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科裝備旗下北京中電科電子裝備有限公司8-12寸系列減薄機發貨突破百臺,自主開發的減薄設備通過產業應用端的認可。
減薄設備是集成電路制造不可或缺的關鍵裝備,主要用于集成電路材料段晶圓表面加工,以及在集成電路封裝前對晶圓背面基體材料進行去除,以滿足晶圓精確厚度和精細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同時該設備還可應用于化合物半導體、特種陶瓷等其他領域。
北京中電科電子裝備有限公司堅持減薄與工藝技術自立自強,成功解決了系列關鍵技術,相繼推出了多款8-12寸系列減薄設備,最新研制的碳化硅全自動減薄設備,重要技術指標和性能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目前,8-12寸系列減薄設備形成了多領域產品譜系,填補了國內材料、芯片裝備行業在超精密減薄技術領域空白。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420文章
11956瀏覽量
367237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5125瀏覽量
129186 -
封裝
+關注
關注
128文章
8526瀏覽量
144828
原文標題:突破百臺!電科裝備8-12寸系列減薄機通過產業應用端認可
文章出處:【微信號: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微信公眾號: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晶圓減薄工藝分為哪幾步
“減薄”,也叫 Back Grinding(BG),是將晶圓(Wafer)背面研磨至目標厚度的工藝步驟。這個過程通常發生在芯片完成前端電路制造、被切割前(即晶圓仍然整體時),是連接芯片制造和封裝之間的橋梁。
12英寸SiC,再添新玩家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在SiC行業逐步進入8英寸時代后,業界并沒有停下腳步,開始投入到12英寸襯底的開發中。 ? 去年11月,天岳先進率先出手,發布了行業首款
中軟國際科創中心驅動AI產業未來發展
教融合創新平臺,通過產學研深度聯動培育AI人才高地,為行業智能化轉型注入源頭活水,近期,科創中心研學活動不斷,北京景山學校通州分校師生走入中軟國際科創中心進行研學活動。
簡單認識晶圓減薄技術
英寸晶圓厚度約為670微米,8英寸晶圓厚度約為725微米,12英寸晶圓厚度約為775微米。盡管芯片功能層的制備僅涉及晶圓表面幾微米范圍,但完
減少減薄碳化硅紋路的方法
碳化硅(SiC)作為一種高性能半導體材料,因其出色的熱穩定性、高硬度和高電子遷移率,在電力電子、微電子、光電子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在SiC器件的制造過程中,碳化硅片的減薄是一個重要環節,它可以提高

虹科電子12月事件回顧
2024年12月,虹科及其姐妹公司與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正式的合作伙伴關系,同時通過一系列行業直播和培訓課程,向廣大觀眾展示了最新的技術趨勢和應用案例。
晶圓為什么要減薄
,滿足晶圓的翹曲度的要求。但封裝的時候則是薄一點更好,所以要處理到100~200um左右的厚度,就要用到減薄工藝。 ? 滿足封裝要求 降低封裝厚度 在電子設備不斷向小型化、輕薄化發展的趨勢下,對集成電路芯片的厚度有嚴格限制。
芯豐精密第二臺12寸超精密晶圓減薄機成功交付
近日,武漢芯豐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發的第二臺12寸超精密晶圓減薄機已成功交付客戶。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芯豐精密在高端晶圓
晶盛機電減薄機實現12英寸30μm超薄晶圓穩定加工
近日,國內領先的半導體設備制造商晶盛機電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其自主研發的新型WGP12T減薄拋光設備成功攻克了12英寸晶圓
全球掀起8英寸SiC投資熱潮,半導體產業迎來新一輪技術升級
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碳化硅(SiC)材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備受矚目。近期,8英寸SiC晶圓投資熱潮更是席卷全球,各大半導體廠商紛紛加大投入,積極布局這一新興產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