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翻譯轉載于:Cadence Blog
作者:Vinod Khera
汽車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未來的汽車不再僅僅是交通工具,而是精密的軟件定義汽車(SDV)。這種轉變的顯著特征是對自動化的高度依賴,以及為了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大幅增加傳感器的應用。然而,傳感器數量的增加帶來了更高的計算需求,同時也對管理多樣化數據提出了挑戰。傳統上使用單獨的處理器管理每個傳感器的數據的方法已經過時,在當前趨勢下,我們需要采用統一的處理系統,結合傳統的數字信號處理(DSP)和 AI 驅動的算法來處理多模態傳感器數據。這種方法可以實現更高效、更可靠的傳感器融合,從而顯著增強車輛的感知能力。在設計汽車系統級芯片時,開發人員常常面臨嚴格的功率、性能、面積和成本(PPAC)挑戰,以及時序限制所帶來的挑戰。
憑借突破性產品和 AI 驅動的處理器,Cadence 正在助力設計師和汽車制造商應對未來汽車行業的傳感器融合需求。在 CadenceLive Silicon Valley 2024 活動中,Cadence 產品營銷總監 Amol Borkar發表了題為“Cadence 助力滿足未來汽車計算中的傳感器融合需求”的精彩演講,展示了公司的堅定承諾和前瞻性解決方案。本文旨在概括演講中的核心要點。您可單擊文末“閱讀原文”觀看演講視頻。
汽車行業的重要趨勢 —— 行業格局
我們正在見證一場汽車技術革命。乘客和駕駛員監控系統(OMS、DMS)、4D 成像雷達、激光雷達和 360 度視圖等創新技術正在不斷突破極限,推動我們邁向卓越的自動駕駛時代——從解放雙手雙腳到最終解放雙眼。
傳感器融合和日益增長的處理需求——傳感器融合技術可有效地整合來自不同傳感器的數據,幫助車輛更好地感知周圍環境。其主要優勢在于克服了單一傳感器的局限性。例如,攝像頭可以提供詳細的視覺信息,但在光線不足或惡劣天氣條件下表現欠佳。另一方面,雷達在這些條件下具有出色的物體檢測能力,但缺乏攝像頭所具備的細節捕捉能力。通過結合來自多個傳感器的數據,汽車計算可以發揮這些傳感器的優勢,同時彌補它們的不足,最終得到一個更可靠、更強大的系統。
需要注意的是,傳感器數量的增加會生成各種類型的數據,從而對預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端側處理—— 隨著汽車行業向自動駕駛邁進,對設備端側數據處理(而非云計算)的需求日益增加,這樣才能支持汽車做出明智的決策。設備端側處理不僅顯著提升了實時響應能力,還能有效避免往返延遲。
AI 的應用—— AI 已成為提升汽車應用性能、駕駛安全性、效率和用戶體驗的關鍵組成部分。AI 模型提供卓越的性能和適應性,是汽車制造商在未來發展中的關鍵考量因素。AI 顯著增強了傳感器融合算法,提供了超越傳統基于規則方法的可擴展性和適應性。神經網絡支持早期融合、晚期融合、中期融合等各種融合技術,進而優化了傳感器數據的集成和處理。
未來傳感器融合需求
汽車架構在不斷發展。隨著當前趨勢以及 AI 融入雷達和傳感器融合應用,SoC 需要是模塊化、靈活且可編程的,以滿足市場需求。
異構架構——如今的車輛配備了多種傳感器,每種傳感器都有其獨特的處理要求。要實現最佳 PPA,必須在最合適的處理器上運行應用。為了滿足這些要求,現代汽車解決方案需要采用異構計算方法,集成特定領域的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神經處理單元(NPU)、中央處理單元(CPU)集群、圖形處理單元(GPU)集群和硬件加速器模塊。平衡的異構架構可提供最佳 PPA 解決方案。
靈活性和可編程屬性——從早期利用 HOG(方向梯度直方圖)等計算機視覺算法檢測人和物體、使用 HAR 分類器進行人臉檢測,到采用基于 CNN 和 LSTM 的 AI 模型,再到如今的 Transformer 模型和圖形神經網絡(GNN),這一行業已實現飛躍式發展。AI 在過去十年間突飛猛進,目前仍在繼續發展。為了跟上 AI 的迅猛發展,系統級芯片設計必須具備靈活性和可編程屬性,以便未來在需要時進行更新。
Cadence 助力滿足傳感器融合需求
Cadence 提供一整套硬件和軟件產品,以滿足汽車行業日益增長的計算需求。Tensilica 產品「1」組合基于強大的 32 位 RISC 架構構建,可滿足各種汽車 CPU 和 AI 需求。這些產品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靈活性和可配置性,是汽車行業的理想選擇,可滿足各種應用需求。
Xtensa 系列「2」產品提供高質量、節能的 CPU。Tensilica 系列還包括Neo NPU「3」等 AI 處理器,能夠為設備的 AI 推理或更廣泛的應用提供最佳功率、性能和面積(PPA)。此外,Cadence 還提供面向特定領域的 DSP 產品,例如HIFI DSP「4」、用于雷達和視覺處理的VisionDSP 和加速器「5」,以及用于浮點應用的通用浮點計算 DSP。
ConnX 系列「6」提供各種 DSP,從緊湊型低功耗產品到高性能產品,針對 ADAS、自動駕駛、V2X、5G/LTE/4G、無線通信、無人機和機器人產品中的雷達、激光雷達和通信應用進行了優化。Tensilica 已經過 ISO26262 認證,符合汽車安全標準,可以作為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提供先進的汽車解決方案。CadenceNeuroWeave「7」軟件開發套件(SDK) 為客戶提供統一、可擴展且可配置的 ML 接口和工具,可顯著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幫助客戶應對不斷變化的 AI 市場需求。Cadence Tensilica 提供完整的軟件框架和編譯器生態系統,適合各種編程風格。
Tensilica 提供全棧式軟件支持,支持使用 C++、OpenCL、Halide 等神經網絡方法對 DSP、NPU 和加速器進行編程。中間件庫促進了 SLAM、雷達處理和 Eigen 庫等應用,為汽車軟件開發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結論
Cadence 的 Tensilica 產品提供針對汽車行業量身定制的開發工具鏈和各種 IP,涵蓋音頻、視覺、雷達、統一 DSP 和 NPU。Tensilica 解決方案已通過 ISO 認證,具有強大的合作伙伴生態系統,旨在滿足未來汽車計算需求,助力提高安全性和效率,促進技術創新。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4文章
52835瀏覽量
765834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863瀏覽量
234402 -
Cadence
+關注
關注
67文章
970瀏覽量
144142 -
汽車
+關注
關注
14文章
3838瀏覽量
39421
原文標題:Cadence 如何革新汽車傳感器融合技術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fca7f1c2678a,微信公眾號:Cadence楷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電流傳感器在汽車中的應用:從BMS電池管理到電機控制的工程解析

SS12A1T汽車連接器現貨供應,助力汽車電氣化升級
汽車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需求看好,TDK有哪些亮眼產品?

電機驅動中霍爾轉子位置傳感器介紹
助力汽車燃油與尾氣系統滿足國六標準,納芯微推出全新壓力傳感器

位移傳感器在汽車制造中的應用
電流傳感器在電源系統中的應用
精密制造的革新:光譜共焦傳感器與工業視覺相機的融合

SHxxx傳感器集線器,最多支持100組頻率+溫度傳感器接入,滿足您的多通道需求
小巧集成,適用于多種電阻傳感器測量,穩定信號輸出滿足不同需求
新能源汽車傳感器有哪些(汽車電流傳感器的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