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消息,小米全球副總裁Manu Kumar Jain曬出了紅米Note 7S真機照。
如圖所示,紅米Note 7S與背部造型與紅米Note 7基本一致,后置雙攝呈縱向排布,支持背部指紋識別。
Manu Kumar Jain介紹,紅米Note 7S同樣配備了康寧第五代大猩猩玻璃,加入了全新配色—紅色,該機將于下周一亮相,值得期待。
據悉,紅米Note 7S配備了4800萬像素超清相機(副攝規格暫時還不得而知),官方未公布是索尼IMX586還是三星GM1。
核心配置上,考慮到紅米Note 7搭載的是高通驍龍660處理器,紅米Note 7S可選的移動平臺有驍龍670、驍龍675、驍龍710、驍龍712和驍龍730等。
小米集團副總裁、紅米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強調,Redmi就是要向一切不合理定價宣戰,Redmi就是性價比之王。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紅米
+關注
關注
1文章
887瀏覽量
2645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S7-200Smart與S7-1200通過Modbus協議對接到上位機
在自動化生產車間中,分布多臺PLC自動化設備,如包裝機(S7-200Smart)、灌裝產線(S7-1200)需要用上位機軟件集中控制。這些設備距離在幾米到幾十米不等。通常會考慮有線或者

回收指紋模組收購指紋模組
/FOCALTECH、FPC等
回收以下品牌指紋排線:
小米指紋模組:回收MIX系列、CIVI系列、K系列、NOTE系列、數字系列等手機指紋模組。
OPPO
發表于 05-26 13:55
超聲波指紋模組靈敏度飛升!低溫納米燒結銀漿立大功
地拿起手機,只需輕輕一按,手機便能瞬間解鎖,開啟新的一天;走進辦公大樓,手指在門禁系統上輕輕一放,便能暢通無阻地進入工作區域。這些看似平常的操作背后,都離不開指紋識別技術的支持。
指紋識別技術憑借其獨特
發表于 05-22 10:26
回收三星S21指紋排線 適用于三星系列指紋模組
Galaxy S系列指紋排線、三星Galaxy Note系列指紋排線、三星Galaxy Fold系列指紋排線、三星Galaxy A系列
發表于 05-19 10:05
貝特萊用AI重新定義智能門鎖解鎖體驗
在智能家居蓬勃發展的今天,指紋識別技術已成為智能門鎖的“標配”。然而,用戶的實際體驗卻常被“濕手指難解鎖”“、“淺指紋反復失敗”、”“老人指紋識別慢”等問題困擾。
真雙極和準雙極,差動跟偽差動使用的性能有差別嗎?
最近需要用到差動輸入的adc,找了很多型號,發現有真雙極和準雙極,差動輸入方式的還分差動跟偽差動。網上找不到相關介紹,一般我們用單極adc要測量雙極信號需要將信號抬高1/2vcc,我
發表于 02-08 07:52
三星Galaxy S25 Edge通過3C認證
正式發布了Galaxy S25系列手機,并在活動尾聲意外預告了Galaxy S25 Edge。該機采用超薄機身+雙攝的外觀設計,真
RK3568國產芯教學實驗箱:指紋識別實戰案例
一、實驗目的1、熟悉Qt程序的開發流程。2、掌握QtCreator的基礎開發使用。3、通過編寫Qt程序實現指紋識別的顯示界面。二、實驗原理Qt工程創建Qt工程的創建步驟包括:(1)創建Qt工程;(2

國產人工智能教學實驗箱操作案例分享:5-27 指紋識別實驗
文件系統。
接著進行硬件連接,
(1)將Linux系統啟動卡插至Micro SD卡槽。
(2)使用Type-C線連接USB TO UART2調試串口到PC機。
(3)將指紋識別模塊插入實驗箱的GPIO
發表于 10-15 16:43
項目分享 | 小熊派DIY一款指紋門鎖
:
門鎖電路工作原理:
從搭建的電路可以清晰看到整個工作流程。
電池通過降壓模塊轉換成適合的電壓給小熊派IoT開發板供電。指紋識別感應器感應到指紋后,對指紋進行校驗。若感應到的指紋
發表于 10-09 13:55
μA級一體化半導體指紋模組 支持存儲100枚指紋
指紋處理模組,由主動式半導體指紋采集SENSOR和指紋識別處理芯片構成。指紋識別算法芯片采用高性能、低功耗ARMCortex-M4內核,運行360°自適應自學習算

CW32模塊使用 指紋識別傳感器
指紋特征。模塊配備了串口、USB 通訊接口,用戶無需研究復雜的圖像處理及及指紋識別算法,只需通過簡單的串口、USB 按照通訊協議便可控制模塊。本模塊可應用于各種考勤機、保險箱柜、指紋門

真機調試有什么限制嗎?
我有一臺華為Mate9手機,系統是鴻蒙2.0.0,但是這里識別不出
想問下真機調試是否存在限制。
我是由于webview效果不能直接預覽,因此想通過
發表于 07-23 11:0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