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開局,由人工智能吹響號角。
蘿卜快跑已完成超900萬單自動駕駛訂單,春晚舞臺上跳二人轉的宇樹機器人,早已在現實場景中承擔起實際工作,基于DeepSeek大模型開發的70名“數智員工”也正式在深圳上崗……
AI正從實驗室走向生產一線,更深度滲透我們的生活。這一切變革的背后,是AI大模型的再度爆發。
不可否認,DeepSeek等AI大模型的崛起,標志著人工智能進入更高層次的認知智能階段,大模型正在成為各行業的得力助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汽車行業,主機廠已經緊密擁抱AI大模型。
據了解,2024年上車的主流大模型推理技術以思維鏈CoT及其變種為主,如吉利提出模塊化思維語言模型(MeTHanol),通過適應日常對話和個性化提示,生成類似人類的思維行為,增強大語言模型的思維和推理能力,并提升可解釋性。
另外,智能汽車廠商,如小鵬汽車,將AI大模型技術融入其智能駕駛系統,開發了端到端的自動駕駛模型,使智駕能力提升2倍,提高了車輛在復雜路況下的感知和決策能力。
特斯拉、Waymo等海外智駕公司通過引入大模型技術,優化自動駕駛系統的感知、決策和控制模塊,提高了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機器人行業同樣迎來了AI大模型的深度賦能。
北京大學前沿計算機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董豪團隊發布的具身大模型研究成果——ManipLLM模型,可結合視覺、語言和物理交互,賦予機器人理解復雜操作場景并自主決策的能力。
2025年1月,NVIDIA發布了世界基礎模型平臺Cosmos。它可以生成高度逼真的、類似視頻游戲的環境,用于AI機器人訓練。這些都昭示著,人形機器人從概念走向現實,正在成為AI具身智能的重要載體。
盡管AI大模型的推理能力突飛猛進,但再強的AI也離不開對真實世界的精準感知。高質量、多樣化的數據是AI升級的重要基礎,傳感器正是這一數據的源頭。在AI廣泛應用的趨勢下,傳感器的技術要求也在不斷提升。
更高精度
精度更高的數據可以為大模型提供更豐富的環境信息,提升智能汽車、機器人等設備對物理空間的理解能力;
更快響應
響應速度更快可以支持大模型動態優化,使機器人具備更強的環境適應性,提升工作精準度;
更小體積
體積更小可充分適應實際需求,靈活地在智能汽車、機器人、機器狗等人工智能設備上部署。
自動駕駛領域,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傳感器所提供的高精度環境數據,決定了自動駕駛系統能否在復雜路況中穩定運行。
機器人行業亦然,從智能工業機械到人形機器人,精準的感知能力是讓AI真正“落地”的關鍵。機器人要想自主避障、執行精細操作,甚至適應動態環境,高精度激光傳感器技術不可或缺。
作為泛自動駕駛領域光電感知專家,靈途科技深耕高精度激光傳感技術,為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測繪等行業提供多款高精度激光傳感器,從室內到室外、從低速到高速、從封閉到開放,全方位提升高精度感知能力,助力智能設備“看得更清、感知更準、反應更快”。
未來,靈途科技將持續推動高精度激光傳感器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創新應用,讓AI能夠全面感知物理世界,更好地服務于智能未來。
(文章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7文章
53038瀏覽量
767932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5217瀏覽量
280400 -
激光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文章
162瀏覽量
21871 -
大模型
+關注
關注
2文章
3150瀏覽量
410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芯盾時代以AI戰略賦能全線產品智能化升級
DevEco Studio AI輔助開發工具兩大升級功能 鴻蒙應用開發效率再提升
愛立信攜手合作伙伴共赴移動連接新浪潮
行業集結:共同定制 RK3566 集成 AI 眼鏡的前沿 AR 方案
超聲波流量傳感器將如何掀起流體計量行業的新浪潮?

AI賦能邊緣網關:開啟智能時代的新藍海
北汽極狐阿爾法S5深度融合DeepSeek大模型
超聲波流量傳感器將如何掀起流體計量行業的新浪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