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過: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奮斗1年,會覺得似乎只過了1分鐘,但如果讓他們在老派公司枯坐1分鐘,會覺得似乎過了不只1年,這就是相對論。
就這樣,我們的1年,就像1分鐘,飛快地過去了。
新的一年來到了。2017年,我們有很多事要做。
“行之無拘無束,心方駕馭未來”,我們心中的燈塔一直在那兒,我們的技術會創造一個沒有事故、不需做無用功的世界,讓生命不再等候,讓空間沒有距離。
新年伊始,新華通訊社重磅推出對馭勢科技無人駕駛的報道。硬科技來了,無人駕駛來了,我們將持續改變時間,讓生活更美好!
以下是新華通訊社報道全文:
冬日的一天,在北京的一個工業園區里,一輛擁有藍色透明車頂、白色車身、四人座的無人駕駛電動車往來穿梭。這是“馭勢科技”研發測試的第一款產品,藍白相間的設計透著強烈的未來感。
“我們專注于中低速無人駕駛車這個品類,這在業界是開創性的,它通常運行時速為20公里。可以設想一下今后在海邊度假村,一輛無人駕駛車將載著你從前臺到海邊別墅。”40歲的“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吳甘沙說。
在吳甘沙眼里,當下,中國式創新正從體驗創新、效率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向科技創新轉變,這是“大勢”,與當前科技革命的趨勢密不可分。
從咖啡館到硬科技
無人駕駛技術成為中國風投青睞的新熱點。2016年以來,中國創新創業浪潮從互聯網領域向更多實體經濟領域蔓延,以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為代表的“硬科技”從云端、實驗室走進被稱為“中國硅谷”的中關村。
此前,“互聯網+”引領了創業熱。幾個年輕人,帶著一個新點子,比如通過手機買菜、訂餐,來到中關村一個以創業為主題的咖啡館,就可能遇到天使投資人。競爭之下,一批公司如滴滴、美團外賣,已經成長起來,而更多的創業公司則被洗牌、淘汰。
在2016年科技革命浪潮中,人工智能是最奪人眼球的領域之一,而無人駕駛就是人工智能應用的一個領域。
隨著人工智能程序“阿爾法圍棋”戰勝韓國九段棋手李世石,人工智能走出實驗室,展示出它的巨大潛能。許多國家將人工智能提升為國家戰略,認為其可與個人電腦問世和互聯網誕生相提并論。
回顧過去的半個多世紀,個人電腦開啟了數字化的20年,隨后互聯網開啟了網絡化的20年。特別是近些年,電商促進了人和商品的聯結,O2O這種線上到線下的模式促進了人與服務的聯結,分享經濟則推動了人與閑置資源的聯結。
然而,互聯網的發展也遇到一些瓶頸,如無法降低生產成本。比如網約車可以幫人更方便地打到車,但是車費不會大幅下降,因為車的成本、司機的成本是相對固定的。“互聯網也挖了一些 坑 ,而這個坑 ,可以由人工智能來填。”吳甘沙說。
吳甘沙認為,人工智能可以解決生產成本的問題,因為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合二為一,機器既是生產資料又是勞動力,而且,當勞動力都是機器了,就可能在全社會范圍內做優化調度。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必然與各個產業密切相連。
邊緣創新
科技創新往往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投入,僅在無人駕駛這一領域,互聯網公司谷歌、百度,傳統汽車巨頭奔馳、寶馬,以及異軍突起的特斯拉,都在全力研發。那么,一個中國的初創企業會有多大的機遇呢?
“這就是邊緣創新的魅力。”吳甘沙說,“主流市場里一定有幾個巨頭,創業公司如果進入肯定被擠得東倒西歪。創業者可以在邊緣發掘一塊小的市場,這塊市場非常小,主流玩家都不在意,但對于創業公司又足夠大,可以在這里面精心耕耘,把產品做到極致。然后,有一天可能發現這個產品能夠滿足主流市場用戶的最低需求,那時候一個巨大的市場就打開了。”
吳甘沙公司成立一個月后就得到了第一輪融資,現在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馭勢的無人駕駛電動車也有望在2017年量產。
2016年10月13日,馭勢科技研發的無人駕駛車在2016全國雙創周上亮相。新華社發
今年7月開街的智造大街主打“硬科技”孵化,是北京創新創業的新地標,與兩年前開街的中關村創業大街彼此呼應。
硬科技不局限于人工智能,基因技術、航空航天、腦科學、光子芯片、新材料等需要經過長期投入積累的高門檻技術都是硬科技。科技型企業的發展,將有效推動科技與產業的結合,從而推動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
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17年工作時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既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也要注重用新技術新業態全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老夫聊發少年狂
吳甘沙用“老夫聊發少年狂”形容自己的創業之舉。今年2月,在成為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之前,他曾經是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
在吳甘沙的朋友圈里,辭職創業的并不少。兩年前,他曾和其他三位外企的研究院院長一起參加一個關于創新創業的活動。現在,四個人已全部以某種形式投身創業。
“我看到越來越多的資深科學家和工程師離開外企,離開大企業,帶著創新的理想,躍入雙創的大潮。這不是個體行為,而是趨勢性的變化。”吳甘沙說。
長期接觸創業者的中關村創業大街運營公司董事長姚宏波對此深有同感。“如果為這一年看到的創業者畫一個群像,那么不少是有一定年紀、具備一定社會能力和社會資源的創業者。”他說。
同在中關村工作的微軟加速器CEO羅斌說:“近一段時間進入加速器的企業創始人都具有對產業相當的了解和積淀,創業團隊的年齡和成熟度也較高。”
“在中國式創新向科技創新轉變的過程中,這些人將發揮巨大的作用。”吳甘沙說。
-
電動車
+關注
關注
73文章
3081瀏覽量
116008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8987瀏覽量
249040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9文章
4172瀏覽量
12344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智行者科技無人駕駛小巴落地海南

無人駕駛技術未來在哪里?低速才是突破口

內蒙古首個超百臺增程式無人駕駛礦卡項目落地
易控智駕發布礦山無人駕駛應用落地成果
DeepSeek眼中的礦山無人駕駛
為什么聊自動駕駛的越來越多,聊無人駕駛的越來越少?

小馬智行第六代無人駕駛Robotaxi亮相香港國際機場
低速無人駕駛清掃機器人無線充電解決方案
UWB模塊如何助力無人駕駛技術
特斯拉推出無人駕駛Model Y
百度計劃海外推出蘿卜快跑無人駕駛服務
易控智駕無人駕駛項目落地紅沙泉露天煤礦
5G賦能車聯網,無人駕駛引領未來出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