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蘋果公司正在探索將其硬件產量的15%至30%轉移到中國之外。
公司安排了一個不斷壯大的團隊正在研究供應鏈轉移的事項,并已要求富士康、和碩和緯創等主要制造合作伙伴評估可行性。
隨著美國對華包括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在內的設備征收25%的關稅,無論貿易摩擦是否得到緩和,蘋果都已經將這一計劃擺上臺面。
“較低的出生率,較高的勞動力成本以及在一個國家過度集中生產的隱患。這些不利因素會被綜合考慮,無論有沒有進一步關稅的存在。”一位來自蘋果供應商的高管表示。
雖然白宮方面一再聲稱蘋果對制造業從中國轉移到美國的想法持開放態度,但一般認為生產工作將轉移到東南亞國家,而印度和越南被視為iPhone產能的主要承接方。
蘋果此前曾在印度生產低價iPhone SE產品,去年該公司正在考慮將更多優質產品的生產轉移到該國,以避免智能手機的進口關稅影響。
富士康最近表示,如有必要,他們有能力將所有供應美國的iPhone生產轉移出中國。
與越南和印度一樣,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勞動力市場也被認為正在考慮之中。
至少有一家供應商稱,他們在中國已經建立了龐大的物流和零部件供應商生態系統,如果有一天真要轉換,這將是一個“痛苦和困難”的過程。
中國擁有龐大的技術工人隊伍,其基礎設施更具彈性,且不易出現電力短缺等問題。
移動產能并不是一個快速的過程,預計至少需要18個月,預計對供應鏈的整體影響將在兩到三年內出現。
有估算數據顯示,中國大約有500萬個工作崗位依賴于蘋果在中國的制造產業鏈,而蘋果公司在中國直接雇傭了約10000名員工。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工作中有多少會因失去15%至30%的產能而受到影響。
在過去二十年中,中國一直是蘋果在全球取得成功的生產基地。
隨著公司的發展,中國不僅能夠在短時間內召集成千上萬的技術工人來填補快速增長的訂單,而且在Apple生產基地周圍建立了廣泛而復雜的組件,物流和人才生態系統。
據一項研究顯示,約有500萬中國人的工作依賴于蘋果在中國的業務,包括180多萬軟件和iOS應用開發商。該公司表示,蘋果公司在中國擁有10000名員工。
供應商承認,在其他地方復制這個網絡需要時間,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很可能仍然是蘋果最重要的制造基地。
“這真的是一項長期努力,可能會在兩年或三年后看到一些結果,”一位供應商表示。“這是痛苦和困難的,但這是我們必須要處理的事情。”
貿易戰促使蘋果首次認真考慮有意義的多樣化。據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年底,該公司開始擴大其所謂的資本支出研究團隊。
超過30人的團隊正在與供應商討論生產計劃,并與政府就他們可能愿意提供的吸引Apple制造業以及法規和當地商業環境的財務激勵進行談判。
關鍵的iPhone組裝商富士康,和碩,緯創,主要的MacBook制造商廣達電腦,iPad制造商,仁寶電子和AirPods制造商英業達,都被要求評估中國以外的選擇。
許多其他蘋果供應商,如印刷電路板和套管供應商,都在密切關注這些主要裝配商將改變其生產的地方。
“我們需要知道這些大型裝配商的目標,以便我們也可以啟動我們的計劃,”蘋果零部件供應商的一位高管表示。
不過,蘋果目前沒有要求供應商何時需要回應生產轉移計劃的時間表。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624瀏覽量
183815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545瀏覽量
203948
原文標題:蘋果正考慮轉移中國15-30%的硬件產能!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5a502600bb47,微信公眾號:電子芯聞】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關稅貿易戰下磁性元件行業的挑戰應對與展望

智行者科技亮相第26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
漢思新材料:國際關稅貿易戰背景下電子芯片膠國產化的必要性

特斯拉中國FSD發布或延后
稀土與傳感器制造的關系:貿易戰背景下的科技博弈
三星和LG考慮轉移家電生產至美國

協會商務考察團參訪會員單位——伊戈爾電氣(泰國)有限公司
勝高CEO:中國半導體硅片替代加速,已造成勝高重大業務損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