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在華為全聯接2020期間,華為云發布了ModelArts 3.0,融合骨干模型、聯邦學習、智能評估、智能診斷和高效算力。
“ModelArts在多個行業和項目中有了成功落地,離不開華為云EI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長期投入。”華為云AI首席科學家田奇指出,華為云長期扎根AI基礎技術研究,覆蓋計算機視覺、語音語義和決策優化三大領域,提出了六大基礎研究計劃。這些計劃產生的許多研究成果以即插即用的方式逐步部署于華為云ModelArts,助力行業AI落地。
“華為云發布的ModelArts3.0,是面向AI在行業落地提供的AI開發平臺,旨在通過AI技術高效解決行業挑戰。” 談及ModelArts 3.0發布的初衷,田奇指出,為應對這些難點,華為將骨干模型、聯邦學習、智能診斷評估優化、和高效算力并將它們融入到ModelArts3.0的開發中。
具體來看,華為云骨干工具鏈EI-Backbone提供了AI開發的新范式。通過整合模型高效、數據高效、算力高效、知識高效,全面提升行業AI落地能力,EI-Backbone的能力,已經在10余個行業成功驗證,并且斬獲10余個業界挑戰賽冠軍。
眾所周知,數據是AI應用的基礎,只有基于多樣化的數據,才能實現AI智能感知。然而,在實際AI行業落地中,數據是分散在不同的數據控制者之間,這就導致了行業應用的數據孤島問題,使得AI算法訓練效果受到限制。
針對這個問題,華為云Modelarts提供聯邦學習特性,實現數據不出戶的聯合建模。用戶各自利用本地數據訓練,不交換數據本身,只用加密方式交換更新的模型參數,實現協同訓練。
目前,華為云EI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的蔣華良院士合作,將華為自研的FedAMP算法和AutoGenome算法應用到藥物研發的AI任務中,精準預測藥物水溶解性、心臟毒性和激酶活性,準確度遠超傳統的聯邦學習和深度學習算法。
并且,華為云提供云邊協同的服務,支持不同地點、不同客戶的數據進行聯邦訓練,通過加密方式上傳服務端,對全局模型進行更新,再將其下發至邊緣設備,便捷支持同業態的橫向聯邦和跨業態的縱向聯邦學習。聯邦訓練參與者可以通過云端,也可以通過華為云邊緣設備(如智能小站)的計算能力參與聯邦訓練,實現行業內聯合建模。
眾所周知,模型在部署上線前,需要進行充分評估,結果優秀的模型直接投入生產環境,差強人意的則需要進一步優化迭代。
田奇表示,ModelArts提供了全面的可視化評估、智能化診斷功能,使得開發者可以直觀的了解模型的各方面性能,進而針對性的進行調優或部署生產。
值得關注的是,彈性訓練也是ModelArts的核心能力之一,可以根據模型訓練速度的需求自適應實現資源的最佳分配。
據田奇介紹,ModelArts提供兩種模式,一是Turbo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閑資源加速已有訓練作業,訓練速度可提升10倍以上,并且不影響模型的收斂精度;二是經濟模式,可以通過最大化資源利用率給開發者提供極致的性價比,在大多數典型場景下可以提升性價比30%以上。
此外,為了更好地支持超大算力需求的AI研發,華為ModelArts平臺在集群規模,任務數量,以及分布式訓練都做了針對性的優化。
田奇表示,ModelArts研發平臺能夠管理上萬的節點,更好的支持大型訓練任務需求。通過優化服務框架,ModelArts平臺支持10萬級別的作業同時運行、支持萬級芯片的大規模分布式任務。
“在骨干網絡、聯邦學習、模型診斷優化、高效算力的加持下,華為云ModelArts會加速AI在行業落地。”田奇指出,未來,華為云將持續聚焦于模型高效、數據高效、算力高效和知識高效4個重點方向,扎根于AI基礎研究,持續踐行普惠AI。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60文章
52522瀏覽量
441259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5215瀏覽量
255983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5184瀏覽量
280211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7文章
49030瀏覽量
24972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中軟國際攜手華為云aPaaS共建政企智能體價值閉環
COMPUTEX 2025 | 廣和通AI能力與產品升級,助力智能硬件企業擁抱AI新時代

華為云超節點創新算力基礎設施,推動千行萬業AI應用開發落地
DevEco Studio AI輔助開發工具兩大升級功能 鴻蒙應用開發效率再提升
RK3588核心板在邊緣AI計算中的顛覆性優勢與場景落地
首創開源架構,天璣AI開發套件讓端側AI模型接入得心應手
聚云科技獲亞馬遜云科技生成式AI能力認證
聚云科技榮獲亞馬遜云科技生成式AI能力認證
聚云科技榮獲亞馬遜云科技生成式AI能力認證 助力企業加速生成式AI應用落地
華為ModelEngine AI平臺全面支持DeepSeek

螞蟻數科以AI全面升級云產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