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長城華冠作為一家生產(chǎn)電動超跑的企業(yè),如今卻淪落到董事長列入失信被執(zhí)行人名單,員工打地鋪、拉橫幅討薪。造車不是一個準入門檻低的行業(yè),需要大量的資金與技術加持,并且能深挖用戶需求,造出有特色的汽車才能獲得市場認可。
一、拖欠員工薪資
時間撥回到19年6月,前途的資金流開始出現(xiàn)問題。所以,各大造車新勢力都有著自己的“金主爸爸”,不是向社會募集資金,就是抱了傳統(tǒng)車企大腿,而前途的“爸爸”卻是它自己——長城華冠。
同一法人代表、同一董事長的陸群在一家賓館里創(chuàng)立了長城華冠,時過七年,聲名鵲起,市值高達50多億。作為清華汽車專業(yè)的高材生,陸群眼光獨到,早在2010年就啟動了電動車項目,也就是前途汽車的前身,從此走上了圓造車夢之路。2015年2月,已經(jīng)拿到造車資質(zhì)的前途正式成立,華冠,也在新三板掛牌登陸。所以說,這些年前途燒掉的所有錢,基本上都來自于長城華冠,拖累得母公司連年虧損。
財報顯示2015-2018年前途虧損分別為2175萬元、9844萬元、2.26億元和6.06億元即便如此,華冠還是堅持為前途輸血,還在去年6月25日增加了4600余萬的注冊資本。一切似乎沒有想象中那么嚴峻。
緊跟著,公司最高級別的三檔員工,A、B、C級的大佬們就沒能收到7月份的工資。可余下的四級職工不是這么想的。D、E、F、G級別的底層員工8、9月沒能收到工資時,就開始陸續(xù)離職。為了穩(wěn)定軍心,不知是哪位大佬靈機一動,使出了一套騷操作。
員工貸款:9月份,以C級以上員工個人名義貸款,稱用于發(fā)工資;
發(fā)放工資:10月、11月,用貸來的錢給F、G級別的基層員工發(fā)錢,大佬們?對不住,還是沒有;
內(nèi)部鼓勁:宣揚“新一輪融資”已募集成功,11月將陸續(xù)到賬,到時第一時間補齊工資
華冠副總裁、財務總監(jiān)姚華的回復
果然,去年11月,員工們等來的不是工資入賬的短信,而是公積金斷繳的噩耗。12月份,食堂、工廠大巴的承包商們也因欠款拒絕提供服務,工廠幾乎癱瘓。偏偏又雪上加霜地撞上疫情停工,各大車廠各種融資自救,本就泥足深陷的前途頓時無人問津。面對討要血汗錢的員工們,華冠使出一版“教科書式”騷操作:
限額離職:200個離職名額、先到先得;
公司內(nèi)部群發(fā),“搶購”離職名額,自愿離職:協(xié)議“自愿”離職的,2月底結清工資,無補償。
2月一過,簽了協(xié)議的人還是一分錢沒拿到。不僅如此,2月20日,長城華冠還在新三板申請終止掛牌,這意味著向外界承認,他們的經(jīng)營或資金的確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并且眼看著拖不住,華冠又使出一招,簡單概括就是:
第一,放棄賠償,5月結清工資;
第二,要賠償N+1的,8月結清;
第三,留下來的,發(fā)薪時間待定;
用當事人小A(匿名)的話說:“拿不到錢,三條路都一樣是個死。”而去年7月入職的那批大學畢業(yè)生,更是只拿到過8月份一個月的工資。正因如此,才有了開篇“打地鋪”那一幕。
二、70多萬的前途K50 28萬跳樓甩賣
如今在長城華冠汽車廠附近有大量電動超跑停放,旁邊還有許多工程車輛,走近這些車會發(fā)現(xiàn),這些車的做工十分粗糙。
網(wǎng)上流出了這樣一套賣車廣告,國產(chǎn)純電動跑車前途K50,曾經(jīng)新車能賣到70萬,如今你想要的話,28萬就可以入手。前途K50推出的時候,作為一個自主品牌開始生產(chǎn)純電動跑車,而且新車也能賣出比肩保時捷的價格,確實很有看點。
當仔細研究發(fā)現(xiàn),內(nèi)飾做工會讓人有點懷疑K50是否配得上一款豪車,不過好在K50的動力強大:280KW的前后軸雙電機的設置,可以感受到前后兩個電機帶來的雙重推背感,但是在動力上還是有這樣一個“槽點”:方向盤上的BOOST按鍵雖說能夠帶你進入極速模式,但前提是,剩余電量不能少于95%。
K50補貼后售價高達68.68萬的新能源電動車,明晃晃對標特斯拉,卻沒做到特斯拉極致的電動駕駛體驗。后驅(qū)四驅(qū)切換是傳統(tǒng)車企玩剩下很多年的東西,Brembo對向四活塞剎車也早在20多萬的比亞迪唐身上顯露蹤跡。峰值扭矩680N/M,百米加速4.6s?對不起,電動車公認的大塊頭蔚來ES8,還比你強一丟丟。
它既沒能成為蔚來EP9那樣,做到1000萬的極致高端,一炮打響品牌名氣。也沒能像小鵬、特斯拉一樣在某一方面做到極致。于是,K50恍恍惚惚間成了一款“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車型,除了極少數(shù)用戶,大多數(shù)人都是“覺得不錯,但并不打算掏錢”的態(tài)度。
三、前途到底毀在哪兒了?
1990年取得了清華汽車工程學士學位后,他成為北京吉普汽車公司的高級工程師,還參與主持設計了中國第一個外國投資、國人設計的越野車項目——“挑戰(zhàn)者”越野車。
因為他成立的長城華冠,本就有著國內(nèi)一流的汽車內(nèi)外飾設計團隊,更是國內(nèi)為數(shù)不多的能實現(xiàn)整車開發(fā)的團隊。研發(fā)實力得到DNV(挪威船級社)的ISO9001認證。
子公司華特瑞思,也能夠提供完整的三電控制系統(tǒng)服務。而“全球第二條、全國第一條批量碳纖維生產(chǎn)線系統(tǒng)”,則為輕便車身設計添磚加瓦。看起來,前途似乎已經(jīng)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2015年,完成蘇州工廠及華特電池包工廠;2016年10月,獲得發(fā)改委頒發(fā)的新能源造車資質(zhì);2018年4月,又取得了工信部造車資質(zhì),成為繼北汽、上汽后第六個獲得雙資質(zhì)的車企。
猶記得18年K50正式下線,不過這輛匠心之作真的沒有經(jīng)受住市場的考驗,18年銷量僅有59臺,迄今為止,也只售出了200余臺,在北汽、特斯拉動輒千臺的銷量面前,真的是不夠看。縱然K50不是一個走量的產(chǎn)品,但這樣的結果,無疑為前途雪上加霜。
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歸咎于前途的錯失良機。2017年,是各大造車新勢力瘋狂搶奪市場的天賜良機,蔚來、小鵬都在瘋狂預售,攬收訂單。可明明15年就有車型出展,將所有對手拋在背后的前途卻并沒有抓住機會。
反而不斷讓自己的用戶冷靜,以期用自己的“產(chǎn)品魅力”打動用戶。此舉不可謂不良心,但也造成了今天無力回天的困局。
四、華冠或能還上債務
據(jù)社長不可透露來源的內(nèi)部消息:北京長城華冠去年的確在南方某銀行融到了一筆10億資金。但不知是受疫情影響,還是因為華冠連年虧損的名頭,這筆款項遲遲沒能到賬。陸群即便再厲害,這賬上沒錢,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今可走的,其實只有兩條路。
第一,壯士斷腕,賣掉子公司華特瑞思換取一筆“活命錢”。目前有知情人士稱,這條路華冠已經(jīng)在走,并且成交金額不會低于6個億。勉強算是解了近渴。
第二,就是接受外界注資,或是其他車企、或是哪方爸爸,不過這條路可能是很多創(chuàng)始人心中的逆鱗,所以社長對此持觀望態(tài)度。
當然,還有最樂觀的結果,那就是那家銀行把錢打了過來,完美解決一切。
本文由電子發(fā)燒友綜合報道,內(nèi)容參考自騰訊新聞 、車子那點事等,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
-
電動車
+關注
關注
73文章
3081瀏覽量
116061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萬億市值俱樂部!國內(nèi)再增一家科技公司
一家電動工具供應商浮出水面:國產(chǎn)器件出海新入口?

十年磨劍!高通王炸芯片加持,零跑突圍成為新勢力銷冠的密碼

上汽大眾讓品質(zhì)SUV走進千家萬戶
傳又一家MCU企業(yè)被收購
看點:雷軍:小米芯片跑分超300萬 特斯拉愿向車企授權FSD技術 比亞迪與Grenergy簽供貨協(xié)議
零跑 X 富勒科技,構建數(shù)智供應鏈,賦能造車新勢力
卷閘電動門遙控丟了要整套換嗎?

車企快訊:零跑汽車成第二家盈利新勢力 哪吒汽車所持20億股權被凍結
國內(nèi)第一家做磁通門傳感器的是哪一家?

普源精電(RIGOL)成為LXI協(xié)會授權的測試認證單位 亞太唯一LXI協(xié)會授權的測試認證單位

比亞迪仰望U9純電超跑迎來OTA升級
我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è)達1.46萬家:近九成屬于制造業(yè) 超八成分布在新興產(chǎn)業(yè)

臺積電在日本九州島的第一家工廠將于年底量產(chǎn)
一家芯片代理商的非典型轉型之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