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通州運河商務區管委會、郵儲銀行北京分行的支持下,軟通動力人工智能工程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揭牌入駐儀式在北京郵儲大廈(副中心)舉行,標志著軟通動力在人工智能產業化應用領域邁出關鍵一步。在通州區區委常委、副區長吳孔安,郵儲銀行北京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周穎輝,軟通動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天文、董事兼首席技術官劉會福等領導和嘉賓的共同見證下,軟通動力與運河商務區管委會、郵儲銀行北京分行達成三方戰略合作,旨在通過建立和完善政銀企協同機制,共同推動區域經濟繁榮、產業升級和金融創新。
1立足副中心,聚力突破技術與產業瓶頸
作為通州區重點引入的科技創新項目,軟通動力人工智能工程研究院將依托北京城市副中心區位優勢,聚焦數據工程、模型工程、應用工程三大核心領域,打造企業級AI智能體平臺,推出DeepSeek大模型一體機全系列產品及服務,為政企、金融、制造等行業提供高效安全的全棧一體機解決方案,解決人工智能安全、算力資源匹配等行業痛點,預計未來三年服務超百家京津冀企業,推動區域數字經濟效率提升。
揭幕現場,劉天文表示,未來研究院將從技術攻關、產業賦能、生態構建三大方向發力:
1技術攻關:針對跨平臺兼容性、高性能計算優化等核心難題,構建自主可控的底層技術體系,突破設備異構性、低延時響應等技術壁壘,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領域提供高可靠解決方案。
2產業賦能:打造“京津冀人工智能產業服務平臺”,研發高性能AI服務器,整合算力、算法、數據資源,通過預訓練模型共享與自動化部署工具鏈,降低企業智能化升級成本,推動AI技術在千行百業快速落地。
3生態構建:制定行業技術標準,搭建共性技術底座,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形成算力調度、模型優化、場景適配的一站式服務體系,助力構建開放協同的AI產業生態。
2服務實體經濟,賦能實體經濟
郵儲銀行作為國有大行,承載著“服務國家戰略、賦能實體經濟”的歷史使命,積極將自身發展深度融入副中心建設大局,致力于將副中心郵儲大廈打造成一座“金融+”生態融合地標建筑。副中心郵儲大廈,不僅是郵儲銀行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支點,更是我們踐行開放共享創新合作理念、構建產業生態的“創新試驗場”。這里匯聚綠色建筑智慧、數字化基礎設施與金融場景資源,為合作伙伴提供“空間+服務+生態”的全方位支持,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軟通研究院入駐郵儲大廈,不僅是通州區政府、軟通動力和郵儲銀行三方合作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副中心金融力量與新質生產力產融結合的生動實踐。郵儲銀行將充分發揮國有大行的資源優勢,為軟通動力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全場景”的“金融+”支持服務。
3政企銀三方攜手,構建AI創新生態
儀式上,軟通動力與運河商務區管委會、郵儲銀行北京分行舉辦了三方戰略合作協議簽署。運河商務區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功能區,郵儲銀行北京分行積極遷入,持續強化對副中心多領域的金融支持,積極探索金融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的新路徑;軟通動力作為國內領先的全棧智能化產品與服務提供商,積極響應新質生產力發展號召,全力推動科技創新和智能化進程,為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此次三方攜手,通過政策扶持、金融服務等全方位保障,有助于為AI產業化發展、金融科技融合等領域的深度合作打開空間,共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京津冀地區的規模化應用,共同打造區域AI產業高地。
本次活動的舉辦,標志著軟通動力“基礎研發-場景應用-生態構建”全鏈條布局的進一步完善。隨著人工智能研究院的落地和三方戰略協議的簽署,軟通動力將加速推動AI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通過構建“技術攻關+產業賦能+生態協同”的立體化創新體系,強化京津冀資源共享、技術標準互認及產學研用聯動,為區域數字經濟一體化發展貢獻新質動力。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5093瀏覽量
279502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9008瀏覽量
249289 -
軟通動力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03瀏覽量
15659
原文標題:軟通動力人工智能工程研究院落戶北京城市副中心郵儲大廈三方合作助力區域AI產業高地打造
文章出處:【微信號:isoftstone-group,微信公眾號:軟通動力】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