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恒大汽車將電動傳動系統公司e-Traction以200萬歐元(約1442萬人民幣)的價格出售給英國電機制造商Saietta集團,同時,作為交易的條件,恒大還免除了之前提供給e-Traction高達2120萬歐元(約1.5億人民幣)的貸款。
e-Traction成立于1981年,是一家總部位于荷蘭的輪轂電機及電動傳動系統研發生產企業,其輪轂電機技術在全球范圍內領先,并是少數將該技術商業化的公司。目前,e-Traction還在為重型貨車和公交車生產高壓電力電子產品。
Saietta表示,收購e-Traction將為公司的業務計劃加快幾年,不僅增加了商業和技術能力,還擴大了公司知識產權組合,同時增加了一個運營中的生產設施。
單從免除貸款金額達到了出售價格的10倍來看,這樁交易明顯是虧本出售的。但更離譜的是,恒大汽車(當時還是叫恒大健康)在2019年3月收購e-Traction母公司70%股權時,公開的價格高達5億人民幣。
所以,2年前恒大汽車5億收購的資產,如今交易差價虧損高達4.85億元,這還沒算上免除的超過1.5億元貸款。
除了e-Traction之外,此前外媒還有消息稱,英國電動汽車制造商Bedeo已經同意從恒大汽車手中收購輪轂電機開發商Protean Electric。恒大汽車旗下的瑞典國能電動汽車在2019年6月以5800萬美元(約3.7億人民幣)收購了Protean Electric,但這次的出售價格還未被公布。
房地產思維的延伸,恒大造車的起點其實并不低
恒大汽車的策略,可能是目前造車新勢力中最為簡單粗暴的,即是“買”。從2017年開始,恒大決定投資新能源汽車,而首個目標是賈躍亭的Faraday Future(FF)。恒大旗下的恒大健康以代持的方式曲線入股FF,初期投資8億美元,而計劃的總投資額達到了20億美元。
不過,對于控制權的分歧,讓雙方一度對簿公堂,最終以恒大放棄對FF的控制權而告終,截至今年7月,恒大汽車依然擁有FF的20%股權。
在希望借助FF進軍新能源汽車失敗之后,2019年底許家印表示,恒大造車,不是要彎道超車,而是換道超車。“總結起來就是: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買來核心技術,買不來的就合作,組成產業朋友圈,大格局觀、造好車!”
實際上,恒大在2019年初就開啟了瘋狂并購模式。2019年1月,恒大汽車前身恒大健康發布公告稱,以9.3億美元成功并購一家總部位于瑞典的全球性電動汽車公司NEVS的51%股權。NEVS在2012年收購了擁有75年歷史的瑞典薩博汽車公司,而憑借對NEVS的收購,恒大也獲得了造車資質。一年后,2020年6月恒大又通過3.795億美元資金對NEVS進行全資控股。
除了前文提到的兩家公司e-Traction和Protean Electric之外,同樣在2019年,恒大1月份還以10.6億入股動力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持股58%,成為最大股東。卡耐新能源專注于三元軟包動力電池,在2018年其動力電池產量和裝機量都在行業前十,軟包動力電池處于行業前三。
2019年6月,恒大分別在廣州、沈陽簽訂投資協議,預計兩地總投資將會高達2800億元,建設100萬年產規模整車廠、配套的電機電控工廠、50GWh動力電池生產、輪轂電機工廠等。
根據不完全統計,恒大自2018年開始,在汽車產業鏈上的投入就已經超過了3000億元。想起蔚來汽車CEO李斌曾說,沒有200億不要造車;而戴森3年燒掉218億,最終還是放棄造車計劃。相比之下,從資金基礎的角度來看,恒大造車的起跑線可以說是遠遠甩開了各家新勢力。
但與房地產行業的高財務杠桿、快周轉屬性不同,汽車行業是重資產、長周期的。即使有短期龐大的投入,但產業運作需要持續的資金支持,而汽車產品最終落地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于是恒大“流動性危機”自7月被公開以來,一直在尋求變賣資產以“斷臂求生”。在今年8月,恒大集團就宣稱準備出售恒大物業、恒大汽車等旗下資產以快速回籠資金,緩解流動性危機。
而對于這次恒大而言,5億元收購的資產最終以倒貼的方式售出,大概也是無奈之舉,畢竟有可能e-Traction本身的運營一直是虧損狀態,及時止損對現在的恒大才是保證生存的前提。
首款車型現身工信部產品公告,恒大汽車還能否翻身?
此前有網友探訪恒馳廣州工廠就發現,工廠內部甚至設備都沒有安裝齊全,這讓不少人懷疑恒大汽車的真實性。不得不說,恒大汽車的造車路線在汽車行業中實屬“奇葩”,一般的車企造車順序是先規劃產品、到采購設備、再到建設工廠。而恒大汽車卻先興建廠房,再進設備的模式。
轉折點在11月9日,恒大汽車此前規劃的恒馳系列車型終于出現在工信部新產品公示上,恒大汽車申報的首款車型為恒馳5LX,型號分別為HDE6470BEVA1F和HDE6470BEVA0F,均為純電動多用途乘用車。
這至少證明,恒大汽車的產品終于有望實現量產了。
根據恒大汽車發布的2021半年報,上半年實現營收69.2億元,同比增長53.5%,然而整體虧損48.22億元,同比擴大96.25%。恒大汽車在財報中也指出,公司研發的恒馳汽車量產正進入最后沖刺階段,假如在短期內缺乏進一步資金投入,新能源汽車量產時間表有可能需要推遲。
當然,許家印10月發話稱,未來恒大將在10年內完成從房地產向新能源汽車產業轉型的背景下,恒大還在努力獲得更多資金。恒大汽車在10月還表示,公司已經打響為期三個月的攻堅戰,確保首款量產車型在2022年年初在天津工廠下線。
11月9日,恒大汽車在港交所公告,與配售代理簽訂了配售與認購協議,通過先舊后新方式,以每股2.86港元配售約1.75億股,預期配售事項的所得款項總額為約5億港元。恒大汽車表示將收取的所得款專項用于集團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及生產制造,為恒馳新能源汽車順利投產奠定基礎。
新能源汽車競爭早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恒大汽車的未來,或許要取決于他們的第一款車型,是否真的能在明年如期落地。
責任編輯:haq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437瀏覽量
234757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1022瀏覽量
102922
原文標題:2年前花5億收購,如今倒貼1億賣出?恒大汽車還有翻身希望?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神龍汽車自主新能源首款車型示界06上市
開陽電子與工信部電子五所達成戰略合作
地平線與蔚來首款合作車型——firefly螢火蟲正式上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