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類探索地球的足跡正在從大陸延伸到海洋,而科技的進步為海洋產業提供了強大的助力,進一步推動了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海洋經濟的開發有著巨大的潛力,據相關機構的數據顯示,全球尚未開發的海洋有95%,海底有99%,而整個地球70%以上都被水覆蓋。
在海洋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水下機器人或者無人系統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能深入海底進行探測和作業。除了提高了產業人員的安全之外,還能帶來巨大的新增收入。業內分析水下無人系統需求已經超過20億美元,并預計到2025年增加到60億美元。
水下機器人捕獲海洋數據
目前,水下機器人市場正處于起步階段,大多數是安裝了特定傳感器,類似于魚雷的設備,在全球各地與船舶結合使用。這些產品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遠程操作車輛(ROV),另一種是自主水下航行器(AUV)。
例如,英國政府支持的無人潛艇項目Boaty McBoatface,該項目的水下航行器在4000米深處自主穿越了112英里,為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提供了新的監測數據。新技術與船載測量結合,McBoatface供了一種全新的觀察深海的方式,將路徑創造一個空間視圖,包括海底附近的湍流,這些信息將有助于科學家預測全球變暖的影響。
Boaty可以發現邊緣海洋模型和解釋海洋內熱傳輸的過程的影響,該項目未來計劃包括在北極冰層下潛入海底火山進行探測。對于那些危險而無法安置人力的任務,水下機器人是最好的選擇。
海底勘測,應用不斷擴展
據悉,波士頓一支工程師團隊正在構建一項創新技術,以擴大無人駕駛船舶系統的使用范圍。隨著海上風電場的發展和擴大,對海上勘測工作的需求顯著增加,特別是這些項目大多數在于較遠的水域中。
海上風電作為清潔能源未來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減少碳污染,同時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目前已經受到了許多國家的青睞,并大力發展新的海上風電項目。水下機器人可以收集圖像,繪制海底的大型結構圖,為風電場建設者提供良好的參考。
對于海洋產業來說,水下環境探測是必要的,這些數據對于深水能源基礎設施有著重要的意義,例如利用成像的方法來定位海上礦井。水下無人機要考慮幾點問題,包括載荷容量和機載能量存儲,而更重要的是如何降低收集海上數據的成本。
定制化將是未來的重要趨勢,用戶根據工作需求來配置有效載荷空間,安裝特定傳感器,或者更大容量的電池。考慮到降低運營成本的問題,用戶也可以刪減不必要的組成部件,以節省產品的成本。
過去,水下測繪工作是昂貴的,需要支援船與十幾個人一起進行。未來,水下無人系統發展的重要目標就是幫助用戶降低運營成本,讓機器人做應該做的事情,自主操作并且更少的人為干預。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5文章
52971瀏覽量
767127 -
水下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文章
97瀏覽量
14015
原文標題:水下機器人的未來前景有多大?
文章出處:【微信號:ofweekgongkong,微信公眾號:OFweek工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超聲波水下測距換能器:探索水下世界的“千里眼”
水下機器人搭載索尼FCB-EV9520L機芯:重塑深海探測的技術范式
索尼FCB模組賦能水下機器人:探索深海的“千里眼”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大模型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初品的體驗
我國首臺公里級水下敷纜機器人完成測試
FCB-EV9520L,水下機器人應對光線變化的利器
高壓放大器在水下撲翼軟體機器人研究中的應用

醫療機器人的發展前景
碼垛機器人應用行業前景

凱茉銳電子 SONYFCB-EV7100模組在水下機器人中的創新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