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圍內,國產化逐漸成為了行業共識,越來越多的本土半導體供應商躋身前列,迅速開展起激烈的追趕競賽。在數字經濟的推動下,新需求層出不窮,行業迎來了新的機遇。
面對國內外復雜的環境以及日益升溫的國產化趨勢,我國半導體行業該如何穩健、順利地向前推進,已經成為了整個產業鏈所關注的焦點問題。在此基礎之上,晶合集成的董事長蔡國智近期接受了一次深度采訪。
推動兼并重組,實現共贏發展
2023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達到了3514億塊,同比增長6.9%。盡管面臨行業下行周期,我國集成電路整體產能仍保持增長,這得益于行業的繁榮發展和國產化進程的加速。
毫無疑問,“國產化”已經成為了近年來集成電路行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在過去幾年中,我國本土集成電路行業取得了多項技術突破,眾多優秀供應商嶄露頭角。然而,集成電路的國產化并非易事,借鑒成功經驗至關重要。
以面板行業為例,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淀和積累,我國本土供應商成功打破了日韓廠商的技術壟斷。數據顯示,自2012年至2021年,我國顯示行業產值規模從740億元增至5868億元,顯示面板出貨面積從2175萬平方米增至16058萬平方米,在全球市場的占比分別從5.8%和15%提高到了36.9%和63.3%,躍居世界首位。
本土面板廠歷經十余年的努力,終于實現了從跟隨到領先的華麗轉身,書寫了一段輝煌的歷史。蔡國智在采訪中強調,集成電路國產化同樣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關鍵在于持之以恒。“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從無到有的突破,更需要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進步。”
在中國面板廠的崛起歷程中,既有競爭、合作,也有收購與并購,集成電路行業亦然。蔡國智認為,擴大“朋友圈”、實現并購雙贏是集成電路行業國產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擴大朋友圈”不僅包括同行業同業務廠商之間的橫向交流合作,還涉及產業鏈縱向的攜手共贏。蔡國智建議,國內規模較小的企業特別是設備企業,應專注于某一領域或產品,做到精細化生產,然后加強與其他類型企業的聯系或者進行資本整合,最終成為一家綜合性的龍頭企業,逐步掌握話語權。
“半導體行業或企業要想壯大,可以通過并購來打造領軍企業。”蔡國智認為,國內應該營造出良好的并購環境,培育健康的雙贏機制,讓優質企業得以茁壯成長。
對集成電路企業來說,國產化無疑是一種長遠的戰略選擇。“一旦實施國產化,成本將下降,供應也將更加穩定。”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424文章
12042瀏覽量
368354 -
半導體行業
+關注
關注
10文章
403瀏覽量
41121 -
晶合集成
+關注
關注
0文章
26瀏覽量
451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全國產化!這款AI智能模組很硬核

攜手飛騰、兆芯,杰和科技兩款國產化新品蓄勢待發!

國產化替代先鋒!蝶云智控飛騰OPS電腦重磅登場,自主可控·實力領航

國產化賦能交通新基建:研華工控機ITA-170V2的突破與場景實踐

國產化主板能應用到哪些新興化行業上呢?
功率半導體國產化先鋒:長晶科技的創新與崛起
引領國產化創新,推動行業發展

思特威與晶合集成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推進國產CIS發展

龍芯中科中標熱力行業國產化信息系統改造項目
重磅發布|杰和科技國產化云終端VT32,實現辦公“雙安全”保障

國產力量崛起:博爾森純國產化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方案

頂堅國產化鴻蒙單北斗5G執法工作記錄儀賦能特殊行業應用升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