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第四屆滴水湖中國RISC-V產業論壇上,北京大學講席教授、RISC-V國際基金會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專委會主席謝濤教授進行了題為《萬物智聯時代的RISC-V+AI算力之路》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他提到了基于RISC-V構建AI算力的優勢,以及實現RISC-V AI芯片的兩種主要模式。
謝濤表示,目前計算技術體系共有三種模式。第一個是A體系,也可稱為是“高鐵模式”,在高性能計算時就需要加入CUDA陣營(璧仞/阿里平頭哥等),研發永遠處于“跟隨”狀態,被人牽著鼻子走難以繞過的大量專利,只能靠開源的編譯器規避訴訟。這種模式雖然容易獲得客戶,但是反而加強了CUDA生態,永遠無法實現超越。
第二個是B體系,也可稱為是“北斗模式”,強調“全自主”,以龍芯和申威為代表,因為不跟市場主流兼容,所以生態弱。這種模式成本高昂,各公司需維護一整套軟件工程團隊,積累數十年研發投入。
第三個是C體系,也可稱為是“5G模式”,比如RISC-V,走“全開放”的道路,全世界一起來建生態。
因此,謝濤認為,基于RISC-V構建AI算力是必然趨勢,也是全球共識。基于RISC-V構建AI算力有很多優勢,包括:
? 開放與靈活性
AI工作負載變化快,需要特定的優化才能達到最佳性能;RISC-V開放免費的特性為芯片設計者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可以根據具體需求定制AI加速器。
? 高度可擴展性
RISC-V的指令集精簡且高度可擴展;設計者可以根據需要添加自定義指令集擴展,以增強AI計算的性能和效率。例如,可以增加向量擴展或其他專用于AI的指令集,從而提升計算速度和能效。
? 功耗和效率優勢
RISC-V架構通過簡潔設計和定制化擴展,可實現高效的能量使用;RISC-V架構能夠通過小型且高效的處理單元,減少等待數據傳輸的時間,提升整體計算效率。
? 生態系統和社區支持
RISC-V生態的多樣性和開放性吸引了全球大量開發者和企業加入,為RISC-V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和豐富的軟件及IP資源,在RISC-V+AI領域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在基于RISC-V構建AI算力方向上,謝濤提到,這也會有兩種主要模式:Integrated 模式(緊耦合)和Attached 模式(松耦合)。其中,Integrated 模式以 CPU主干為骨架,集成在CPU內部,共享 PC(program counter)、寄存器堆等流水線單元;只是在執行單元部分增加了矩陣或向量單元。
Attached 模式外掛在 CPU上的,會有自己獨立的流水線、寄存器堆、緩存等。它是“協處理器”,它可以接收來自一個或多個CPU的指令;異步地執行不同CPU提交過來的任務。
在這兩大模式下,謝濤認為,國產RISC-V要在AI算力方面實現突破,需要做到國際標準+開源社區兩手抓,以推動RISC-V國際標準為抓手到國際借力,以共建國際開源軟件生態為抓手到國際借力。
謝濤表示,目前計算技術體系共有三種模式。第一個是A體系,也可稱為是“高鐵模式”,在高性能計算時就需要加入CUDA陣營(璧仞/阿里平頭哥等),研發永遠處于“跟隨”狀態,被人牽著鼻子走難以繞過的大量專利,只能靠開源的編譯器規避訴訟。這種模式雖然容易獲得客戶,但是反而加強了CUDA生態,永遠無法實現超越。
第二個是B體系,也可稱為是“北斗模式”,強調“全自主”,以龍芯和申威為代表,因為不跟市場主流兼容,所以生態弱。這種模式成本高昂,各公司需維護一整套軟件工程團隊,積累數十年研發投入。
第三個是C體系,也可稱為是“5G模式”,比如RISC-V,走“全開放”的道路,全世界一起來建生態。
因此,謝濤認為,基于RISC-V構建AI算力是必然趨勢,也是全球共識。基于RISC-V構建AI算力有很多優勢,包括:
? 開放與靈活性
AI工作負載變化快,需要特定的優化才能達到最佳性能;RISC-V開放免費的特性為芯片設計者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可以根據具體需求定制AI加速器。
? 高度可擴展性
RISC-V的指令集精簡且高度可擴展;設計者可以根據需要添加自定義指令集擴展,以增強AI計算的性能和效率。例如,可以增加向量擴展或其他專用于AI的指令集,從而提升計算速度和能效。
? 功耗和效率優勢
RISC-V架構通過簡潔設計和定制化擴展,可實現高效的能量使用;RISC-V架構能夠通過小型且高效的處理單元,減少等待數據傳輸的時間,提升整體計算效率。
? 生態系統和社區支持
RISC-V生態的多樣性和開放性吸引了全球大量開發者和企業加入,為RISC-V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和豐富的軟件及IP資源,在RISC-V+AI領域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在基于RISC-V構建AI算力方向上,謝濤提到,這也會有兩種主要模式:Integrated 模式(緊耦合)和Attached 模式(松耦合)。其中,Integrated 模式以 CPU主干為骨架,集成在CPU內部,共享 PC(program counter)、寄存器堆等流水線單元;只是在執行單元部分增加了矩陣或向量單元。
Attached 模式外掛在 CPU上的,會有自己獨立的流水線、寄存器堆、緩存等。它是“協處理器”,它可以接收來自一個或多個CPU的指令;異步地執行不同CPU提交過來的任務。
在這兩大模式下,謝濤認為,國產RISC-V要在AI算力方面實現突破,需要做到國際標準+開源社區兩手抓,以推動RISC-V國際標準為抓手到國際借力,以共建國際開源軟件生態為抓手到國際借力。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RISC-V
+關注
關注
46文章
2472瀏覽量
48201 -
AI算力
+關注
關注
0文章
86瀏覽量
9127 -
算力
+關注
關注
2文章
1133瀏覽量
15419 -
RISC-V處理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80瀏覽量
1030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RISC-V 與 ARM 架構的區別 RISC-V與機器學習的關系
在現代計算機架構中,RISC-V和ARM是兩種流行的處理器架構。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特點和優勢,適用于不同的應用場景。 1. RISC-V架構 RIS
直播預約 |開源芯片系列講座第24期:SRAM存算一體:賦能高能效RISC-V計算
RISC-V計算報告簡介存算一體是一種先進的計算架構技術,以克服傳統馮諾依曼架構中計算單元與存儲單元分離導致的“內存墻”問題。北京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團隊多年來深耕SRA

RISC-V,即將進入應用的爆發期
RISC-V是一種開放標準指令集架構 (ISA),最初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于2010年開發。業界稱,這種開源特性為芯片設計者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可以根據具體需求定制AI加速器
發表于 10-31 16:06
預售啟動!昉·星光 2 AI套件正式發布,基于RISC-V構建AI算力
10月24日,昉·星光2(VisionFive2)AI套件正式開啟預售。該套件由中國RISC-V軟硬件生態領導者賽昉科技攜手邊緣人工智能(AI)處理器的領先芯片制造商Hailo共同推出,旨在為邊緣

RISC-V AI技術正式納入北京大學研究生課程
希姆計算與北京大學達成SOC課程合作2024年10月14日,希姆計算的范福杰博士走進北京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的研究生課堂,為同學們講授了一節生動的《現代SoC芯片架構設計實驗課程》。RISC-V走進北大

萬物智聯時代,RISC-V與AI的融合之路該如何走?
在全球科技飛速發展的背景下,RISC-V與人工智能(AI)的結合成為了業內關注的焦點,今天,第四屆滴水湖中國RISC-V產業論壇在上海臨港滴水湖畔召開,北京大學講席教授、

RISC-V最重要的方向是AI,但如何構建RISC-V+AI生態系統?
普遍認為RISC-V+AI是未來的大方向。在第四屆滴水湖中國RISC-V產業論壇上,圓桌論壇環節也著重聊到了RISC-V+AI這個話題。 ? 隨著AI落地的深入,應用方面遇到的挑戰也隨
RISC-V競賽|2024年iCAN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算能杯”報名正式啟動!
為聚焦RISC-V和開源技術領域的關鍵技術創新,培養具備相關技能和競爭力的高層次人才,iCAN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組委會聯合山東大學智能創新研究院與算

RISC-V在中國的發展機遇有哪些場景?
聯網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和豐富的應用場景。RISC-V在中國的發展將受益于這一市場需求的增長。
2. 人工智能(AI)
AI算力
發表于 07-29 17:14
從多核到眾核, 賽昉科技RISC-V+NoC IP子系統為算力芯片賦能
全球算力產業已然邁入新一輪的快速發展階段,RISC-V具備開源開放、模塊化等獨特優勢,使我國能夠獨立開發、部署滿足特定安全需求的算

淺析RISC-V領先ARM的優勢
RISC-V的開源特性和定制化能力使其在某些特定領域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綜上所述,RISC-V相對于ARM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開源與免費、定制化能力強、生態系統的快速發展、安全性與可靠性以
發表于 06-27 08:4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