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自慰AV免费观看内涵网,日韩国产剧情在线观看网址,神马电影网特片网,最新一级电影欧美,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韩,黄色视频在线播放免费观看,ABO涨奶期羡澄,第一导航fulione,美女主播操b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2018年全球移動趨勢報告:哪些因素在推動移動產業前進?

4ueq_hr_opt ? 來源:未知 ? 作者:李倩 ? 2018-10-15 11:38 ? 次閱讀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近日,GSMA智庫(GSMA Intelligence)發布了《2018年全球移動趨勢報告:哪些因素在推動移動產業前進?》。報告提供了海量的數據和對未來幾年全球電信和移動產業發展方向的見解,概述了將在2025年之前塑造產業的五大趨勢,分析了最新的移動互聯網趨勢、移動網絡技術向5G時代的演變、物聯網IoT)增長的主要機會點、快速變化的媒體和內容市場,以及行業在重點區域的財務表現。紅茶移動將帶你深度解析這些趨勢的主要內容。

目錄

第一部分:塑造電信產業的大趨勢

第二部分:消費者與移動網絡

第三部分:網絡技術

第四部分:物聯網(IoT)

第五部分:媒體與內容

第六部分:財務表現

第一部分:2025年市場展望——塑造電信產業的大趨勢。

1.

下一代用戶只用移動設備上網,將改變數字服務行業的游戲規則。

*從現在起到2025年,全球將新增16億移動互聯網用戶,大約一半新用戶來自五個市場: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和巴基斯坦。

* 中國和印度增長占比最大,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和巴基斯坦的用戶占比均超過5000萬。

* 由于這些市場的固網寬帶用戶數量可忽略不計,下一代互聯網用戶將偏愛用移動設備、甚至可以說只會用移動設備上網。

* 研究如何利用移動端,為如此龐大且大多不講英語的年輕用戶群體提供服務(如:醫療保健、電子商務服務)十分重要。

* 2025年,36.92億人將通過移動設備訪問互聯網,占全球網民的72%。移動+PC用戶將達13.18億,純PC用戶僅6900萬,擁有移動設備但是沒有上網的人群為8.41億,此外還有23.75億人沒有移動設備。

2.

電信行業的5G與物聯網市場機會更多依賴于企業,而非消費者。

* 從制造業到電力行業,5G和物聯網的發展將創造新的機會以滿足多種多樣的企業需求。

* 企業將通過邊緣技術(包括超低延遲物聯網、先進分析、AI、AR、VR視頻優化等技術;電信運營商提供移動2G/3G/4G/5G服務,云服務商提供PaaS服務)推動競爭升級。服務可能會托管在運營商自己的網絡內(私有硬件),硬件也可能由第三方云提供商(公共硬件)擁有,并由它們運營。

* 電信運營商與亞馬遜AWS、微軟、IBM等云服務提供商既是盟友又是對手。一方面,他們通過低延遲物聯網、分析技術爭奪企業客戶; 另一方面,為了擴大容量,它們需要進行合作或服務外包。

* 2017年的一份調查顯示,69%的企業家認為一旦5G到來,企業服務會是最重要的營收來源。企業連接在物聯網連接中所占比重將從2018年的41%攀升至2025年的55%。

3.

連接被商品化趨勢明顯,將在平臺與分析層面創造更多價值。

*連接仍然處于重要位置,但并非主要的價值驅動因素,尤其是在對延時不那么敏感的物聯網應用場景(如智能抄表)中。

* 對于運營商而言,值得思考:物聯網和5G服務是只作為“連接“服務來提供(低價值)?還是作為服務的一部分,加入分析服務作為一個整體來打包提供(高價值)?

* 或者也可以將高級連接作為錨服務提供,但是不獨立于整體服務方案單獨定價。無論如何,這種“站在客戶立場思考”的思維方式與銷售現成的技術一樣重要。

* 2010年,連接的市場規模為110億美元,約占物聯網全球總營收的20%,專業服務市場規模120億美元,比連接的份額稍高,應用、平臺和服務市場營收250億美元,占比超過50%。到了2025年,連接市場會達到510億美元,份額降到5%左右;專業服務市場達到2990億美元,占比接近30%;而應用、平臺和服務市場達到7540億美元,占比接近70%。

4.

對于大部分電信運營商來說,對內容產業實行輕資產戰略更具現實性。

* 內容為王,但價格昂貴。Netflix在2017年花費了63億美元用于原創節目,與時代華納(80億美元)、福克斯(80億美元)和迪士尼(78億美元)相差不遠。

* Netflix仍然是流媒體增長的最大驅動力,不斷蠶食傳統電視收視。但對于大多數運營商而言,合作和許可內容比在昂貴的市場中獲取或創建內容更具現實性。

5.

在物聯網和5G的收益流得到證實之前,電信行業的整體收入趨于保守。

* 2017年到2025年之間,工業物聯網設備連接數將增長100.75億,消費物聯網連接將會增長60.49億,授權低功耗廣域網(LPWA)連接將增長18.28億;3G連接減少1.38億,4G連接增長25.70億,5G連接增長13.56億。2017年全球移動收入超過10,500億美元,到2050年將會突破11,500億美元。

* 4G和5G連接繼續增長, 但在這些新領域解鎖新的收入來源之前,收入前景并不明朗。2020-2025年之間,收入增長率將會放緩保持在1%左右。

第二部分:消費者與移動網絡。

1.

約有51億人使用移動設備,關鍵詞是“使用”,而非“增長”。

* 現在全球約有2/3的人口使用移動設備。2017年凈增長用戶達1.8億,雖然數字仍然很龐大,但對比2012年凈增3億用戶的巔峰時期而言,年增長速度正在放緩。

* 這是當移動用戶占全球人口比例達70%-80%后的自然結果。因為剩下的部分是最難觸達覆蓋的,比如老年人和偏遠地區人口。

* 最重要的轉變是越來越多的移動用戶使用互聯網,使用互聯網的移動用戶比例將從2017年的65%上升到2025年的86%。

* 如上圖所示,今年全球77億人口中有50多億為移動設備用戶,移動互聯網用戶約35億。到2025年,全球人口數量將達82億,移動設備用戶將會接近60億,而移動互聯網用戶將高達50億。

2.

到2025年,全球互聯網用戶增長約有50%將來自五個國家。

* 從現在起到2025年,全球將新增16億移動互聯網用戶,大約一半新用戶將來自五個市場: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和巴基斯坦。

* 中國和印度增長占比最大,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和巴基斯坦的用戶占比均超過5000萬。

* 其余增長來源(圖中長尾巴的部分)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和東南亞地區。

* 如何吸引和留住這些年輕、收入較低的非英語用戶是一大挑戰。他們生活在服務欠發達地區,比如銀行、醫療,和教育服務,這些服務在西方國家被認為理所當然應該提供。

3.

在低價安卓手機與數據流量資費下降的刺激下,新興市場發展迅猛。

* 移動互聯網在新興市場的崛起背后有兩大主要因素:一是智能手機價格持續下降(主要歸因于中國OEM制造商,絕大多數設備運行Android系統);二是移動數據資費下降。

* 根據我們的分析,在許多大的發展中國家,600MB-2GB之間的數據流量套餐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一直在下滑,從2015年的2-3%下降至現在的0.5-1.0%。

* 數據資費費下降對發展中國家的低收入人群尤為重要,因為固網寬帶不是他們的選項。

4.

到2025年智能手機普及率將達80%。

5.

全球約有3/4的互聯網用戶使用移動互聯網。

6.

社交和信息服務“移動優先“,電子商務仍需努力。

* 四年前,Facebook、Google、Netflix、微信和其他大型消費科技平臺重新定義了“移動優先“的策略。

* 不管收入如何,這種策略有助于鞏固社交網絡和OTT信息服務在智能手機用戶當中的粘性。

* 除中國以外,移動電子商務在其他國家尚未被充分利用,市場占有率還不足30%。

* 印度是Flipkart和亞馬遜爭相追逐的試驗基地。印度有4億智能手機用戶,其中20%每月至少使用手機購物一次。如果將此比例提高到30%,單看用戶數,印度就會趕上美國。

*如圖所示,在智能手機用戶中,每月至少使用一次OTT信息服務和社交網絡的用戶占比很高,而電商方面,日本、中國的占比最高,美國其次,其它國家仍然較低。

7.

80%的人已經被3G/4G網絡覆蓋卻未使用移動網絡,問題在哪?

* 到2017年底,有33億人(占總全球總人口44%)接入了移動互聯網。但還有40億人沒有上網。

* 缺乏基礎設施常常被認為是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這的確是原因之一,但是遠沒有這么嚴重。

* 在沒有上網的人群中,80%的人口生活在3G、4G信號覆蓋的范圍內。所以還有一些背后隱藏的因素,比如在一些低收入國家中:

— 40%的成年人是文盲;

— 500MB的流量數據花費幾乎占人均月GDP的10%;

— 2017年,所有活躍的移動應用中,僅有0.2%是低收入國家開發的。

8.

分解“未聯網”人群。

*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未聯網”地區,農村地區的信號覆蓋仍是主要挑戰并伴隨有其他障礙。

* 接下來是印度次大陸,但其正在迅速增長。

* 這不僅僅是發展中國家遇到的問題。在美國和歐洲,也有3億“未聯網”人口,盡管這些人生活的地區有3G、4G網絡覆蓋,除去老年人和年齡太小的人群,這些“未聯網”人口主要源于低收入群體。

第三部分: 移動網絡技術——5G來臨,LTE仍是未來10年主流。

1.

5G已經到來。

2017年,全球49個國家的77家運營商已經開始試用5G網絡。2018年,韓國將在冬奧會開放預覽版的商用5G網絡,美國也會開始商用。預計到2025年,將會有13億人用上5G,網絡覆蓋率達到40%。

2.

中、日、韓、美、歐(有可能)將率先使用5G。

*我們預測,到2025年,5G移動端的連接數量將達13.6億。

到2025年,5G將占全球移動連接的15%,但僅受中國、日本、韓國和美國等少數市場的推動。

* 中國的滲透體量最大,是美國的兩倍多。

* 無論是哪種情況,5G的起步時間比4G長,且LTE的速度還在提升,如果沒有AR、VR這些新技術新服務,5G的吸引力會減弱,從供應端看,運營商需要投入巨額資本,只有看到回報才會在全國大范圍推出。

3.

歐洲也可能成為5G的領導者,但前提是頻譜可用性和碎片化問題得到解決。

4.

5G頻譜存在碎片化風險。

在歐洲,C頻段高度碎片化。歐洲郵電管理委員會(CEPT)在嘗試尋找新方案。碎片化會導致網絡延遲,降低網絡速度,增加手機成本。對規模化應用不利。

5.

對于消費者來說,5G可能是一個難以推銷的產品——至少在最初的階段是這樣的。

* 智能手機上的5G服務有兩個廣泛的用途:更快的網速和沉浸式娛樂體驗。

* 網速更快(5G的標準是下載速度最低要達到Gbps級)。在4G網絡之上只能帶來微弱的價格提升。對VR、AR、直播這類沉浸式體驗來說是個機遇。但這些新技術還沒發展成熟,如何盈利是個問題。

* 得益于新的頻譜和空中接口,相比5G,消化多余的LTE流量在短期來說更切合實際。

* 美國提出了5G的新消費應用場景——將5G固定無線寬帶引入家庭,替代有線或者DSL。這項技術還處于初期階段,我們認為它更像是一種增益補充,而非增長驅動力。

6.

企業5G更有潛力,但是業務模式如果只關注連接,則價值有限。

5G將為B2B,B2B2C的多樣化企業需求打開大門。中國成為前沿測試基地,應用范圍包括汽車、無人機、高科技制造。關鍵不在于5G是否work,而在于客戶是否理解它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對于運營商而言,值得思考:物聯網和5G服務是只作為“連接“服務來提供(低價值)?還是作為服務的一部分,加入分析服務作為一個整體來打包提供(高價值)?

7.

企業5G在向去中心化/邊緣計算的轉移中扮演關鍵角色。

8.

區塊鏈將去中心化發揮到極致。

* 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網絡的象征。

* 早期的應用程序已經從匯款和云存儲向通過加密令牌促進價值交換轉移,區塊鏈成為一種手段(主要是比特幣或以太坊)。

* 應用場景多樣化,從光伏能源銷售到冷鏈物流監控,都可以用到區塊鏈技術。

* 電信行業的區塊鏈應用目前僅限于漫游場景,但仍在進一步實驗,尤其是eSIM在智能手機上得以應用后會更具想象空間。

9.

無論5G未來如何,LTE未來10年內仍然是主流。

* 市場噱頭的炒作渲染可以轉移人們對運營現實的關注。

* LTE在未來至少10年內,仍然是世界各地運營商的根基。

* 在全球范圍內,預計到2025年LTE將增長到連接總數的57%,5G占15%。即使使用率更高,5G也只是補充而無法替代LTE。

第四部分:物聯網 (IoT) ——工業互聯網是移動連接增長的最大來源。

1.

到2025年,物聯網設備將達250億 ,企業垂直應用是主要驅動力。

(圖中紅色部分代表工業物聯網設備數量,黑色部分代表消費物聯網設備數量。5G/IoT機會正在向企業轉移。5G和物聯網將在企業領域開辟一系列新的機會,從現在到2025年,將再增加100億個工業物聯網連接。)

* 大部分物聯網設備,通常是處于室內環境中的設備,將通過無授權無線電技術連接,主要是短程連接比如Wi-Fi, Z-Wave和Zigbee技術。而隨著物聯網市場規模的增長和生態系統的成熟,物聯網的商業應用場景也將從“單純的聯網設備”向“為具體問題或特殊需求提供解決方案”轉移。

* 雖然物聯網正迅速成為消費電子產品和智能家居等消費市場的主流技術,但工業物聯網將成為未來連接增長的最大動力支柱。

* 能源與電力行業、制造業和城市交通等領域正在發生改變。

2.

連接將在物聯網時代商品化,并在平臺與分析層面創造更多價值。

* 應用、平臺和服務(包括云數據分析和安全服務等)是物聯網的增長領域。從2010年到2025年,這一價值將增長30倍,達到7540億美元,占物聯網總收入的2/3以上。

* 專業的服務涵蓋系統集成、咨詢和管理服務,將在物聯網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工業數字化的推動下,專業服務的份額將持續增長。

* 到2025年,提供連接(510億美元)僅占全球物聯網收入機會的約5%,這將讓運營商在單獨依靠數據管道競爭的道路上困難重重。

* 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在復雜而分散的價值鏈中找到出路。

3.

在復雜擴散的價值鏈中找到立足之地成為最大挑戰。

* 專業服務可以細分成:顧問咨詢、系統集成、管理服務。在應用平臺和服務方面,又可以細分為:安全、數據分析、云、平臺、應用幾大塊。

* 具體來說,安全方面細分為:管理安全、數據安全、平臺安全;數據分析方面細分為:應用分析、預測分析、AI;云方面又細分成:私有云、混合云和公共云;平臺方面則細分成:連接管理、設備管理、應用支持;還有,應用方面會分成:智能樓宇、智能城市、智能汽車、智能家庭、智能制造。

* 第三部分是連接,包括固定寬帶、2G/3G/4G/5G、NB-LoT、LTE-M、LORAsigfox、衛星。

4.

消費市場增長平平,但仍是主力軍。

(2018至2025年物聯網連接凈增長數)

智能家居的實現前提建立在物品連接上,并可在家或者遠程無縫遙控這些物品。連接部分是毫無疑問的,然而沒有解決物與物之間相互聯系的問題。

5.

智能家居領域玩家眾多,但無明顯的贏家。

在如圖所示的競爭格局圖中,家電方面有三星、LG等企業競爭;數據分析有谷歌、亞馬遜、IBM;平臺有Savant等企業;照明領域有飛利浦、三星、宜家;太陽能有SolarCity、Sunpower、特斯拉競;另外,在家庭助手、家庭機器人、安防、家庭連接、能源、娛樂、按需商品、健康護理、寵物和孩子看護、園藝等方面也是充滿競爭。

6.

汽車領域,遠程信息技術具備一定的吸引力,然而真正的戰場在自動駕駛

* 汽車連接一直以來主要集中在信息娛樂與遠程信息處理上。

* Verizon打造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得益于關鍵并購(比如美國休斯并購案),2017年物聯網營收為15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收入來自遠程信息處理業務。

* 然而物聯網營收還不到總營收的1%,對整體收入增長的影響力有限。

* 研發方向逐漸專注于自動駕駛。而各種標準為了能被汽車廠商采用,也在激烈角逐。

第五部分:媒體與內容

1.

直接面向消費者的訂閱視頻點播將顛覆內容價值鏈。

數字行業巨頭和OTT內容提供商創造了一個完整的平行在線視頻生態系統,從內容制作到傳播渠道直接面向消費者,顛覆了傳統內容玩家的價值鏈模式。

2.

Netflix巨資投入制作原創內容節目,創造了良性的循環增長。

3.

另一股力量是社交媒體,它正在重新定義內容的形式與分發方式。

4.

以上趨勢吸引了更具數字消費習慣的千禧一代,他們愿意按需為內容付費。

5.

對于大部分電信運營商來說,對內容產業實行輕資產戰略更具現實性。

企業做內容通常有兩條路:

一是自己制作或者購買,原創內容和獨家內容可作為差異優勢,讓內容快速進入市場,但成本較高,整合風險大,可能會卷入內容爭奪戰;

二是通過授權或者捆綁,此種方式不需要太高成本就能提供廣泛的內容,但是競爭對手也有相似產品,無法差異化競爭,且長期來看不可持續。總的來說,對于電信運營商而言,堅持其網絡核心優勢,采用輕資產的方式,合作和許可內容比在昂貴的市場中獲取或創建內容更具現實性。

第六部分: 財務表現

1.

全球移動業務營收增長前景依然低迷。

* 2017年,全球移動業務總收入達到10,500億美元,同比增長2%。由于部分受美國的增長驅動,2018年增長提速之后,一直到2025年,收入增長率又將會回落放緩保持在1%左右。

* 增長放緩主要是由于獨立訂閱用戶數量增長放緩、監管干預和競爭加劇等因素共同作用。

* 到2025年一直保持溫和增長主要得益于,5G的商用和物聯網服務。除了連接層之外的物聯網收入增長,以及新服務領域的開發,都可能推動預測的上升。

2.

關鍵領域收入不利因素將在短期內影響全球表現。

中國市場:增長率將由2012-2017年的5%下降至2017-2025年的1.9%。

* 用戶增長放緩,競爭和監管壓力(包括中國國內取消漫游費)。

* 隨著運營商以更具競爭力的流量套餐價格來應對增長放緩,市場對無限流量套餐需求增加。

* 5G在預測期內作用有限。不過,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的增長意味著即使整體增長放緩,營收前景依然樂觀。

印度市場:增長率將由2012-2017年的0.9%上升至2017-2025年的1.9%。

* 盡管一些企業進行了合并,但隨著Reliance Jio的市場份額不斷增加,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營收下降。捆綁數據套餐的價格顯示,每MB的有效價格大幅下降。

* 我們預計,隨著競爭壓力的緩解、市場份額的穩定以及并購影響下降,ARPU將從2020年開始出現拐點。預計4G技術的普及還將推動數據流量使用量的增加,并提高運營商的定價權。

美國市場:增長率將由2012-2017年的2.3%上升至2017-2025年的2.4%。

* 在T-Mobile和新的虛擬運營商推動下,美國的競爭依然激烈。T-Mobile和Sprint合并案如果依照計劃獲得批準,可能會穩定當前競爭局面。

* 此外,在價格和ARPU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大幅下跌后,物聯網(連接業務正在強勁增長)和5G發布(2019年以后)貢獻的新增收入將有助于穩定收入趨勢。

歐洲市場:增長率將由2012-2017年的-2.2%上升至2017-2025年的0.4%。

* 在經歷了數年的下滑后,得益于監管阻力減少和宏觀環境改善,歐洲的營收開始穩定。盡管整體增長率接近于零,各個市場的整合仍有助于營收發展。

* 在經歷了數年的下滑后,英國的收入趨勢預測將在2020年出現拐點。在數據流量強勁增長的幫助下,競爭壓力將得到緩解,ARPU將趨于穩定。此預測還包含了5G或新服務為營收帶來的小幅提升。

3.

電信運營商的估值與增長預期一致。

4.

該行業的未來需要被投資,但是也需要增長。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1

    文章

    46242

    瀏覽量

    392379
  • 移動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

    文章

    600

    瀏覽量

    34688

原文標題:干貨必讀!中文解讀GSMA最新報告《2018全球移動趨勢》

文章出處:【微信號:hr_opt,微信公眾號:網優雇傭軍】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評論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摩爾線程亮相2025中國移動產業投資生態合作大會

    此前,7月8日至9日,2025中國移動產業投資生態合作大會在成都舉辦,中國移動與170余家參股及投資生態企業、投資機構齊聚四川,探討產業投資趨勢,共謀
    的頭像 發表于 07-15 17:37 ?328次閱讀

    海格通信亮相第二屆中國移動產業投資生態合作大會

    20257月9日,第二屆中國移動產業投資生態合作大會在四川成都召開。中國移動與參股及投資生態企業、投資機構齊聚探討產業投資趨勢,共謀
    的頭像 發表于 07-09 18:18 ?816次閱讀

    權威認證!長安汽車AI數智工廠入圍GLOMO全球移動大獎

    3月5日,巴塞羅那舉行的2025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長安汽車AI數智工廠入圍全球移動大獎(GLOMO獎)“最佳
    的頭像 發表于 03-06 14:32 ?334次閱讀
    權威認證!長安汽車AI數智工廠入圍GLOMO<b class='flag-5'>全球</b><b class='flag-5'>移動</b>大獎

    華為MWC 2025舉辦移動AI產業峰會

    MWC25 巴塞羅那期間,華為成功舉辦“移動AI產業”峰會,來自全球的運營商客戶,以及Ookla、Omdia、ABI、質譜AI和閃極科技等產業
    的頭像 發表于 03-06 11:02 ?559次閱讀

    中興通訊入圍21項全球移動大獎短名單

    近日,移動通信行業權威組織GSMA揭曉2025全球移動大獎(GLOMO)短名單。憑借推動
    的頭像 發表于 02-17 11:15 ?814次閱讀

    中興通訊入圍2025全球移動大獎短名單,創歷史新高

    近日,全球移動通信行業的權威組織GSMA正式揭曉了2025全球移動大獎(GLOMO)的短名單。中興通訊攜手其合作伙伴,憑借
    的頭像 發表于 02-17 10:53 ?914次閱讀

    5G-A與AI融合引領價值飛躍,共創移動產業新篇章

    ,深入闡述5G-A技術新時代的深遠意義。曹明表示:“隨著移動AI時代的序幕悄然拉開,融合5G-A技術的持續演進將煥新傳統移動商業發展,將為移動產業帶來巨大商業機遇,激發三個新價值躍升
    的頭像 發表于 02-12 09:22 ?616次閱讀

    愛立信專家解讀最新移動市場報告

    最新一期的《愛立信移動市場報告》為我們揭示了全球移動通信技術的未來圖景。本期《信觀察》,愛立信東北亞區網絡演進總監張嘉隆將立足于中國移動市場
    的頭像 發表于 12-23 10:47 ?1.3w次閱讀

    ISO1430功耗該如何計算?與哪些因素有關?

    請教各位同仁以及IT的工作人員,ISO1430功耗該如何計算?與哪些因素有關(比如供電?速率?總線側阻抗?)?
    發表于 12-04 07:57

    芯盾時代入選中國移動安全解決方案市場洞察報告

    近日,全球領先的IT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IDC發布《中國移動安全解決方案市場洞察,2024:市場迎來新機遇,安全與管控協同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深度剖析了當前中國
    的頭像 發表于 12-02 11:26 ?1160次閱讀

    5G-A與AI融合對移動產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2024全球移動寬帶論壇(Global MBB Forum 2024)期間,5G-AxAI產業圓桌哈利克會議中心召開。這也是第二次產業各界
    的頭像 發表于 11-06 17:19 ?1201次閱讀

    華為推動5G-A技術全面發展,引領移動AI時代

    2024全球移動寬帶論壇(Global MBB Forum 2024)期間,華為董事、ICT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楊超斌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移動AI時代正拉開大幕,將為移動產業帶來巨大
    的頭像 發表于 11-01 15:00 ?871次閱讀

    愛立信發布最新《移動市場報告

    過去一,提供FWA服務的運營商數量大幅增加。2024《愛立信移動市場報告》6月刊詳細介紹了愛立信最新移動行業預測、區域分析與客戶案例等內
    的頭像 發表于 09-18 15:21 ?1.6w次閱讀

    科技如何推動產業升級

    中興通訊聯合今日頭條北京舉辦了主題為“科技改變生活”的“2024新洞察”媒體沙龍。此次活動匯聚了著名經濟學家、產業領袖、行業權威以及頂尖高校學者等業內領軍人物。針對人工智能、智慧應急、新質產業等新興領域,進行了多場深入的主題發
    的頭像 發表于 09-14 14:29 ?2810次閱讀

    隨著5G技術加速亞太地區的數字化轉型,其移動經濟預計到2030將增至1萬億美元

    的快速采用,亞太地區的增長速度預計將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GSMA新加坡數字國家峰會 上發布的這份報告指出,2023移動技術和服務為亞太地區貢獻了5.3%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其
    的頭像 發表于 07-26 08:18 ?55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