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anjay Gupta,AirFuel無線充電聯盟主席) 最近,我與AirFuel聯盟技術指導委員會主席、三星研發中心總監Clint Chaplin針對無線充電中的帶外通信(out-of-band communications)進行了一次很有趣的討論。我想分享我們討論的主要內容,因為這個議題已經成為整個產業能否共同崛起的一個關鍵因素。
消費者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無線充電?
當整個業界都在努力把無線充電功能加入到產品之中時,我們要更努力地把消費者與終端用戶的真正需求放在一切創新的核心位置。最開始,所有工作都圍繞“擺脫充電線”展開,但是隨著無線充電的演進,終端用戶的需求也應當被重視,他們需要一個既穩定、通用,又安全、智能的系統。單一的無線充電發射端理應同時為可穿戴設備、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各式各樣的設備充電,不被設備尺寸、電池大小、功率等級,或是擺放位置所束縛。同時,充電速度也是一個問題,無線充電應與線充一樣快。Clint很恰當地指出,“消費者希望無線充電自然地發生,從來不用刻意地去想該怎么替這些設備充電。”
為提升充電體驗而重建技術框架
Clint強調,一個無線充電系統要運作得令人滿意,發射端與接收端之間必須在功率傳輸的開始到結束期間都保持穩定的通信。舉例來說,無線充電發射端必須知道有多少功率被傳輸到接收端,以及同時有多少個接收端在接收功率。還有一些額外的信息也必須頻繁地在發射端與接收端之間交換,包括認證的參數、設備的能力等等。這些對于改善整體體驗、觸發新應用、提升效率都是很重要的影響因子。
帶內通信具有多種局限性
今天,主流的磁感應無線充電技術采用的是“帶內通信”(in-band communications),被傳送的信息是捆綁在無線電力的發射上的,這種方式有多種局限性:
§ 傳送的信息是單向的,接收端可以傳送信息給發射端,而沒有信息可以從發射端傳送到接收端。
§ 只能一對一通訊,一個接收端只能對應一個發射端,反之亦然。
§ 在很多地區,帶內通信可以攜帶的信息種類被嚴格限制。
這些局限性最終造成了終端用戶使用體驗上的不足,大多消費者對于無線充電技術的期待在當下帶內通信方案中無法實現,對帶外通信的需求隨之而生。
什么是帶外通信?
帶外通信可以使在發射端與接收端之間傳遞的信息完全獨立于無線電力傳輸過程,這使得我們可以使用現成的通信方案在發射端與接收端間做到高速雙向通信,來提供消費者需要的更佳使用體驗。
Clint指出,目前很多現成的通信方式都可以拿來做帶外通信,比如NFC、Zigbee、藍牙……藍牙低功耗(BLE)就是個很好的選擇,它無處不在,從物聯網的傳感器到可穿戴設備、手機、筆記本電腦,都具備藍牙低功耗功能,可以輕松滿足逐漸增長的無線充電系統發展需求,也不會對現有的裝置造成多余負擔。
AirFuel聯盟已經開發出使用藍牙低功耗的帶外通信機制,這也是Clint與其他技術指導委員會成員一直努力的成果,能夠滿足用戶所有的需求。特別是對無線充電來說,不僅實現了單一發射端同時支持多個不同功率接收端的功能,也在空間自由度、認證加密機制、降低功耗等方面幫助下一代物聯網裝置提升用戶體驗。
擁抱未來 即刻部署下一代無線充電技術
為滿足并超越開頭提到的消費者的諸多需求,我們已經取得很多技術成就。舉例來說,AirFuel聯盟攜手諧振與射頻技術,提供更佳用戶體驗:
§ 一份技術規范和互操作性標準,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為所有移動設備充電,多臺設備也能一起“加油”。
§ 木頭、金屬、家具、車內……充電平面材質和充電場所不受限制。
§ 設備的橫向移動或振動也不會干擾充電效果,行車顛簸等情況也不在話下。
§ 確保充電過程更加安全,不會因為硬幣、金屬的升溫導致燙傷或其他危險。
事實上,包括機器人公司、可穿戴設計者、物聯網企業和其他從業者都看到了下一代無線充電技術的多種優勢,并開始著手把帶外通信技術部署在產品中。AirFuel已經把藍牙低功耗帶外通信融入諧振與射頻技術,等待整個產業逐步的接納和推廣。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帶外通信技術相關資訊,歡迎免費參與9月11日AirFuel與MWC Americas在洛杉磯合作舉辦的無線充電Mini Conference!https://www.airfuel.org/news/events/mini-conference-2018/
-
無線充電
+關注
關注
1298文章
3347瀏覽量
31967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下一代高速芯片晶體管解制造問題解決了!
下一代PX5 RTOS具有哪些優勢
羅德與施瓦茨和高通合作加速下一代無線通信發展
為什么高UVLO對于IGBT和SiC MOSFET電源開關的安全工作非常重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