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聲鉗還要更科幻的東西出現了!加州理工學院科學家提出一種完全用光讓物體飄浮的理論方法,換句話說,以后太空船不需要燃料了,只要發射強大雷射束就能在太空中以相對論性速度來去自如。
引發這項新研究觀點的契機是光鉗(optical tweezers,也稱光鑷、光學鑷子)——一種利用高度聚焦雷射束吸引或推開微小物體的科學儀器,這項技術已在生物學領域中大顯身手,并且讓物理學家 Arthur Ashkin 因此榮獲 2018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也有另一團隊根據光鉗相同原理,將技術轉移到聲學領域,開發出創新手術工具「聲鉗(acoustic tweezers)」。
不過光鉗的最大缺點是只能在微觀尺度上操縱物體,比如通常用來移動細胞或病毒顆粒,新研究第一作者、加州理工學院工程與應用科學系博士后研究員 Ognjen Ilic 對此形容,好比一臺吹風機可以吹動一顆保麗龍球,但吹不動再大一點的乒乓球。
現在,加州理工學院團隊提出了全新的「光子懸浮與推進系統」理論,基本上從微米級細胞到大型太空飛船都能操縱駕馭,新方法的祕訣是在物體表面上鑿刻一些「特殊紋路」,這些紋路與光子相互作用后,使物體受到擾動時自行調整并產生回復力矩(restoring torque),以繼續浮在光束上。
研究人員說,這代表物體不用依賴高度聚焦的光束也能保持穩定,甚至光源距離物體上千萬公里遠也能發揮作用。也因此,團隊有一個很大膽的想法,就是將這種技術應用在新一代太空船推進系統。
雖然離夢想成真還有一段距離要走,理論也還沒有在真實世界中測試過,但研究人員說,如果理論能夠實現,那么我們就可在短短 20 年內把太空船送到離太陽系最近的恒星: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全程僅使用光來推動加速太空船并使其達到相對論性速度,不需要燃料。比鄰星距離我們約 4 光年,太空船若靠現有技術去到那邊需要花上數萬年時間。
這篇新論文發表在《Nature Photonics》期刊。
-
燃料
+關注
關注
0文章
72瀏覽量
15622 -
科學家
+關注
關注
0文章
35瀏覽量
11373 -
加州理工學院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2108
原文標題:用光讓物體漂浮移動?能在20年內讓太空船走出太陽系
文章出處:【微信號:cnledw2013,微信公眾號:CNLED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偉創力與麻省理工學院 (MIT) 就其全新的“新制造倡議”(INM) 達成戰略合作
麻省理工學院香港校友會代表團到訪華沿機器人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量子傳感技術可實現粒子時空高精度探測
佐治亞理工學院:毛囊級傳感器!研發可運動無感佩戴的AR控制傳感器

里程碑式進展!新型光電多模態傳感器誕生,糖尿病監測迎來革命性突破!暨南大學、東莞理工學院

江蘇理工學院蒞臨漢得利BESTAR公司考察交流
魔角石墨烯,超流剛度首次測得

加州理工學院開發出超100GHz時鐘速度的全光計算機
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一種無創監測女性激素的可穿戴生物傳感器

一種信息引導的量化后LLM微調新算法IR-QLoRA

麻省理工學院研發全新納米級3D晶體管,突破性能極限
麻省理工學院推出新型機器人訓練模型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一行蒞臨達實智能調研
貴州理工學院采購南京大展的DZ-STA200同步熱分析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