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于上海開幕。隨著人工智能加快普及各行各業,產業變革進入“AI化”前夜,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以“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為主題,匯集一批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和企業家。
其中,BATM的“掌門人”馬化騰、馬云、李彥宏、雷軍均出席上午的大會高峰論壇,并發表了對人工智能時代的預測與判斷。此外,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科大訊飛創始人劉慶鋒等也參與了本次大會。
以下為馬云、馬化騰、李彥宏、雷軍講話要點擷?。?/p>
馬云:AI這個詞翻譯的不好 應該叫“機器智能”
我們對人工智能這場技術革命有期待有擔心,有希望也有困惑。
今天來上海參會,對我的啟發是,人工智能不是某一項、某幾項技術,而是我們認識外部世界、認識未來世界、認識人類自身,重新定義自己的思考方式。
AI這個詞翻譯得不好,人工智能?可能是人類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翻譯成機器智能更合適。
機器需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和智慧,同時,我們對人腦的了解也是很有限的。過去我們把人類當成了機器,未來我們將會把機器當作人類來使用,未來不是萬物像人,而是要讓萬物像人一樣學習、去思考,未來機器必須去解決人類解決不了的問題,去了解人類不能了解的問題。
我們真正需要擔心的,不是機器智能會超越人類智慧,而是人類自身的智慧停止增長。
未來制造業,將被AI變革成服務業,那是制造業和服務業完美結合的時代,大部分人工能被取代,而背后的體驗和服務卻是不能被取代的。未來制造業依靠的是服務,服務的好壞,決定新制造的好壞。企業的轉型,將是智能使用的轉型,不能圍繞智能轉型,將會被淘汰。
互聯網,我們認為是生產關系,大計算是生產力,大數據是生產資料,大數據不是數據大,是計算大,是計算強,大計算加上云技術才是真正的未來。
數據時代也是供給側改革經濟轉型的重大機遇,AI技術,區塊鏈技術、IoT技術這些技術再先進,若不能推進制造業轉型,不能推動社會向更加綠色、更加普惠的方向變革,這樣的技術毫無意義。
最后,對于AI這樣創新事務的發展,我還想強調:嚴防葉公好龍。
馬化騰:變成黑產的“萬能鑰匙”?人工智能能否可知、可控、可用、可靠
騰訊早在2012年,就在上海布局人工智能項目。我們專注計算機視覺研究的優圖實驗室,就誕生在上海,目前是騰訊進行人工智能研究的三大實驗室之一。最近,騰訊的華東總部正式落戶上海,我們與上海的合作將會升級。
我想借這個機會,從一線從業者的角度,談談自己對人工智能發展的一些看法。
第一個看法,人工智能技術是一場跨國、跨學科的科學探索工程,對于任何一個企業、城市和國家來說,我們不能拒絕人工智能領域的“奧林匹克”,更不能“閉門造車”。
第二個看法,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正在通向“大社交”時代。騰訊多年來一直專注做連接,。微信的月活躍用戶達到10億,成為中國首個用戶突破10億級的互聯網產品。連接人與人的極限就是幾十億個節點,但是,如果連接人和物,人與服務,那么這個規模將會增長到幾百億,甚至幾千億的的量級。而人與物,人與服務連接的關鍵就在于人工智能。
第三個看法,我們需要充分考慮未來人工智能發展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未來的人工智能技術,很可能變成一把“萬能鑰匙”,比如我了解到,國內一些黑產已經借助人工智能技術讓病毒的分發更加隱蔽,甚至讓網絡詐騙更為精準,這就迫使我們改變過去傳統的安全防護模式。
借此,我想在這里提出四個問題,希望拋磚引玉,引起全球人工智能從業者的思考。未來人工智能是否能夠做得“可知”、“可控”、“可用”和“可靠”:第一個“可知”,人工智能的算法是否能夠變得清晰透明、可以解釋?第二個“可控”,如何避免人工智能危害人類個人或整體的利益?人工智能所做的決定,是否最終仍然需要由具體的人來承擔責任?第三個“可用”,人工智能是否能讓盡可能多的人使用,共享技術紅利,避免出現技術鴻溝?第四“可靠”,人工智能是否能夠足夠快地修復自身漏洞,真正實現安全、穩定與可靠呢?
李彥宏:真正的“AI化公司”具備AI能力+AI思維+AI倫理
20年前,我們怎么定義現代化呢,我們覺得信息化就是現代化,當我們用 excel 代替了手寫,我們的企業做一個網站,我們就覺得是一個現代化的企業了。所以我們國家今天有一個部委叫工業和信息化部,其實這就是那個時候的現代化部。
但是今天,現代化的定義需要改一改了。今天的現代化是什么意思呢?我覺得就是AI 化,就是人工智能化??梢哉f,未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宣稱與 AI 無關。
AI 時代的生活跟過去是不一樣的,AI 時代的公司,也會是不一樣的公司。在我看來,一個真正的“AI 化公司”是三維一體的。它首先要具備 AI 思維,其次要擁有AI能力,第三還要遵循 AI 方面的倫理。
那么什么叫擁有 AI 思維?AI 思維意味著必須基于萬物互聯,來重新思考公司的戰略。比如所以從萬物互聯的角度,就有機會實現降維攻擊,例如金融、醫療、出行這些行業。
很長一段時間來,不論是 PC 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企業主要的關注點還是在軟件層面。但是在 AI 時代,企業必須更多地去關注軟件和硬件的結合,從中尋找新的創新機會。比如說無人駕駛汽車,它既包括了激光雷達,要搭載各種各樣其他的傳感器、捕捉雷達、攝像頭等等,甚至需要在城市的基礎設施層面改造和配合之后才能夠實現。
那么什么叫做擁有 AI 能力?這個指的是企業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能力,不是發明人工智能的技術。今天 AI 領域存在著大量的開源和開放的平臺,所以大家沒有必要每個人都重新發明一遍輪子,而是結合行業特點和競爭環境,來強化自身所擅長的業務。
最后,遵循 AI 倫理。一家真正的“AI 公司”,不僅技術層面是與 AI 緊密結合的,它的文化也必須是“AI 化”的。第一個原則,AI 的最高原則是安全可控;第二個原則,AI 的創新愿景是促進人類更加平等地獲得技術能力;第三個原則,AI 存在的價值是教人學習,讓人成長,而不是取代人、超越人;第四個原則,AI 的終極理想是為人類帶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
很多人擔心,AI 的發展會導致機器大量地代替人的工作,從而產生大量的失業。這個我倒不是那么擔心,因為我們看到每一次的技術革命其實都伴隨著大量的人工被機器所替代,同時也有大量的新的機會被創造出來。
雷軍:兩年前我非常焦慮 直到我把AI作為公司重要戰略
兩年半前,AlphaGO是人工智能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的事件。
1997年深藍計算機就已經做到了擊敗了國際象棋,但是圍棋的復雜度遠遠高于國際象棋。我們曾經認為在可預見的一百年內,都很難擊敗圍棋高手。兩年半前,奇跡發生了,人工智能贏了。
那么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這里面的原因是因為技術產生了巨大的顛覆和突破。我覺得不僅僅是計算能力的原因,最核心的是深度學習的算法的突破,使人工智能的技術進入了大規模的實用階段。這可能不是某個學科的突破,而它是人類社會的一個重大的突破。
在這個時代的面前,我們來看一看,不僅僅是巨頭,在十多個領域里,一千多家創業公司風起云涌,越來越多的實用性的產品開始產生,我相信在未來十年里面還會產生更多的實用性的產品。
那么對于小米來說,我們該怎么辦?我剛才講了,兩年前我是非常非常焦慮的。對于小米這樣的不大不小的公司,我們該怎么辦?兩年前我們經過深入思考以后,我們認為我們別無選擇,要把人工智能也列成小米最重要的戰略。
小米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包括巨大的用戶群、海量設備、海量用戶,于是小米選擇AI+IoT為突破口,進行趕超。
IoT的重要性就不講了,到第二季度末的時候,小米已經連接了1.15億臺消費類的IoT設備,不是工業級的,是消費類的,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消費類的IoT的平臺。
我們認為有一項關鍵技術非常重要,哪一項關鍵技術?就是AI的智能助力。這個我們兩年多前確定了開始做,小愛同學。在上個月的時候,月活躍已經突破了三千萬人。我相信未來數以百億計的IoT設備都會帶上AI的智能會話系統。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9014瀏覽量
249435 -
區塊鏈
+關注
關注
112文章
15567瀏覽量
108365 -
機器智能
+關注
關注
0文章
55瀏覽量
8794
原文標題: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馬云、馬化騰、李彥宏、雷軍如何解讀AI?
文章出處:【微信號:FPGAer_Club,微信公眾號:FPGAer俱樂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微軟AI Agent再升級
云深處科技利用Arm架構打造AI機器人
阿里稱要把AI融入每一塊業務 蔡崇信稱電商和云+AI是方向

【「零基礎開發AI Agent」閱讀體驗】+初品Agent
行業集結:共同定制 RK3566 集成 AI 眼鏡的前沿 AR 方案
AI助力實時翻譯耳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