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車身電子系統與 HIL 測試的結合背景
車身電子系統涵蓋數十個控制器及執行器,傳統物理測試面臨三大痛點:
- 場景復現難:如極端溫度下的車窗結冰、雨夜燈光控制等場景難以隨時模擬;
- 故障注入風險高:直接在實車上進行短路、通信中斷等故障測試可能損壞硬件;
- 效率低下:多控制器聯動測試需反復拆裝實車,耗時耗力。
- HIL 測試通過 “虛擬環境 + 真實控制器” 的模式,精準復現車身電子的復雜工況,已成為車企研發標配。
二、車身電子 HIL 測試的核心領域與測試內容
1. 車身控制器(BCM)測試
測試對象:集成車門、車窗、燈光、雨刮、防盜等功能的中央控制器。
核心測試場景:
- 多路負載控制:模擬同時開啟大燈、車窗升降、座椅加熱時的功率分配,驗證 BCM 是否因過載導致功能失效;
- 邏輯時序驗證:測試 “解鎖車門→車內燈漸亮→啟動車輛→車燈自動切換” 的全流程邏輯是否符合設計;
- 故障容錯能力:注入某車門傳感器故障信號,驗證 BCM 是否能切換至備用策略(如應急解鎖)。
2. 車門與車窗控制系統
測試重點:
- 防夾功能可靠性:在 HIL 臺架中模擬車窗上升時遇到障礙物(如虛擬阻力信號),驗證電機是否立即反轉并報警;
- 低溫環境適應性:通過仿真 - 30℃低溫場景,測試車門鎖電機的啟動扭矩是否滿足要求,避免冬季車門無法解鎖。
3. 燈光與信號系統
典型測試案例:
- 自動大燈邏輯:在虛擬隧道、黃昏場景中,測試光敏傳感器觸發大燈開啟的靈敏度,以及會車時遠光燈自動切換為近光的響應時間;
- 轉向燈同步性:模擬車輛轉向時,驗證左右轉向燈閃爍頻率(國標要求 1.5±0.5Hz)及故障報警(如某轉向燈損壞時的頻率加快)。
4. 雨刮與洗滌系統
測試場景設計:
- 雨量感應模式:通過仿真不同降雨量(小雨、暴雨),測試雨刮速度是否自動匹配(如低速、高速、間歇檔);
- 防凍保護:在 - 10℃環境下模擬洗滌液噴射,驗證加熱絲是否及時啟動防止管路結冰。
5. 防盜與無鑰匙進入系統(PEPS)
安全測試核心:
- 密鑰加密驗證:模擬非法設備發送偽造解鎖信號,測試 PEPS 控制器是否能通過加密算法(如 AES)拒絕非法請求;
- 智能感應范圍:在 HIL 臺架中調節虛擬鑰匙的距離(0.5m-5m),驗證車門解鎖 / 閉鎖的觸發精度。
三、車身電子 HIL 測試的技術實現方案
1. 測試系統硬件構成
組件 | 功能描述 |
實時仿真器 | 運行車身動力學模型、環境模型(如溫度、雨量),輸出模擬信號至被測 ECU |
I/O 接口板卡 | 轉換物理信號(如 CAN 總線、數字量輸入 / 輸出),實現 ECU 與仿真器的通信 |
負載模擬模塊 | 模擬車燈、電機等負載的電流特性,測試 BCM 的驅動能力 |
環境模擬設備 | (可選)如溫度箱、振動臺,復現極端環境對控制器的影響 |
2. 測試軟件與工具鏈
- 仿真軟件:MATLAB/Simulink(建模)、dSPACE TargetLink(代碼生成)、vEOS(實時仿真平臺);
- 自動化測試工具:LabVIEW(腳本編寫)、CANoe(總線分析與測試用例管理);
- 故障注入工具:使用軟件直接修改仿真模型參數(如將車窗電機阻力設為異常值),或通過硬件板卡強制注入短路 / 開路信號。
四、車身電子 HIL 測試的行業應用案例
BCM 測試優化:
- 問題:實車測試中發現冬季低溫下車窗升降卡頓,排查耗時 2 個月;
- HIL 方案:在臺架中模擬 - 25℃環境,注入玻璃導軌結冰導致的摩擦阻力模型,發現 BCM 未啟用低溫模式下的電機扭矩補償策略,48 小時內定位問題并優化參數。
新能源汽車燈光節能測試:
需求:降低電動車夜間燈光功耗以延長續航;
HIL 方案:通過仿真不同路況(城市道路、高速)的照明需求,優化大燈亮度動態調節邏輯,最終實現功耗降低 12%,同時滿足 ECE R123 燈光標準。
五、慧通測控汽車硬件在環車身電子測試設備
- 車窗升降耐久測試設備:可用于車身電子中車窗控制系統的測試,通過模擬車窗的反復升降動作,檢測車窗電機、控制器以及相關機械部件的耐久性,確保車窗系統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的可靠性。
- 連接器類測試設備:汽車車身電子系統中有大量連接器,該公司的全自動插拔力試驗機可模擬實際使用環境中連接器的插拔過程,精確測量插拔力、插拔次數、接觸電阻等關鍵參數,以評估連接器的可靠性、耐用性和穩定性,可用于車身電子系統中連接器的耐久性測試,模擬不同路況下的插拔操作,為汽車廠商提供改進設計和材料選擇的依據。
- 自動化測試機器人:可模擬人工操作車載物理按鍵、旋鈕或觸控屏,執行重復性測試,如車身電子系統中車載屏幕的觸控靈敏度測試、按鍵壽命測試等,提高測試效率和準確性,減少人工誤差。
六、車身電子 HIL 測試的未來趨勢
- 多域融合測試:與底盤、智能駕駛系統聯動,如測試 “緊急制動時雙閃自動開啟” 的跨域功能;
- 數字孿生深化:構建更精細的車身零部件 3D 模型(如車門密封膠條的形變仿真),提升測試精度;
- 功能安全合規強化:依據 ISO 26262,增加系統性失效分析(如 BCM 芯片單點故障對全車燈光的影響)。
總結
車身電子 HIL 測試通過 “虛擬場景 + 硬件驗證” 的模式,將傳統需要實車投入的測試場景數字化,不僅大幅提升研發效率,更能覆蓋物理測試難以觸及的極端工況與故障場景。隨著汽車電子化程度加深,HIL 技術將成為車身電子系統從設計到量產的關鍵質量屏障。
北京沃華慧通測控技術有限公司深耕汽車測試設備,聚焦車身電子領域。從環境模擬到自動化測試,設備精準覆蓋車窗、燈光等系統驗證需求,以標準化方案與定制化服務,助力車企壓縮測試周期、降低研發成本。用技術筑牢硬件可靠性根基,與行業共探汽車電子品質升級之路,選沃華慧通,讓每一次測試都成為安全出行的堅實注腳。
-
HIL
+關注
關注
2文章
66瀏覽量
17978 -
測試設備
+關注
關注
0文章
352瀏覽量
18436 -
汽車測試
+關注
關注
1文章
88瀏覽量
9430 -
自動測試設備
+關注
關注
0文章
25瀏覽量
204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