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北京時間8月15日報道,微軟公司正采取措施重新調整數字語音助手“小娜”(Cortana)的發展策略。此前,微軟把“小娜”束縛在PC平臺,令這款語音助手陷入了掙扎。
“小娜”的名字取自Xbox系列游戲《光環》中的一個角色。當它在四年前推出時,僅限于Windows系統。隨著語音計算在智能音箱新時代突飛猛進,微軟的這一策略成為了“小娜”的絆腳石。
在“小娜”推出7個月后,亞馬遜公司發布了自主數字語音助手Alexa。但是,來自研究公司eMarketer的數據顯示,亞馬遜Echo及其姊妹設備在美國智能音箱市場的占有率已經達到三分之二。相比之下,內置“小娜”的設備份額太小,甚至無法進入eMarketer的統計表。
微軟正努力把“小娜”轉變成一個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競爭者。盡管語音計算還處于發展初期,但是規模要大于單純的智能音箱市場。微軟有機會引領計算行業的下一個重大飛躍。未來,人們將使用他們的語音,而不是鼠標和鍵盤。
擺脫PC限制
微軟副總裁古卓倫(David Ku)表示,微軟希望當人們不坐在電腦前時也能使用“小娜”。他拒絕詳細置評,但表示其中一種方法能夠讓用戶在汽車中使用“小娜”訪問郵件。
在微軟,負責重新調整“小娜”策略的高管是哈維爾·索爾特羅(Javier Soltero)。他在2014年通過微軟的一筆收購交易加盟微軟,并在微軟內部主張新的發展策略。作為Outlook所在部門的高管,他推動微軟讓其電郵和日歷應用順利運行在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平臺。
微軟還希望通過與亞馬遜的合作,提高“小娜”的使用率。這項合作為彼此的語音助手提供了所缺少的功能。例如,Alexa可以訪問被廣泛使用的微軟Outlook日歷應用。同時,“小娜”可以開拓使用亞馬遜語音設備和Alexa家用自動化應用的龐大用戶群。雙方在5月份展示了如何進行整合,最快可能在本周推出這項服務。
目前為止,微軟在Window設備以外擴大“小娜”使用范圍的努力成效不大。去年,三星電子旗下音響部門Harman Kardon推出了內置“小娜”的語音音箱。知名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師維爾納·格爾茨(Werner Goertz)認為,這款設備“毫無前景”可言。
難于吸引開發者
微軟不但要爭取消費者,還得吸引開發者,面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對于一個很少人使用的平臺,開發者質疑為其開發應用的價值。
“它不符合成本效益,”語音應用開發商Witlingo CEO艾哈邁德·布奇(Ahmed Bouzid)稱。他的公司只開發了兩款“小娜”應用,一款提供給投資者網站Motley Fool,另一款提供給一家律師事務所。
“小娜”也很難追趕Alexa。亞馬遜稱,Alexa擁有逾4萬種技能,能夠幫助用戶完成任何事情,從叫Uber打車到預訂達美樂披薩。相比之下,“小娜”的技能還不到300種。
在微軟發布“小娜”兩個月前,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成為了微軟CEO。在4年半的任期內,他已經放棄了Windows為先的策略,加強云計算和生產力業務,并通過3月份的重組降低了Windows系統的重要性。但是,“小娜”策略依舊是一個納德拉尚未解決的遺留問題。
微軟稱,大約有1.48億人每月使用“小娜”。然而,許多人通過“小娜”搜索框提取存儲在Outlook電郵、通訊錄、日歷應用、網絡中的數據,而不是使用其語音識別功能。
微軟對手正爭相將語音助手擴大到智能音箱以外領域。亞馬遜與福特汽車、寶馬集團合作,將Alexa整合到汽車中。谷歌則與LG電子合作,把谷歌助理整合到后者的部分電器中。
-
微軟
+關注
關注
4文章
6685瀏覽量
105754 -
語音助手
+關注
關注
7文章
241瀏覽量
27167
原文標題:微軟早早布局語音助手,“小娜”為何喪失先發優勢?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1hjqr,微信公眾號:1號機器人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曙光云率先發布交通智能體參考架構
華曦達港股IPO關注 戰略布局AI Home生態,加速構建先發優勢
技術創新+產業鏈優勢!國產割草機器人走向海外
瑞能半導體第三代超結MOSFET技術解析(1)

微軟宣布全球裁員6000人
今日看點丨哪吒汽車被申請破產審查;微軟將裁員3%,不限地區、級別,將影響6000人
微軟最新消息:微軟入歐洲云服務提供商協會 微軟執行副總裁將離職
THS1209 SYNC腳位的功能為何?
通過工業智能網關實現與微軟Azure IoT中心快速配置操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