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發(fā)展到現(xiàn)在,最大的瓶頸就是在鋰電池上,科學家也是在積極尋找更安全、續(xù)航更好的替代電池。
據(jù)外媒報道稱,伊利諾伊大學(UI)的一個工程師團隊提出了一種基于聚合物的固體電解質,該電解質不僅可以自我修復,而且可循環(huán)使用,而無需高溫。通過使用特殊的交聯(lián)聚合物,新電解質在加熱下會變得更堅硬,而不是分解。
如果你仔細研究后會發(fā)現(xiàn),鋰離子電池 起火多半是因為使用液體電解質–如果電池嚴重受損,它會與電極發(fā)生化學反應。伊利諾伊大學的材料科學和工程學研究生Brian Jing表示,固態(tài)聚合物或陶瓷電解質已被視為替代品,但它們往往會在電池內部產生的高溫下熔化。解決該問題的一種方法是使用交聯(lián)的聚合物線股生產橡膠狀鋰導體。它比更堅硬的固體電解質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但是它不能自我修復并且很難回收。
UI團隊開發(fā)了一種制作交聯(lián)鍵的方法,以便它們產生交換反應,并在它們之間交換聚合物鏈。這意味著聚合物在加熱時會變硬,并且會自我修復,導致樹枝狀晶鋰枝晶的生長減少。此外,無需強酸或高溫即可分解聚合物。相反,它在室溫下溶于水。
目前團隊正在努力將這一技術推向商用。
-
電解質
+關注
關注
6文章
821瀏覽量
20783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1078瀏覽量
135023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聚合物點焊機的原理是什么?
清華大學:自由空間對硫化物固態(tài)電解質表面及內部裂紋處鋰沉積行為的影響

研究論文::乙烯碳酸酯助力聚合物電解質升級,提升高電壓鋰金屬電池性能

清華深研院劉思捷/港科大Kristiaan Neyts最新AEM封面文章:硫化物復合固態(tài)電解質

陳軍院士團隊最新Angew,聚合物電解質新突破

鎂合金犧牲陽極與電解質接觸不良的原因

Li3MX6全固態(tài)鋰離子電池固體電解質材料

一種薄型層狀固態(tài)電解質的設計策略

半互穿網絡電解質用于高電壓鋰金屬電池

北京科技大學范麗珍教授團隊In和F共摻雜LPSCl制備固體電解質

一種創(chuàng)新的超薄固體聚合物電解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