萬美元的資助,預計未來還會進行更多輪次的申請。
留任策略也日益重要。科技行業整體面臨13.2%的人才流失率,因此半導體公司必須更加注重職業發展和靈活的工作條件。多元化仍然是一個問題;目前,女性在半導體行業技術崗位中所占比例僅為17%,低于整個行業23%的平均水平。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481瀏覽量
440591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886瀏覽量
23754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芯來科技助力裕太微推出車載以太網交換機芯片
華太電子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使用海爾曼太通/HellermannTyton 3D CAD 模型進行快速高效的設計
董明珠:大家把芯片看得太神秘

駿龍國產線在工業、通訊及數據中心行業的全面布局

芯片行業,怎么看?

華太電子2024年度精彩回顧
太誘和村田電容質量相比如何?

關于太赫茲波的介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