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產業受貿易戰影響的生產環節主要在主機板,因輸美機種后段整機組裝多不在中國進行,而是在貼近客戶所在地美國或南美進行,再運送至美國,所以無需被課征關稅。
服務器產品在上一波中美貿易戰中國輸美2,000億美元商品課稅10%名單中即被列入(于2018年9月24日起施行),包括主機板和整機,關稅并于2019年5月10日起提升至25%,服務器生產廠商已提前因應,因此相較于NB、手機等在這波才可能被課稅的消費性電子產品而言,受影響程度小。
客戶提前拉貨致2018年上半出貨量增加
業者因應被課稅的方式包括提前拉貨與出貨、將生產線移往中國以外。提前拉貨方面,主要發生于2018年第2、3季尚未開始課征關稅前,DIGITIMES Research統計兩季全球服務器出貨量皆在400萬臺左右,高于一般水準,開始課征關稅后的同年第4季起則明顯下滑。
圖標:1Q18~1Q19全球服務器出貨量變化與預估
注:1. 以主機板數量計算。 2. 自4Q17起統計季別出貨量。
資料來源:DIGITIMES Research,2019/5
回臺地區比例至年底將提升至一半
服務器廠商最早已提前于2018年上半展開規避措施,加上同年10月初發生Super Micro芯片事件影響,多家服務器廠商陸續將主機板產能移出,選擇回***地區生產。
在2018年9月開征10%關稅前,服務器主機板生產廠商已提前于當年上半開始轉移產線回臺,至10月中,回臺產能估計占整體出貨量10%左右,至2019年第1季約已達3成,預料至年底將提升至一半,并形成桃竹地區和南高地區兩大聚落。
中國大量輸出主機板至美國者,主要客戶為Google、Facebook、微軟、亞馬遜等四大數據中心業者,以廣達、英業達轉移生產線的動作較積極;作法上,有些零組件運回***地區進行SMT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有些則直接利用***地區在地完整供應鏈組裝完成。
廣達是服務器主機板輸美比例最高者,DIGITIMES Research推估約占8~9成,因主要皆為美國客戶,且其后段整機組裝廠位于美國,因此須將主機板運送到當地組裝整機,再輸出至數據中心。但廣達提早采取因應措施,到目前為止,于桃園龜山廠已有9條生產線投入量產,足以因應輸美需求。
英業達主機板輸美比例占其服務器總出貨量25%左右,桃園廠目前可支應所需,零組件從中國運回***地區SMT。
富士康服務器主機板制造基地在天津,因運送至墨西哥進行后段組裝,再輸入美國,所以被課稅的問題較輕微,對服務器產業移出動作相對略慢,主要由集團旗下的鴻佰科技位于桃園的工廠生產,目前只有一個亞馬遜的案子生產中,下一個將是為慧與科技(HPE)生產的產品。
緯穎也是主要于墨西哥進行處理器、DRAM、BMC等關鍵零組件的插件及整機組裝,再運送至美國,所以關稅問題影響不大。但為分散風險,其于2019年第1季租用啟碁位于南科廠的其中一層半(啟碁買下原茂迪工廠),目前已運作中,同時,并在臺南投資設廠,以確保本身的掌控權,以及生產其他高精密產品等用途,預計2019年下半投產。
至于緯創、神達等業者因前者透過墨西哥出貨、后者主要客戶位于中國,所以受貿易戰影響的程度有限。主要為Super Micro代工的華泰與環鴻,主機板產地目前約大陸與***地區各半,在臺地區生產的部分主要出口至美國,中國生產的部分主要終端供應地為國內與歐洲,至于整機組裝系于荷蘭、美國、中國***地區三地進行。
圖標:主要服務器制造廠商移動主機板生產據點一覽
上游方面,以PCB而言,中國設立的工廠不會遷移***地區,因移動成本較運送成本高,直接從大陸運到***地區的成本最多增加運費2%,所以若有需求,會直接空運來臺,但未來若有新增產能的需求,就會根據客戶所在地而有不同考量。在***地區,目前也有堅實的供應鏈基礎,有些PCB可直接在臺地區采購。
-
服務器
+關注
關注
13文章
9795瀏覽量
87975 -
主板
+關注
關注
54文章
2138瀏覽量
73128
原文標題:【關鍵報告】Part6:服務器產業受影響小 多回臺地區生產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服務器數據恢復—如何預防服務器故障與恢復服務器數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