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宣布研發出肺部影像高真實感體繪制技術,能夠以三維彩色方式清晰呈現各種CT拍攝的黑白影像數據,可重現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病灶,提高篩查和診斷效率。
據悉,該技術使用胸部CT片集作為輸入,通過三維交互方式全面展示患者肺部情況,可將數以百計的CT圖像交互渲染成為真實感強的3D影像,徹底改變了傳統CT的顯示模式。
研究人員表示,高真實感體繪制技術直接使用常規CT拍攝的影像數據,不需要增加額外設備和處理,其特點是真實,彩色的3D模型傳達了更多的信息,比黑白灰的CT斷層掃描更為豐富,對器官的病變起到了“增強器”的效果,讓醫生一目了然。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圖像
+關注
關注
2文章
1094瀏覽量
41261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9028瀏覽量
249503
原文標題:北大新技術助力新冠肺炎CT診斷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magazine,微信公眾號:機器人技術與應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勇藝達人工智能研究院迎大咖加盟
近日,深圳勇藝達總部隆重舉行 “數智融合 聚賢賦能 —— 勇藝達人工智能研究院高端人才聘任儀式”,正式聘請黃道權先生與吳天準先生加盟,為研究院注入頂尖智慧力量,此舉標志著勇藝達在人工智能
國際首創新突破!中國團隊以存算一體排序架構攻克智能硬件加速難題
2025 年 6 月 25 日,北京大學團隊在智能計算硬件方面取得領先突破,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基于存算一體技術的高效排序硬件架構 (A fast and reconfigurable

導遠科技與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達成合作
近日,導遠科技與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達成合作。導遠科技將提供高精度定位產品及解決方案,以支持研究院在L4級自動駕駛和人形機器人領域的
軟通動力人工智能工程研究院落戶北京城市副中心
近日,在通州運河商務區管委會、郵儲銀行北京分行的支持下,軟通動力人工智能工程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揭牌入駐儀式在北京郵儲大廈(副中心)
浪潮信息與智源研究院攜手共建大模型多元算力生態
近日,浪潮信息與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緊密合作,共同構建大模型多元算力開源創新生態。 此次合作旨在提升大模型創新研發的算力效率,降低大模型應用開發的算力門檻
陳天橋雒芊芊腦科學研究院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陳天橋雒芊芊腦科學研究院(TCCI)的人工智能團隊,憑借其在大腦與記憶領域的深厚造詣,于人工智能界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其自主研發的OMNE多智能
北京大學在集成光學相關研究取得進展
基于集成高相干并行光源的系統 近日,北京大學電子學院常林研究員團隊與王興軍教授團隊和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High-coherence

北京大學研究團隊在新型激光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原理示意圖及1470nm極壞腔激光的實現 近日,北京大學電子學院陳景標教授團隊在新型激光領域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利用精細度達最低極限值2的光學諧振腔實現了線寬在kHz量級的極壞腔主動光鐘激光

RISC-V AI技術正式納入北京大學研究生課程
希姆計算與北京大學達成SOC課程合作2024年10月14日,希姆計算的范福杰博士走進北京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的研究生課堂,為同學們講授了一節生動的《現代SoC芯片架構設計實驗課程》。RISC-V走進北大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人工智能:科學研究的加速器
第一章清晰地闡述了人工智能作為科學研究工具的強大功能。通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先進技術,AI能夠處理和分析海量
發表于 10-14 09:12
中國電信人工智能研究院完成首個全國產化萬卡萬參大模型訓練
近日,中國電信人工智能研究院宣布了一項重大技術突破:成功完成國內首個基于全國產化萬卡集群訓練的萬億參數大模型。
risc-v在人工智能圖像處理應用前景分析
和使用該技術,無需支付專利費或使用費。這大大降低了人工智能圖像處理技術的研發成本,并吸引了大量的開發者、企業和研究機構參與其生態建設。
靈活
發表于 09-28 11:00
深圳云芯晨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榮幸地宣布與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攜手合作
深圳云芯晨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榮幸地宣布我們與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攜手合作,
在2004年3月共同開發出了與英偉達網卡交換機匹配的高速率光模塊,
800G OSFP SR8,400G
北京大學謝濤:基于RISC-V構建AI算力的優勢和兩種模式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第四屆滴水湖中國RISC-V產業論壇上,北京大學講席教授、RISC-V國際基金會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專委會主席謝濤教授進行了題為《萬物智聯時代的RISC-V+AI算力之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