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偏壓
在射頻系統中,射頻電極的電位如同等離子體電位一樣變化很快。由于電子的移動速度遠遠快于離子,并且任何接近等離子體的東西都會帶負電,所以等離子體的電位永遠高于附近的其他東西。
如下圖中的等離子體電位曲線(實線),當射頻電位(虛線)在正周期內時,等離子體的電位高于射頻電極的電位。當射頻電位變成負時,等離子體電位并未向負方向移動。等離子體電位必須維持比接地電位高的狀態。當射頻電位再返回到正周期時,等離子體電位也提高,因此等離子體電位在整個循環周期內都比接地電位高(見下圖)。這樣大量等離子體與電極之間將保持一個直流電位差值,這種差值稱為直流偏壓。離子轟擊的能量取決于直流偏壓。PECVD反應室中平行板電極間的直流偏壓為10~20V。直流偏壓主要取決于射頻能量,同時也與反應室壓力及工藝過程中的氣體類型有關。
當射頻能量增加時,射頻電位的振幅也增加,等離子體電位和直流偏壓也會增加(見下圖)。
等離子體電位取決于射頻功率、壓力及電極間的間距。對于兩個電極面積相同的對稱系統(見下圖),電極的直流偏壓為10~20V。大多數PECVD系統都是這種結構。
由于射頻功率影響等離子體的密度,因此電容耦合型(平行板)等離子體源無法獨立控制離子的能量和離子的流量。
下圖顯示了在一個不對稱電極等離子體源中的電壓情況,這兩個電極具有不同面積。電流的連續性將產生所謂的自偏壓,即在較小的電極上形成的負偏壓。鞘層電壓取決于兩個電極面積的比例(見下圖)。理想狀態下(鞘層區無碰撞發生)電壓和電極區域的關系為:
其中,V1是直流偏壓,也就是大量等離體與射頻電極之間的電位差。V2是等離子體電位(等離子體接地)。自偏壓等于V1-V2(從射頻端到接地的電壓)。電極越小,鞘層電壓越大,也就能產生較高能量的離子轟擊。
大多數刻蝕反應室都使用不對稱電極,并將晶圓放在較小的射頻電極上,使得在整個射頻周期內獲得較高能量的離子轟擊。刻蝕需要較多的離子轟擊,較小電極上的自偏壓能增加離子轟擊的能量。對于對稱平行電極的射頻系統,兩個電極遭受的離子轟擊能量基本相同。但對于需要大量離子轟擊的工藝過程,如等離子體刻蝕,不但會產生粒子污染,也會縮短反應室內零件的壽命。
一個問題
問:如果電極的面積為1:3,問直流偏壓和自偏壓之間的差值是多少?
答:直流偏壓為V1,自偏壓為V1-V2。因此,差值為:
[V1-(V1—V2)]/V1=V2/V1=(A1/A2)4=(1/3)4=1/81=1.23%
在這個問答中,直流偏壓V1明顯大于等離子體電位V2而且與自偏壓非常接近。許多人測量了射頻熱電極與接地電極之間的電位差,并稱之為“直流偏壓”。實際上這就是自偏壓,由于兩者的數值很接近,所以可以忽略難以測量的等離子體電位V2。所以離子碰撞的能量取決于直流偏壓。
問:是否可以在等離子體中插入金屬探針測量等離子體電位V2?
答:可以。但是當探針靠近等離子體時,會受到電子快速運動的影響而帶負電,并在表面和等離子體間形成鞘層電位。因此測量結果由鞘層電位的理論模型決定,然而這個理論模型至今沒有被完善。
審核編輯 :李倩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880瀏覽量
237438 -
電極
+關注
關注
5文章
842瀏覽量
27858 -
等離子
+關注
關注
2文章
237瀏覽量
30685
原文標題:半導體行業(一百四十六)——等離子工藝(七)
文章出處:【微信號:FindRF,微信公眾號:FindRF】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大模型在半導體行業的應用可行性分析
提供半導體工藝可靠性測試-WLR晶圓可靠性測試
半導體刻蝕工藝技術-icp介紹
最全最詳盡的半導體制造技術資料,涵蓋晶圓工藝到后端封測
通快霍廷格電子攜前沿等離子體電源解決方案亮相SEMICON China 2025

半導體制造工藝中的離子植入技術(IMP)

等離子的基本屬性_等離子體如何發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