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首次突破300萬輛,達到312.48萬輛,較2019年大增41%。進入2021年,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不減,在中國市場,1-9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6.6萬輛和215.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80%和190%,滲透率已提升至11.6%。雖然全球缺芯嚴重,但從下圖能夠看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相當穩健。
電力緊張,新能源車環保是“偽命題”?
然而,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欣欣向榮之時,一些質疑聲出現了。質疑者認為,目前全球電力緊張,新能源汽車是罪魁禍首之一,因此新能源汽車的環保是“偽命題”。
當前,全球多個國家都在爆發電荒。根據英媒報道,由于燃料儲備耗完,黎巴嫩爆發了大規模的發電站停工,全國電網癱瘓,就連當地的醫院都因為沒電關門了,暫停了相關手術。在歐洲主要地區,電價較去年已經翻倍有余,其中一方面原因是因為通貨膨脹,另一方面就是因為電力供應緊張,多個行業的生產受到波及。
根據美媒的報道,即便是工業基礎扎實的德國,盡管德國巴斯夫可以自己生產所需80%的電力,但仍無法完全消除電力供給不足的影響。
同時,凜冬將至,電荒也在美國肆虐。受極端天氣影響,美國遭遇了史上罕見的能源短缺,暴風雪切掉了美國的電力供應網絡。包括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在內的美國14州發生緊急限電,以保證重災區的電力供應。
在國內,國慶前夕發生了全球矚目的規模性限電。“能耗雙控”政策的影響下,大陸多個省市在臨近國慶時普遍進行了限電操作,沿海地區制造業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從重工業到輕工業,范圍逐步擴大,部分地區更是超過90%區域進行了拉閘限電。
綜合來看,全球各地區的電荒看似原因各異,實則可以歸結為兩大要素。一是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籌劃“碳達峰”,開始逐步要求實現“碳中和”,也就是工業生產和人們生活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能夠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二是當前全球電力供應網絡主要建立是以消耗化石燃料為代價,各種原因造成的能源短缺最終便在電力供應上主要體現。
而反觀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目前基本可以歸結為燃油車向電動車的轉移。以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最為突前的中國市場為例,根據乘聯會的數據統計,9月份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為35.5萬輛,其中純電動的批發銷量為29.8萬輛,插電混動的批發銷量為5.7萬輛,因此可以說幾乎100%的新能源汽車都是用電的。從能源消耗來看,這一波汽車產業升級就是燃油向電能的過渡。
因此,英國環保標準測試機構Engaged Tracking在2018年就提出質疑,該機構在以Model S為研究對象,計算其在生產和充電時產生的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終和傳統燃油車的排放數據進行對比,發現兩者差距細微。
根據數據模型測算,國家電網公布電廠每發一度電需要消耗大約340g保準煤,而加上傳輸損耗之后,一度電大約需要500g保準煤,消耗一度電和燃燒500毫升汽油排放的二氧化碳大體相等,按照當時的電池技術,新能源車消耗一度電續航在5公里左右,不敵1.6升排量汽車消耗500毫升汽油行駛的8公里。
“新能源汽車環保是‘偽命題’”這一觀點自提出之后就被很多業者認同并廣為推崇。如今電能短缺,很多人將一部分原因歸結給新能源汽車,認為隨著新能源車銷量的增長,加大了電網的供應壓力。
官網辟謠,新能源車大有可為
針對新能源車快速發展加大用電量這一點,乘聯會進行了專門的數據測算后出面辟謠。根據乘聯會的數據模型推算,電動汽車充電用電量僅占總用電量的0.13%,不會造成社會電力緊張。對此,該機構表示,近日的各地電力供應緊張成為社會新聞焦點,有擔心電動車銷量高速增長使電力供給持續承壓甚至出現供給不足的假設情境,但目前的電動車用電環節對全國電力系統應該是沒有明顯影響的。
有業內人士對筆者講到,實際上乘聯會測算的數據還是較為可信的,家庭用車月里程數基本在1000公里左右。從政策和用戶調查來看,后續新能源車不僅不會增加高峰用電的負荷,由于分時電價引導,新能源車的大部分用電將在低谷時段,成為錯峰用電的典型案例,這對電力產業是利好。
同時,他表示,實際上英國Engaged Tracking在2018年提出質疑的時候就已經被發現數據漏洞,特斯拉Model S和普通小排量燃油車有著較大的規格差異,以特斯拉當年的技術,Model 3能夠實現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3噸及以下的水平,低于燃油車的1.5噸。
下面兩張圖是比亞迪-漢的電池容量和續航里程。
比亞迪-漢續航里程(圖源:汽車之家)
比亞迪-漢電池容量(圖源:汽車之家)
兩項數據相除能夠得出,比亞迪-漢每消耗一度電能夠行駛7.8公里,和1.6L燃油車數據相當,而我們都知道,燃油車百公里油耗6L已經是極度省油的車型了,而比亞迪-漢是中大型車。如果以緊湊型車比亞迪e3來計算,每消耗一度電能夠行駛9.3公里。目前電動車的電池技術、電機技術都在高速發展過程中,而燃油車發動機的能效轉換已經觸碰天花板。
另有業內人士對筆者表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并不能只局限于車輛本身,還要以產業大生態的眼光去看,新能源車打破了傳統燃油車只能消耗化石能源的局限性,將和新能源產業形成聯動,相互促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生態。目前,大家詬病新能源車,尤其是電動汽車的主要原因在于另一極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較為遲緩,但隨著儲能技術和能源轉換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可期。
聲明:本文由電子發燒友原創,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如需入群交流,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訪需求,請發郵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jq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988瀏覽量
102658 -
新能源車
+關注
關注
3文章
651瀏覽量
24709
原文標題:大陸限電風波&全球電荒背景下,再議新能源汽車的“環保騙局”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新能源汽車后市場 充電難 + 儲能貴?安科瑞平臺讓光儲充成本降 30%,更安全!

安科瑞測頻儀表:破解新能源調頻困局的&quot;電網衛士&quot;

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性能研究
萬億充電基建浪潮下,有序控制為何成安全賽道的&quot;隱形冠軍&quot;?

萬億充電基建浪潮下,新能源汽車有序控制為何成安全賽道的&quot;隱形冠軍&quot;?

NTC溫度傳感器:護航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運行
思瑞浦車規級產品矩陣,全面覆蓋汽車級CAN&amp;amp;LIN、LDO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