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技術
在北京舉辦的第一場E級方程式比賽讓車迷們沸騰不已,也證明該系列賽并非噱頭。在這項激烈賽事中冠軍最終由 Audi Sport ABT車隊的前F1車手Lucas di Grassi獲得。在總計52分鐘的比賽中di Grassi的平均時速為127.5公里每小時(79.2英里每小時)。排在第二位的是Andretti車隊的前雷諾F1測試車手和三級方程式選手Franck Montagny,成績僅落后第一名2.9秒。
盡管E級方程式的性能表現優異,但并沒有給從事商業EV設計的汽車工程師帶來多少驚喜。盡管最新型的EV多用鋰離子電源組,不過其能源密度大約為700瓦時/升,要遠低于汽油的10千瓦時/升,但EV不會排出有毒氣體,而且還有一些其它優勢。其中關鍵的一點是,與燃氣發動機相比電機的效率更高,在驅動車輛行駛時,EV電能到機械能的轉換率為75%到85%,而燃氣發動機化學能轉為機械能的效率只有25%到30%。其次,EV的電動機比汽油發動機更緊湊,更節省空間,因此可以容納更多的電池并帶來更大的整體能量。(圖1)
圖1:EV電動馬達,比如在BMW i3中所用的這個,更輕便也更小巧。(版權所有:BMW)
盡管如此,同中檔的EV的相比,傳統汽車整體性能更好,巡航范圍也更大。糾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內燃機擁有130多年的歷史研發積累。雖然EV本身可能比大家認為的發明時間更早——電池動力汽車可以追溯到19世紀30年代,甚至可能更早——但只是在過去的20年間,各大汽車廠商才紛紛投入可用資源進行EV的密集開發。
這樣的結果是,電動汽車正在快速迎頭趕上燃油汽車。比如特斯拉的最新款產品,Model S,它是一款后輪驅動的電動汽車,其動力來源于60或85千瓦時的鋰離子電池組。 Model S上面有一個安裝在后軸中部的三相四極AC感應銅轉子電機,內含一個液體冷卻的動力總成,能夠驅動2100公斤(4630磅)的車輛以210公里/小時(130英里)的最高時速行駛,續航里程為425公里(265英里)。這個高大上的車輛還有其它一些特性,包括一個變頻驅動器和帶能量回收的制動系統。
在低轉速時燃氣發動機產生的扭矩和功率都較小,這意味著必須通過一系列齒輪,以使發動機能夠快速提升轉速以達到不錯的加速效果。即使這樣,最大功率和扭矩僅受限于相對較窄的轉速段內,達到最大扭矩時轉速為最大值的一半,而達到最大功率時轉速接近最大極限,因此為滿足不同的道路狀況,需要頻繁換檔(圖2)。相比之下,EV可以在一開始就輸出最大扭矩,并平滑的持續提供功力,只在最高轉速區內尾部動力有所下降。相應地,電機的輸出功率將在整個轉速范圍內平滑上升,即便是在轉速上限的尾部也基本沒有下降(圖3)。
圖2內部火塞引擎在峰值扭矩輸出時轉速為最大值的一半,并且峰值功率輸出僅限于相對狹窄的轉速范圍內。(版權所有:Woodbank通訊有限公司)
圖3電機從零轉速開始輸出峰值扭矩,車輛加速非常快。(版權所有:邁凱拉輪應用技術)
因為電機輸出動力的方式特殊,具有較低標稱性能的EV在起步時表現接近于一個性能更強的傳統車輛。比如,Model S,具有一個310千瓦(416馬力)的發動機,其輸出扭矩為600牛米(443磅?英尺),可以推動車輛在4.2秒內從0加速到100公里/小時(62英里)。這種加速效果甚至超出寶馬M5,要知道后者是一款高性能著稱的歐洲運動轎車,具備與前者相似的大小,只是重量略低(1945公斤(4288磅)),但卻擁有一個418千瓦(560馬力)、680牛米(500磅?英尺)的燃油發動機。
-
鋰離子電池
+關注
關注
85文章
3389瀏覽量
79031 -
發動機
+關注
關注
33文章
2544瀏覽量
70979 -
電機
+關注
關注
143文章
9297瀏覽量
1494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灣區競速 同星領航 | TOSUN x 華農SR方程式車隊汽車電子技術交流會圓滿結束!

FORVIA佛瑞亞中國如何推進采購端的減排工作
Wolfspeed助力捷豹TCS車隊征戰2025 FE電動方程式上海站
2025年FE電動方程式世界錦標賽重返上海
蔚來助力2025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
中創新航助力2025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
大學計劃 | 同星智能贊助電子科技大學 Fury 電動方程式賽車隊

Arm與阿斯頓·馬丁沙特阿美一級方程式賽車車隊達成合作
當北京理工大學方程式車隊BITFSD遇上瑞蘇盈科FPGA核心板

賽季表現可圈可點!億佰特助力江蘇大學和長安大學方程式賽車隊

中創新航戰略支持2024中國大學生方程式賽事
兆瓦級充電:電動重型卡車EAK零電感充放電水冷電阻

Wolfspeed助力捷豹TCS車隊征戰FE電動方程式上海站
助力實現凈零排放目標,解讀恩智浦端到端能源優化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