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汽集團正式發布全球首款燃料電池MPV 上汽大通EUNIQ7,并宣布中國汽車行業首個“氫戰略”:在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電池整車產品,上汽捷氫科技達到百億級市值,建立起千人以上燃料電池研發運營團隊,形成萬輛級燃料電池整車產銷規模,市場占有率在10% 以上。
據了解,上汽作為國內最早開展燃料電池技術研發的汽車企業,早在2001年就啟動了鳳凰一號燃料電池汽車項目。目前已獲得511份燃料電池領域相關專利,并參與制定了15項燃料電池國家標準。
在此基礎上,上汽還預計,到2025年自主開發的燃料電池系統將實現累計銷量超過3萬臺套,成為國內自主燃料電池系統的領導者。到2030年,將成為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和全球競爭力的燃料電池整車生產企業。
巨大的市場潛力,讓國內車企紛紛加大對氫能源的研發。長城汽車官方日前提到,自2016年初,長城就將氫燃料電池開發列為重點項目,面向乘用車、商用車市場開展平臺化零部件設計,截至目前已累計投入15.7億元自有資金進行產品開發,并透露其首款燃料電池SUV將于2021年實現量產 。
作為商用車代表的北汽福田,9月8日發布了《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戰略規劃》,計劃到2025年累計推廣1.5萬輛,2030年推廣20萬輛,且攜手中石化北京石油、輕程物聯成立合資公司,打造氫能產業鏈和氫能經濟生態圈。
在今年6月份,一汽、東風、廣汽、北汽、北京億華通、豐田等六家公司也簽署合營合同,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該公司的主要業務為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工作。
挑戰仍存 政策加持成重要支撐
發展氫能和燃料電池,成為我國實現汽車強國的重要路徑,氫能產業發展戰略規劃也被列入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主要任務之一。
據2016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路線圖》中我國燃料汽車產業三步走戰略:2020年、2025年、2030年,我國將分別實現1萬輛、5萬輛、1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的發展規劃。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7月,國內氫燃料汽車累計保有量達7200臺。加上當前我國氫燃料電池還處于發展初期,除企業方面加大布局力度外,政策上的支持也不容忽視。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4月23日,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調整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政策,由車輛購置補貼向支持城市群示范應用、支持核心技術突破等方向調整。而這一調整方面有利于提高政策精準度,打破行政區域的限制,形成產業鏈條各環節環環相扣、強強聯合的態勢。
地方政府方面,北京市計劃到2023年前,將培育3至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85億元;2025年前,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
上海也在著力打造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地,計劃到2023年,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實現“百站千億萬輛”總目標,即規劃加氫站近100座,建成運行30座,形成產值規模近1000億元,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突破1萬輛。
此外還有山東、重慶、江蘇、河北等地也發布了氫燃料電池的規劃,加速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布局。
雖然當前氫燃料汽車的發展還面臨著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成本和技術水平的制約,但在政策的傾斜及車企的強力布局下,市場前景向好。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到2035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將會形成428萬輛保有量規模,未來十余年,燃料電池汽車將有望成為全球汽車市場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
責任編輯:gt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1008瀏覽量
102767 -
汽車電子
+關注
關注
3037文章
8354瀏覽量
170213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1085瀏覽量
13519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Arm 公司面向汽車市場的 ?Arm Zena? 深度解讀
比亞迪榮獲2024年汽車市場“三冠王”
2024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十大亮點

立訊精密重投8.8億,加碼新能源汽車市場

英國超越德國,成2024年歐洲最大純電動汽車市場
2025年電動汽車市場前景樂觀
中國汽車市場份額占全球41%
燃料電池測試負載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特斯拉占據美國加州電動汽車市場超過50%份額
搶占SiC,誰是電動汽車市場的贏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