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手機舞臺即將拉下帷幕,除了性能跨越式的提升,漲價的浪潮也持續攀升。不僅“史上最貴iPhone”令人津津樂道,今晚即將發布的華為mate20也被曝光國外市場起售價2999波蘭茲羅提(約合人民幣5500元),而華為Mate20 Pro更是逼近8000元,相比2017年的華為Mate10系列均有不同程度的漲幅。
不可否認的是,漲價的不僅僅是蘋果、華為等個別廠商,而是整個手機行業。其中,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憑借高性價比與國外品牌廝殺的國產品牌,正紛紛撕下“為發燒而生”、“平價”等標簽,向中高端市場進軍。
“漲價”成為越來越多手機廠商的選擇?
據市場調研公司Counterpoint數據顯示,今年Q2全球手機售價普遍上漲,其中北美同比上漲27%,目前均價達到了457美元(約3151元);中國市場均價290美元(約2001元),漲幅全球第二達20%。
2017年小米和魅族對手機產品進行價格調整時曾進行說明,均指出導致漲價的是產品元器件價格上漲和匯率問題。魅族表示,導致BOM成本已經超出了之前產品定義的范圍,行業價格競爭導致熱門產品溢價也影響了用戶購買體驗,綜合成本壓力和緩和市場溢價等因素,導致手機價格上漲。
這其中,以漲價最瘋狂的存儲器領域為例。從2016年開始,手機內存普遍從1G、2G提升到4G、6G,乃至如今的256G、512G,加上存儲器制造工藝的升級以及產能未隨需求同步增加,導致嚴重供需失衡。
根據IC Insights發布最新報告稱,預計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平均售價(以及隨后的市場增長)處于或接近其峰值,預計DRAM產品2018年的增速為39%,其2017年的實際增速高達77%;NAND Flash產品2018年的預計增速為18%,其2017年的實際增速高達53%。
其次,匯率則像“助推器”加速漲價。
由于國產手機大多關鍵元器件仍嚴重依賴進口,以及研發成本、渠道成本等,匯率波動對于手機價格的影響都水漲船高。
今年3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下跌,7月25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首次跌破6.8關口,8月甚至臨近破7,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國手機廠商在供應鏈端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受匯率變動困擾并不止中國市場。DIGITIMES曾報道,由于印度盧比貶值沖擊,幾乎所有手機都是印度制造的小米將不得不調漲售價,且可能會帶動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全面上漲。
圖說: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變化趨勢。數據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國手機品牌已不再是中低端代名詞
此外,中國乃至全球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都出現了增長放緩的情況。根據《2018上半年手機用戶購換行為分析》報告表示,2018年Q1銷量下滑幅度達到29.73%,達到近兩年的歷史低點。2018年Q2出貨量雖然有所回升,但相比2016、2017年同期還是在下滑。
在這種情況下,智能手機市場必須從早期的“走量、低價”已經向“賺錢、高端”而轉變。
顯然,進軍高端市場除了成本、匯率等外部因素外,還需有意識地提升自身品牌形象,這也是帶動漲價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以OPPO為例,其這兩年不斷增加產品科技感并借此來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OPPO FindX發布之時,首創雙軌潛望結構,內部集成了前后鏡頭,需要拍照或O-Face 3D結構光人臉識別時會升起,同時配上93.8%屏占比的“曲面全景屏”設計。
在產品創新方面,OPPO、vivo等國產手機無疑帶來了更高的技術含量和戰略高度。
可以看到的是,隨著消費者迫切體驗新技術的需求升級驅動之下,用戶購物決策邏輯不再價格至上,而是愈發重視品質、好用的手機。而智能手機廠商選擇中高端的價位,也能更好地為產品加入新技術、新硬件、新配置。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623瀏覽量
183791 -
元器件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834瀏覽量
95098 -
存儲器
+關注
關注
38文章
7649瀏覽量
167322
原文標題:【供應鏈】BOM成本”作祟”?為何中國智能手機越來越貴?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為什么越來越多政府單位用上了國產云終端?它比你想的更能打

鍍銀層氧化造成LED光源發黑現象的越來越多,成因復雜

國產地物光譜儀為什么越來越多被科研團隊選擇?

RK3576 vs RK3588:為何越來越多的開發者轉向RK3576?

為什么聊自動駕駛的越來越多,聊無人駕駛的越來越少?

芯盾時代助力企業應對遠程辦公安全挑戰

為何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都會用到溫濕度控制器?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視頻監控AI分析做到了攝像頭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