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為全國擁堵程度最嚴重的城市,背負大量的機動車數量和復雜的路況。自動駕駛是否能減少司機的主觀考慮?更能理性、守法地行駛?過各種路口手動地頻繁加速減速起步停車能否避免?自動駕駛更保護車輛環境友好嗎?能否解決交通嚴重擁堵的現象?
這是來自知乎的一篇文章,小智覺得寫得不錯,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首先要看造成擁堵的主要原因
1.交通的無秩序
2.交通事故的高發
3.司機對路況的判斷信息有限
司機不遵守交通規則,胡亂變道插隊,往往加劇了交通擁堵,甚至增加了事故的發生率;而且由于司機的狀態、技術和視野局限、反應速度等限制,使得司機在駕駛中有可能會出現一些疏忽或誤判,導致事故率居高不下,因而造成擁堵。
再者,每個司機并沒有全局觀,現在依靠手機地圖等等軟件也并不能特別有效地規避擁堵路段,所以容易大家都擠在一條擁堵的路線上,而使有的道路閑置。
當然,北京的道路規劃、車輛規模等等也都是主要原因,這些客觀因素暫時不考慮。
自動駕駛能做些什么
1.對于司機不按照交通規則和標志來行駛的問題,自動駕駛完全不會有這樣的擔憂,畢竟它就是按照交通規則來設計的。
2.針對事故高發,自動駕駛的計算機控制當然比我們人類反應更快,能夠及時對危險情況作出最優反應,較少出現剎車踩得晚這種情況,犯錯概率也更小。
3.在對道路狀況作出評估時,運用地理信息系統的自動駕駛比人看到的更廣更多,可以避免視覺死角,同時對于車輛本身的情況也會更了解,可以減少隱患。
4.而且最重要的,自動駕駛能依靠大數據來優化路徑,把車流合理分配到不同道路,計算出路況、車輛數、甚至紅綠燈頻次,合理規避擁堵。
理想狀況下,在大數據的支撐下,每輛車的運行速度、方向和路線都是已知的,大家在各自路線上互不干涉,而且都是電腦控制,理論上各個車輛的間距也可以縮小。
而且…自動駕駛解放了我們的雙手和注意力,也能緩解我們在擁堵時的焦慮情緒。
擁堵時你完全可以在車上工作、看電影、讀書,時間并不會被浪費。不會像你自己駕駛時那樣,只能時刻盯著路況,內心煎熬痛苦。
說完理論,再放幾張網上的原理圖,給大家直觀感受一下——
自動駕駛系統首先會識別路上的其他車輛(紫色的)和自行車(紅色的)
除了識別還不夠,還需要預測其他車輛的行為。
比如前面有一個工地正在修路,所以預測那個車會向左變道繞過那個工地。
預測一輛車也僅僅不夠,要把所有汽車自行車和行人的運動都預測出來(好復雜)
路上的施工、前面兩車相撞的事故……甚至路上騎自行車的人打手勢系統都能識別。
這個騎自行車的人在闖紅燈,從普通司機的視角是看不到他的,但自動駕駛系統能馬上捕捉這一行為。
在安全問題上,大家總是對機器不信任,總是認為自己開車上路把控全局最安全。其實自動駕駛比人類司機安全太多,畢竟相比人有限的觀察力和經驗,它能夠完全掌握當前路面的所有狀況,然后根據計算機的最大處理能力來制定最優解決方案。
當然,以上僅僅是理想狀態,全部實現駕駛自動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8文章
14312瀏覽量
170573
原文標題:自動駕駛能治首堵病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自動駕駛汽車是如何準確定位的?

卡車、礦車的自動駕駛和乘用車的自動駕駛在技術要求上有何不同?

自動駕駛安全基石:ODD
新能源車軟件單元測試深度解析:自動駕駛系統視角

自動駕駛的未來 - 了解如何無縫、可靠地完成駕駛


智能駕駛與自動駕駛的關系
基于場景的自動駕駛驗證策略


自動駕駛技術的典型應用 自動駕駛技術涉及到哪些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