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自慰AV免费观看内涵网,日韩国产剧情在线观看网址,神马电影网特片网,最新一级电影欧美,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韩,黄色视频在线播放免费观看,ABO涨奶期羡澄,第一导航fulione,美女主播操b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光模塊產業鏈全面分析

SUYb_GeWu_IOT ? 來源:未知 ? 作者:胡薇 ? 2018-11-02 11:03 ? 次閱讀

通信是信息網絡的核心技術。光模塊實現光電轉換功能,產業鏈包括芯片(電/光)、器件(無源/有源)、模塊成品,其中:芯片技術壁壘高價值占比30~70%,高端產品由國外壟斷;器件品類繁多,有源價值量相對集中,全球專業化協同競爭;模塊成品迭代速度明顯加快,中國力量崛起。預計2018 年數據中心光模塊市場空間42 億美金,約占全球45%。

1、100G在2017 年已成為主流。Amazon、Google 等云巨頭2017 下半年

全面啟用100G,全年出貨約400 萬只;2018 年海外新建和存量升級需求強烈,國內阿里巴巴規模部署,預計全年出貨量翻倍達到800 萬只。旭創、AAOI 在產品類型、市場拓展、成本控制具有明顯領先優勢,業績彈性明顯。

2、400G預計2019 年規模出貨。400G 主流有OSFP(25G PAM4*8)、QSFP-DD(50G NRZ*8)兩種方案,預計OSFP 2018 年具備量產條件,獲得Google、Arista 支持。400G 預計下半年少量出貨,2019 年規模應用,將成為價值增長核心產品,光迅/旭創/海信寬帶均在OFC 2018 發布樣品。

3、硅光有望在400G 中等距離取得突破。硅光具有低功耗、高集成特點,規模商業化有望顯著降低成本。Intel 首先突破了硅基調制器,推出PSM4、CWDM4 硅光模塊,良率仍待提升,未來有望在400G 中等距離規模應用。

▲全球主流光模塊廠商對比

從上面光通信產業鏈圖可看出,光通信產業包括光通信器件(包含芯片)、光纖光纜、光整機設備。應用領域主要為電信市場(運營商為主)和數據通信市場(大型互聯網公司、企業用戶)。其中光芯片及上游材料競爭行業壁壘較高,高端芯片主要由美國等海外廠商壟斷;光器件涉及設計和制造多個環節,近幾年逐步呈現出向成本優勢地區遷移,中國廠商在無源器件已經占據一定份額,有源器件近幾年加速趨勢明顯;整體設備中興、華為、烽火等已經在全球具備差異優勢。

▲光模塊構造

▲光模塊內部結構圖

▲光模塊結構圖

光芯片:技術壁壘最高,國內亟待突破。

簡介:光芯片是模塊中價值量最集中的環節,在光模塊中成本占比30%-50%,高端產品中占比甚至能夠達到50%-70%。國外大廠占據高端光芯片90%以上市場份額,可以說目前被美、日廠商壟斷;國內光芯片廠商以10G 及以下產品為主,核心技術能力亟待突破。

廠商:目前國內具有成熟光芯片制造能力的廠商主要有光迅科技、昂納科技、海信寬帶(未上市)。

典型產品:InP 系列(高速直接調制DFB 和EML 芯片、PIN 與APD 芯片、高速調制器芯片、多通道可調激光器芯片)、GaAs 系列(高速VCSEL 芯片、泵浦激光器芯片)、Si/SiO2 系列(PLC、AWG、MEMS芯片)、SiP 系列(相干光收發芯片、高速調制器、光開關等芯片;TIA、LDDriver、CDR 芯片)、LiNbO3系列(高速調制器芯片)等。

光器件:產品種類繁多,參與全球競爭。

簡介:根據是否需要外加能源驅動可分為光有源器件、光無源器件;包括激光器、檢測器、放大器、分路器、耦合器連接器等多個品類,每個品類又存在繁多的型號。

廠商:目前中國光器件廠商占據全球約15%市場份額,無源的競爭力相對較高,主要廠商有光迅科技、昂納科技、天孚通信等。

典型產品:光有源器件:激光器(VCSEL、DFB 直調激光器,EML 外調激光器)、光調制器(PMQ 調制器、相位調制器、強度調制器)、光探測器(PIN、APD)、集成器件(相干光收發器件、陣列調制器) 等。光無源器件:光隔離器、光分路器、光開關、光連接器(MPO 連接器)、光背板、光濾波器(合波器/分波器) 等。

全球有源光器件市場占有率(16Q2-17Q1)

全球無源光器 件市場占有率(16Q2-17Q1)

光模塊:需求快速迭代,中國力量崛起。

簡介:10G以下速率光模塊方面,國內廠家已經完成了從芯片到模塊的國產替代;10G/25G/40G/100G光模塊方面,光迅科技、中際旭創、海信寬帶、華工正源等國內廠家已經實現全系列產品的覆蓋,模塊設計能力和封裝工藝成熟;400G光模塊方面,中際旭創、光迅科技、海信寬帶、新易盛均已在OFC2018推出樣品及解決方案。

廠商:目前中國光模塊廠商占據全球超20%市場份額,主要廠商有中際旭創、光迅科技、新易盛、昂納科技、海信寬帶(未上市)等。

典型產品:光收發模塊(10G/25G/100G/400G)、光放大器模塊(EDFA、Raman)、動態可調模塊(WSS、MCS、OXC)、性能監控模塊(OPM、OTDR)

通過產業鏈調研,我們將光模塊的主要物料和國產化率列出。

以上很容易的看出,主要的電芯片,例如相干器件,調制解調芯片等,全部進口,在光的部分,2.5G和10G的中短距離產品,我們已經實現了國產化,其他全部物料依靠進口。其中:

電芯片(調制,驅動,串并轉換等)的相關廠商有Macom、semtech,sillconlabs,Maxim等;

光部分(激光器,檢測器)住友、三菱、lumentum、Oclaro、Neophotonics等。

國內主要是低端元器件,中科光芯、華工正源、光迅科技等。另外海信寬帶多媒體可能較為高端的芯片近期就會成功。

光模塊我國重點公司企業

中際旭創:數據中心光模塊龍頭,業績增長可期

數通市場100G 光模塊需求放量,奠定公司高速成長基石。公有云應用興起,驅動數據中心流量爆發;Google、Amazon 等全球互聯網巨頭數據中心均已采用100G 光網絡互聯,國內阿里巴巴規模啟用。100G 光模塊出貨量預計由2017 年350 萬只增長至2018 年約800萬只;以PSM4、CWDM4 兩種方案為主,并逐漸向CWDM4 方案演進。蘇州旭創作為全球最大的CWDM4 廠商,有望持續保持模塊設計、封裝制造、成本控制優勢,穩步提升100G數據中心光模塊份額,對標海外公司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間。

前瞻研發400G 和5G 光模塊,提供長期增長動力。1)400G 光模塊:北美一線ICP 2018年開始部署400G 光模塊,國內阿里規劃2019 年開始部署,全球有望在2019 年規模出貨。公司率先推出400G OSFP、QSFP-DD 產品:OSFP 標準由Google 領銜,預計2018H2 量產,公司成為Google 400G 光模塊首批供貨商;QSFP-DD 標準由Cisco、Facebook 等主推,預計2019 年量產。2)5G:5G 商用加速推進,5G 帶來接入和承載網高速率光模塊需求量在數千萬只水平。公司在LTE 前傳光模塊具有一定技術積累,目前與華為、中興保持合作開展5G 前傳研究,有望受益5G 投資盛宴。

光迅科技:信息光電子國家隊,高速光芯片有望推出

公司長期投入研發高速率激光器,并前瞻布局硅光技術。公司2014~2016 年研發投入占收比接近10%,通過內生及并購持續構建光芯片平臺能力,目前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1)25Gb/s DFB 激光器有望在2018 年Q3 進入量產階段;(2)VCSEL 芯片成功流片有望共享3DSensing 產業紅利;(3)布局硅光、工業激光等創新方向。

國家政策支持信息光電子發展,先進光芯片平臺具有稀缺性。2017 年底工信部發布《光電子器件技術路線圖》,指出核心、高端光電子器件落后已經成為制約我國信息產業發展瓶頸。目前25Gb/s 的高速率光芯片國產化率僅3%左右,而光芯片在100G 光模塊中價值量占比在40%~50%,且供應主要依賴美國、日本廠商,進口替代空間廣闊。目前具備高速率芯片研發實力的國內廠商主要有光迅、昂納、海信寬帶等,稀缺平臺有望獲得政策支持。由光迅科技牽頭,在武漢成立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協同推進信息光電子“關鍵和共性技術協同研發”及“首次商業化”。

數據流量持續增長,數據中心和5G 拉動光模塊持續景氣。隨著公有云業務發展,超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建設持續落地,100G 光模塊在2018 年需求量有望達到800 萬只,對25Gb/s需求強勁。5G 漸行漸近,5G 前傳、回傳帶來的承載網高速率光模塊需求量在數千萬只水平。公司作為信息光電子國家隊,有望在技術轉化、產品認證等方面發揮領先優勢。

天孚通信:信息光電子國家隊,高速光芯片有望推出

公司積極擴充光器件品類,布局明星產品。數據流量增長驅動光網絡快速迭代,光器件向高速率、集成化、低功耗升級的趨勢明顯;公司在傳統無源產品堅守高品質定位,拓展Lens、MPO、鍍膜等高價值產品,并加碼有源的OSA 高速光器件業務線,有望受益數據中心光模塊需求爆發:

(1)Lens/MPO:公司通過并購整合引入FIBER LENS(光纖透鏡)產品線的先進技術,可用于10/40/100G/200G/400G 光模塊或者傳輸線纜。Multi-fiber Pull Off(多芯多通道線纜連接器)主要應用于數據中心多芯匯聚場景,公司已經完成大部分客戶的送樣驗證,在江西批量生產并完成二期擴產。自主研發的光學鍍膜產品線已進入穩定生產階段。

(2)OSA:公司2015 年8 月份董事會通過審議,投資0.2 億元建設10G 以上OpticalSubassembly(光次模塊)項目,經過兩年多的研發與生產獲得了較好的市場效益。公司OSA OEM/ODM 業務是無源產品的延伸,充分利用高端光器件制造經驗和下游客戶資源,進入價值更集中的有源市場。

定增投入高速率光器件,有望加快落地打開增長空間。公司定增已經獲得證監會核準批復,擬發行股份不超過3000 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6.18 億元,投入高速率光器件產品研發和生產:(1)25G/50G 同軸式高速率光收發器件,在原有10G 產品基礎上進一步升級;(2)光隔離器,主要應用在25G 同軸器件和高速率器件中;(3)光電集成高速光器件,主要應用在25G、100G 中長距離光模塊中;(4)高速光引擎組件,采用COB 封裝技術主要應用在數據中心40G、100G、400G 短距離光模塊中。項目建設期30 個月,邊建設邊投產,增發方案預計達產后實現凈利潤1.50 億元/年。預測有源將成為公司增長核心動力,2018~2020年營收分別為0.81/1.89/ 3.47 億元。

博創科技:信息光電子國家隊,高速光芯片有望推出

發揮集成優勢,加快拓展高速次級光模塊業務。隨著數據流量增長,光網絡(包括運營商和數據中心)高速率、低功耗、集成化趨勢明顯。公司掌握集成光電子的平面波導技術,PLC 分路器行業領先、推出AWG 和VMUX 產品、拓展40G/100G 的ROSA 產品,集成的組件和價值逐步提升:

(1)PLC 分路器:主要用于FTTH 接入,2017 年國內移動繼續保持對固網寬帶投資,海外市場態勢平穩,銷售量和銷售額保持平穩,我們測算毛利率略有下降。2018 年移動固網寬帶投資明顯下降,期待海外加快拓展確保收入規模。

(2)DWDM 器件:包括AWG、VMUX 及其他波分器件,主要用于城域網、骨干網。2017 年受運營商資本開支下降及設備商清理庫存影響,DWDM器件銷量及銷售額同比下降。2017 年Q3 三大運營商恢復/啟動400G DWDM/OTN 設備招標,另外5G 承載網方案中OTN下沉趨勢明顯,公司有望受益固網傳輸及5G 承載建設,我們預計2018 年有望觸底、后續三年保持20~30%增長。

(3)40/100G ROSA:目前公司與KAIAM 合作,提供高速次級光模塊封裝服務。公司適應北美數據中心需求,ROSA 由40G 向100G 升級并實現量產,積極擴大產能目前超過2萬只/年。公司持有KAIAM 3.31%股權雙方合作關系穩固,持續研發TOSA 產品,同時積極拓展其他有源光器件客戶;預計2018~20 年數據中心光模塊需求持續景氣,公司按需擴充有望獲得50%/40%/30%同比增長。

募投項目快速投產,有望持續增厚上市公司業績。公司IPO 募集資金1.97 億元,投入研發中心、PLC 集成器件、MEMS 集成器件、高速光模塊項目,預計將形成年產能:400萬通道PLC 分路器、6 萬套VOA、1.5 萬套VMUX、10 萬套MEMS 集成器件、24 萬路OSA。截至2017 年底PLC 和OSA 項目投資完成率分別為77.84%和75.18%,2017 年貢獻效益0.51 億元;MEMS 項目正在抓緊產業化,同時穩步推進硅基集成光學芯片及波長選擇光開關研究。

光模塊:產品迭代加速,高速需求提升光模塊核心組件是OSA。信息網絡主要以光纖作為傳輸介質,但目前計算、分析還必須基于電信號,光模塊是實現光電轉換的核心器件。光模塊的核心組件有光適配器(Receptacle)、TOSA(光發射次模塊)/ROSA(光接收次模塊)或BOSA(光收發一體模塊)、電芯片,另外還包括透鏡、分路器、合束器等無源器件及外圍電路。在發射端:電信號通過TOSA 轉換為光信號,再由光適配器輸入到光纖;在接收端:光纖中的光信號通過光適配器被ROSA 接收并轉變成電信號,并輸送到計算單元進行處理。

(1)光適配器由陶瓷插芯、開口陶瓷套筒、金屬件組成,用于光纖與OSA 器件的連接。

(2)TOSA 封裝構件包括:LD TO-Can(發射管芯,核心為LD 即激光器)、封焊管體、陶瓷插芯、陶瓷套管、適配器、調節環,用于實現電信號轉化成光信號。

(3)ROSA 封裝構件包括:PD TO-Can(接收管芯,核心器件為PD 即光探測器)、塑封適配器、封焊管體、金屬適配器、閉口套筒,用于實現光信號轉化成電信號。其中,LD、PD 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光芯片。

光模塊結構及光電信號轉換

按封裝形式可分為GBIC、SFP、XFP、QSFP、CFP 等。(1)GBIC 是2000 年以前形成的光收發器標準。GBIC 模塊具有熱插拔的電氣接口,可支持單模光纖和光信號百公里級別長距離傳輸。(2)SFP 是一種緊湊型、可插拔的收發器模塊標準,用于電信和數據通信應用。SFP 提供類似GBIC 模塊的功能,但大小只有的GBIC 的一半。(3)XFP 是10G 速率的小型可插拔收發器模塊標準,支持多種通信協議,如10G 以太網、10G 光纖通道和SONETOC-192。XFP 收發器可用于數據通信和電信市場,并提供比其他10Gbps 收發器更好的功耗特性。(4)QSFP 是一種緊湊型、可插拔的收發器標準,主要用于高速數據通信應用。根據速度可將QSFP 分為4×1G QSFP、4×10G QSFP+、4×28G QSFP28 光模塊等。目前QSFP28 廣泛應用于全球數據中心。(5)CFP 是基于標準化的密集波分光通信模塊,傳輸速率可達40-100Gbps。CFP 模塊的尺寸比SFP/XFP/QSFP 更大,一般用于城域網等長距離傳輸。

光模塊速率提升趨勢顯著,迭代加速。單波長通信系統用光模塊發射和接收波長分別為850nm、1310nm 和1550nm 三個傳輸窗口,其中 850nm 適合短距離多模傳輸,1310nm 適合中等距離傳輸,1550nm 適合長距離傳輸。相對于單波長的通信系統,波分復用(WDM)技術能成倍增加網絡帶寬,因而得到廣泛的應用。目前固定寬帶接入市場適用1G 及以下、2.5G、4.25G;LTE 無線基站前傳適用6G、10G;承載和傳輸(城域/骨干)適用40G、100G、400G;數據中心適用40G、100G 光模塊。隨著流量增長和技術升級,各類場景對光模塊速率要求。

光模塊產品演進路徑

云計算逐漸滲透,100G 放量,400G 布局

云計算推動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加速建設。根據思科,全球超大型數據中心數量預計由2016年的338個增長至2021年的628個,2016-2021CARG13%。

2021年全球超大型數據中心占比為53%,將有85%的公有云服務器安裝于超大型數據中心,超大型數據中心將承擔87%的公有云工作負載。

數據中心呈現大型化趨勢

內部流量占比7成,速率提升需求明顯。數據中心流量可按照連接類型分為三類:

(1)數據中心到用戶,由訪問云服務進行瀏覽網頁、收發電子郵件和視頻流等終端用戶行為產生;

(2)數據中心互聯,主要用于數據復制、軟件和系統升級;

(3)數據中心內部,主要用于信息的存儲、生成和挖掘。根據思科預測,全球數據中心流量將由2016年的6819EB增長至2021年的20555EB,CAGR23%。

由數據中心內部流量和數據中心互聯流量組成的東西向流量(East-WestTraffic,橫向流量)占數據中心總流量約85%。

2021 年全球數據中心流量分類

全球數據中心流量

100G 出貨量爆發,CWDM4 成為主流

100G已經成為海外云計算數據中心主流。數據流量持續增長,數據中心大型化、扁平化趨勢推動光模塊向兩方面發展:傳輸速率需求升級、數量需求增長。

目前全球數據中心光模塊需求已經10/40G光模塊向100G光模塊更迭。

根據全球光器件龍頭OCLARO,2016年起,Amazon、Google等北美一線云服務提供商服務器端口開始由10G向25G升級,葉、脊交換機端口由40G向100G升級,預計2018年開始部署200/400G產品。

國內廠商方面,阿里云宣傳2018將成為100G光模塊大規模應用元年,預計2019年進行400G光模塊的升級。

數據中心葉脊拓撲架構適用光模塊產品

阿里云光模塊演進路徑

2017年全球100G放量,高端光模塊價值凸顯。

根據LightCounting,2016年全球100G光模塊銷售額達到11.5億美元,相比2015年的4.6億美元,同比增長150%;2016年全球100G光模塊的出貨量約100萬只,其中QSFP28光模塊出貨量超過70萬只。2017年H1,全球100GQSFP28光模塊出貨量達100萬只,全年大約400萬只。

2015年全球高端光模塊(40G及以上)市場規模為43億美元,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達156億美元,2015~2021年CAGR24%;其中,100G光模塊市場規模預計由2015年的34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的119億美元,2015~2021年CAGR23%

全球100G QSFP28 光模塊出貨量(單位:千只)

全球高端光模塊市場規模(單位:億美元)

CWDM4逐漸成為主流,100G硅光影響有限。

數據中心大型化趨勢導致傳輸距離需求提升,多模光纖的傳輸距離受限于信號速率的提升,預計將逐漸被單模光纖代替。

另外,光纖鏈路成本由光模塊和光纖兩部分組成,PSM4光纖使用量是CWDM4的4倍,當鏈路的距離較長時PSM4方案成本更高。

Intel提出了100G硅光方案,但前期主要是PSM4,在轉向CWDM4的過程中產品良率方面還存在較大障礙,硅光在100G的影響有限。

400G 逐漸成熟,2019 年有望規模應用

大型互聯網公司需求明確,預計2018 年下半年開始應用。Amazon、Google 等北美一線ICP 公司預計2018 年開始部署400G 產品,2019 年逐步放量。國內廠商預計將跟隨北美數據中心高速化和大型化的發展方向,光模塊采購也將向高端化演變。根據LightCounting,2015 年全球200/400G 光模塊市場規模為1 億美元,2021 年市場規模達到34 億美元,2015-2021 CARG 141%。我們認為,200G 光模塊為100G 向400G 過渡方案,2019 年起增量市場空間將以400G 光模塊拉動為主。目前400G 光模塊的主流接口有OSFP 和QSFP-DD。

全球200/400G 光模塊市場規模(單位:十億美元)

Amazon、Facebook、Google、Microsoft 光模塊市場規模(單位:百萬美元)

OSFP標準由Google、Arista主推,預計2018H2量產。“O”代表著“八進制(Octal)”,意為OSFP光模塊使用8個50G通道來實現400GbE;“SFP”代表著“小型可插拔規格”。OSFPMSA(多源協議組織)包括中際旭創、Google、Arista、光迅科技、AAOI、華為、Intel、Lumentum、Oclaro等48家公司。

400GOSFP 光模塊

QSFP-DD標準由Cisco、Facebook等主推,由于DSP的限制預計2019年量產。

QSFP-DD光模塊使用2個200GQSFP56并行通道實現400GbE;每個200GQSFP56通道由4×50G信號組成。OSFPMSA(多源協議組織)由Cisco、博通、華為、Finisar、AAOI、Intel、Juniper、Lumentum、Luxtera、Mellanox、Molex、Oclaro、TEConnectivity等52家企業組成。QSFP規格是業界40G和100G光模塊的主流接口標準,因此QSFP-DD具有向后兼容性,可以實現平滑升級。目前中際旭創、思科、Oclaro等廠商均已推出樣品。

400G QSFP-DD 光模塊

400G研發進展順利,龍頭公司保持領先。OFC2018期間,多個光模塊廠商展示了400G設計或者樣品。其中:QSFP-DD展出廠商有中際旭創、新易盛、昂納科技、Finisar、AOI等11家,OSFP展出廠商有中際旭創、海信寬帶、Mellanox等3家,中際旭創是同時具備OSFP和QSFP-DD的核心廠商。

根據HeavyReading對于46家主流光模塊廠商的市場調查,目前已有32%的受訪公司表示已經少量出貨400G光模塊,另有14%的受訪公司表示將在未來半年或一年內出貨400G光模塊。

產業加速迭代,中國企業迎來趕超機遇

技術升級:硅光有望在400G中等距離實現突破

硅光器件具有低功耗、高集成優勢。硅光主要只指在硅基上制作光通信器件,在工程場景下,大部分無源器件都可以用硅作為材料,但是激光器、放大器仍舊需要基于III-V族半導體

與傳統光器件相比,理論上硅光具備以下優勢:

1) 成本低:硅基材料成本低,可利用CMOS在集成電路領域的投資、設施和工藝,大幅提高光器件制造工藝水平,進一步降低成本;

2) 功耗低:硅基材料阻抗低,器件驅動電壓低,降低能耗;

3) 集成度高:硅基材料及技術可以提供光子和電子的統一制造平臺,為芯片級光電集成提供途徑,進一步減小系統設備的成本和尺寸。

硅光子集成優勢

硅光生態主要廠商

硅光模塊進入產業化穩步推進階段。

Intel基于未來全光計算考慮,成為硅光發展的重要推動力,2016年提出100G光模塊產品,硅光正式進入產業化應用階段。

目前,硅光模塊影響力較大的廠商有intel、mellanox、Luxtera、TeraXion等,國內光迅科技、中國電科也在開展硅光研究和產業化。

針對硅光模塊的替代影響,目前業界普遍看法是:100G方面,硅光子技術對PSM4產品有一定影響;到400G,硅光在中等距離(500M)應用具有顯著優勢,短距將以VCSEL為主,長距離需要采用EML。

硅光發展歷程

Intel和Luxtera的硅光模塊已規模出貨。2016年,Intel公布其100GPSM4QSFP28光模塊實現量產,2017年研發CWDM4、CLR4的硅光模塊,預計2018-2019年推出400G光模塊產品。Luxtera主要基于PSM4路線,2015年Luxtera推出100GPSM4QSFP28光模LUX42604以及100GPSM4硅光子芯片LUX22604;2017年,Luxtera出貨業界首款2×100GPSM4硅光嵌入式模塊。

Intel 硅光產品規劃

行業整合:芯片并購活躍,模塊產能向中國轉移

行業并購活躍,整合高端芯片器件能力。Avago、NeoPhotonics等國際廠商通過并購完善技術與業務拓展,鞏固上游高端光芯片能力,把控光模塊產業豐厚利潤點。

2018年3月Lumentum(全球No.2)宣布擬以18億美元并購Oclaro(全球No.3),若交易成功兩者營收規模有望超過Finisar成為行業第一。

國內光迅科技、昂納科技、海信寬帶等通過自研和并購等方式,也具備了一定光芯片能力。

全球化協作凸顯,光模塊制造向國內轉移。由于中國具有成熟的代工體系以及人力成本的相對優勢,Finisar、AAOI等國外廠商均在中國設有工廠。

國內廠商方面,以中際旭創、新易盛為代表的公司擴大產能,較低的制造成本成為差異化優勢之一。

新易盛募投光模塊生產線項目穩步推進,完成后可使產能從2016年的413萬只/每年提高到643萬只/每年;中際旭創通過增發股份募集資金擴大產能,完成后將新增年產光模塊共計530萬只的生產能力,另外投資銅陵項目預計2018下半年逐步啟動生產。

云計算數據中心建設對無源器件也有拉動作用,一方面數量有明顯增長,另外對產品專業集成、快速適配要求提升。

昂納科技、天孚通信、太辰光均針對數據中心推出無源線纜、透鏡、波分復用/解復用等產品。

政策推動:鼓勵國產自主,提升高端競爭力

國家政策支持信息光電子發展。2017年底工信部發布《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2年)》,指出核心、高端光電子器件落后已經成為制約我國信息產業發展瓶頸。

目前25Gb/s的高速率光芯片國產化率僅3%左右,供應主要依賴美國、日本廠商。

政策要求在2022年中低端光電子芯片的國產化率超過60%,高端光電子芯片國產化率突破20%。

光通信器件產業重點發展產品

核心競爭力1:掌握光芯片能力,構建“護城河”。

光芯片在模塊中無論是技術壁壘還是產業價值都占據重要位置。

光芯片是限制光模塊供貨能力的主要因素,下游大客戶對產品快速交付能力要求高,擁有自主芯片廠商能夠確保產品供貨速率。毛利率方面,由于光芯片占據模塊約30~70%左右成本,上下游垂直一體化的廠商能獲取更高的毛利率。

海外Finisar、Lumentum等具備完整的芯片+模塊能力;目前國內具備光芯片能力的廠商主要有光迅科技、昂納科技、海信寬帶。

全球主流廠商光器件業務毛利率

核心競爭力2:服務主流客戶,產品快速迭代。

云計算數據中心下游客戶高度集中,已進入主流客戶供應體系光模塊廠商具備相當銷售規模,可以有效分攤研發成本,確保毛利率水平。

國外AAOI在40G周期服務北美主流客戶,最新100G產品也具有領先優勢;國內典型公司如中際旭創,與谷歌合作順暢能力獲得認可,2018年已經擴展獲取亞馬遜、facebook等主流云計算廠商訂單。

另外昂納科技、光迅科技、海信寬帶也與互聯網公司或者通信設備廠商具有一定良好合作基礎,博創科技為關聯方KAIAM提供OSA。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Google
    +關注

    關注

    5

    文章

    1786

    瀏覽量

    58647
  • 光模塊
    +關注

    關注

    80

    文章

    1376

    瀏覽量

    60000
  • Amazon
    +關注

    關注

    1

    文章

    125

    瀏覽量

    17546

原文標題:超詳細的光模塊產業鏈

文章出處:【微信號:GeWu-IOT,微信公眾號:物聯網資本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中科曙光與海信息宣布戰略重組 實現產業鏈相補 集中力量辦大事

    進行戰略重組;兩家公司的股票26日就開始停牌。若相關工作順利推進,將實現產業鏈相互補充,進一步促進信息產業龍頭企業發展,對信息產業格局產生較大影響。 根據雙方公布的信息來看,海信息將
    的頭像 發表于 05-26 11:21 ?261次閱讀

    AI智能眼鏡產業鏈分析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AI智能眼鏡產業鏈分析.pdf》資料免費下載
    發表于 05-19 17:25 ?127次下載

    2025年4月工業機器人相關產業鏈新品發布情況

    隨著今年第一季度過去,大部分機器人產業鏈企業對2025年的應用形勢有了初步判斷,在4月份,不少機器人產業鏈企業開始發力,接連推出重磅新品。
    的頭像 發表于 05-13 14:00 ?275次閱讀
    2025年4月工業機器人相關<b class='flag-5'>產業鏈</b>新品發布情況

    Micron美科技深耕中國20多年,全產業鏈布局

    技術的研發與制造。作為《財富》500強企業,美以 “通過改變世界使用信息的方式,豐富全人類生活” 為使命, 其產品廣泛應用于數據中心、汽車與智能邊緣、移動通信及PC客戶端等領域,支撐全球數字經濟發展 。 深耕中國20多年,全產業鏈布局 進入中國20多年來,美
    的頭像 發表于 04-15 16:55 ?628次閱讀

    英飛凌新型低功耗CIPOS? Maxi 智能功率模塊 (IPM) 系列榮獲2025年度中國家電產業鏈金釘獎

    3月21日,英飛凌新型低功耗CIPOSMaxi智能功率模塊(IPM)系列榮膺2025年度中國家電產業鏈金釘獎。該獎項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權威評選,旨在表彰對提升家電整機性能、技術革新及功能升級具有
    的頭像 發表于 03-21 17:05 ?516次閱讀
    英飛凌新型低功耗CIPOS? Maxi 智能功率<b class='flag-5'>模塊</b> (IPM) 系列榮獲2025年度中國家電<b class='flag-5'>產業鏈</b>金釘獎

    福田汽車助力景德鎮汽車產業鏈協同發展

    近日,景德鎮市2024年裝備制造產業鏈-汽車子產業鏈供需對接會在福田汽車景德鎮工廠舉辦。
    的頭像 發表于 12-13 10:04 ?440次閱讀

    漢威科技亮相2024高端儀器儀表產業鏈創新發展大會

    近日,主題為“聚焦產創協同·賦能強基韌”的2024高端儀器儀表產業鏈創新發展大會于北京順利舉行。
    的頭像 發表于 12-10 16:35 ?730次閱讀

    數據中心與AI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保障:800G模塊

    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行業新興發展,寬需求持續飆升,100G、200G和400G模塊將保持重要的市場份額,800G模塊也將飛速發展。800G
    的頭像 發表于 12-09 12:22 ?783次閱讀

    華為汽車產業鏈的技術解析與未來展望

    編者語: 「智駕最前沿」微信公眾號后臺回復: C-0613 ,獲取本文參考報告:《華為汽車產業鏈深度:競爭優勢、產業機遇、產業鏈及相關企業深度梳理》pdf下載方式。 在全球汽車行業加速邁向智能化
    的頭像 發表于 12-05 12:28 ?1592次閱讀
    華為汽車<b class='flag-5'>產業鏈</b>的技術解析與未來展望

    中國建成最大的新能源產業鏈

    ,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規模提前6年多實現向國際承諾的目標。伏發展迅猛,我國光伏組件產量連續16年位居世界首位,為全球提供了70%的伏組件和60%的風電裝備。 此外,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越加完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9年
    的頭像 發表于 11-18 16:06 ?815次閱讀

    58大新質生產力產業鏈圖譜

    大躍升 的先進生產力。 58大新質生產力產業鏈圖譜 01 元宇宙產業圖譜 02 算力產業圖譜 03 數商產業圖譜 04 人形機器人產業圖譜
    的頭像 發表于 11-09 10:16 ?780次閱讀
    58大新質生產力<b class='flag-5'>產業鏈</b>圖譜

    2024秋季電機產業鏈交流會盛大舉行

    2024年11月1日,2024’中國(秋季)電機智造與創新應用暨電機產業鏈交流會在深圳登喜路國際大酒店圓滿舉辦。 2024年11月1日,由Big-Bit商務網主辦,《半導體器件應用》雜志承辦
    的頭像 發表于 11-05 09:18 ?810次閱讀
    2024秋季電機<b class='flag-5'>產業鏈</b>交流會盛大舉行

    碳化硅產業鏈成本大幅下降,市場迎來新變革

    近期市場消息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和伏市場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碳化硅(SiC)產業鏈在技術迭代和產能擴充上的加速。這一趨勢導致SiC產業鏈中的多個環節成本顯著下降,特別是SiC襯底、外延以及SiC
    的頭像 發表于 10-22 11:48 ?986次閱讀

    昊衡科技自研低成本光學路診斷儀——適用大規模模塊失效檢測

    隨著大數據時代對數據量需求的爆炸式增長,光通信系統也在不斷的更新升級。光通信產業鏈上的光收發模塊作為核心組件之一,其性能優劣直接影響系統的通信質量。由于模塊速率越來越高,多通道并行的
    的頭像 發表于 06-15 08:18 ?1003次閱讀
    昊衡科技自研低成本光學<b class='flag-5'>鏈</b>路診斷儀——適用大規模<b class='flag-5'>光</b><b class='flag-5'>模塊</b>失效檢測

    視爵旭推出ColdLED冷屏技術,推動顯示產業可持續發展

    視爵旭具有強大的供應整合能力和自主研發開拓協同能力,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供應商等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實現產業資源合理整合和優化,推動
    的頭像 發表于 06-10 17:44 ?701次閱讀
    視爵<b class='flag-5'>光</b>旭推出ColdLED冷屏技術,推動顯示<b class='flag-5'>產業</b>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