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econnomist報道,美國的半導體制造目標的制造潛力將受到考驗。美國在建設半導體工廠的過程中,正讓勞動者擔心。
僅從一個指標來看,美國的新產業政策已經邁出了順利的第一步。得益于補貼,三星電子以史無前例的方式對半導體工廠和電動汽車工廠進行投資。
隨著對制造設施的投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拜登政府所說的未來將再次實現“美國制造(made in america)”似乎比以前更值得信任。但是下一步還不確定。
美國正在建設工廠,能找到經營工廠的工人嗎?隨著失業率接近50年來的最低水平,各企業一直在努力招聘職員。隨著大量新工廠的投產,工人的短缺將會更大。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60文章
52505瀏覽量
440811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909瀏覽量
237801 -
半導體制造
+關注
關注
8文章
448瀏覽量
2475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臺積電正面回應!日本芯片廠建設不受影響,仍將全速推進
美國政府可能對中國臺灣地區生產芯片征收關稅的風險。然而,臺積電在回應 Tom's Hardware 詢問時明確表示,其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重大投資計劃,不會影響其在日本和德國的芯片制造工
美國芯片“卡脖子”真相:臺積電美廠芯片竟要運回臺灣封裝?
美國芯片供應鏈尚未實現完全自給自足。新報告顯示,臺積電亞利桑那州工廠生產的芯片,因美國國內缺乏優質封裝服務,需空運至中國臺灣完成封裝,以滿足火爆的AI市場需求。 長榮航空證實,臺積電
華為任正非:單芯片落后美國一代,集群讓算力追平美國先進產品/Q1全球晶圓代工TOP10出爐/熱點科技新聞點評
在談到美國封殺華為昇騰AI芯片的時候,對華為有何影響?任正非直率的說:“中國做芯片的公司很多,許多都做得不錯,華為是其中一家。美國夸大了華為

突發!美國EDA或全面斷供中國
特朗普政府正采取行動限制向中國出售芯片設計軟件,目前美國政府正在評估有關該問題的更廣泛的政策聲明。 日前,包括鏗騰電子(Cadence)、新思科技(Synopsys)和西門子 EDA(Siemens
北京君正X1600E應用產品案例:便攜HiFi播放器
計算技術領域持續投入,其芯片在智能視頻監控、AIoT、工業和消費、生物識別及教育電子領域獲得了穩健和廣闊的市場。 2020年,君正完成對美國ISSI及其下屬子品牌Lumissil的收購。ISSI面向汽車
發表于 03-07 17:36
臺積電加速美國先進制程落地
進制程技術方面一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此次在美國建設第三廠,無疑將加速其先進制程技術在當地的落地。魏哲家透露,按照臺積電后續增建新廠只需十八個月即可量產的時程規劃,第三廠有望在2027年初進行試產,并在2028年實現量產。這一
黃仁勛:英偉達正發起芯片革命 RTX5090售價1999美元
“科技春晚”的來了,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盛會——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于美國時間2025年1月7日至10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拉開帷幕。本屆的CES重點之一肯定是AI。 黃仁勛:英偉達正發
臺積電美國廠預計2025年初量產4nm制程
臺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布局正逐步展開,其位于該地的一廠即將迎來重大進展。據悉,該廠將開始生產4nm制程芯片,并預計在2025年初正式實現量產。這一里程碑式的進展標志著臺積電在
臺積電美國工廠芯片良率領先
近日,臺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工廠傳來好消息,其生產的芯片良率已經超越了位于中國臺灣地區的同類工廠。這一成就標志著臺積電在美國的生產線正逐步邁向成熟,并具備了與國際領先工廠相媲美的實力
北京君正X2000新品案例:流媒體音樂接收器
和消費、生物識別及教育電子領域獲得了穩健和廣闊的市場。
2020年,君正完成對美國ISSI及其下屬子品牌Lumissil的收購。ISSI面向汽車、工業和醫療等領域提供高品質、高可靠性的存儲器產品,包括
發表于 09-25 18:21
臺積電美國廠4年未生產一顆芯片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自2020年5月臺積電赴美建廠以來,4年過去了,但是臺積電的美國亞利桑那廠還沒有正式產出任何半導體產品。 臺積電在美在亞利桑那州的第一座工廠的正式投產時間已經推遲到2025
SK海力士美國封裝廠獲巨額補貼與貸款支持
近日,SK海力士與美國商務部共同宣布了一項重大合作進展,雙方已正式簽署了一份具有前瞻性的初步備忘錄。根據協議內容,SK海力士計劃在美國建設的先進封裝生產基地將享受到來自美國政府的鼎力支持,包括直接
雙管正激開關電源芯片有哪些
雙管正激開關電源芯片是一種廣泛應用于電子設備中的電源管理芯片,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和高穩定性的特點。 雙管正激開關電源芯片的工作原理 雙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