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業研究所調查顯示截至2030年韓國經濟、產業、技術領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工智能”與“南北經濟合作”。這個調查是從6月5日到7月6日企業研究所以826個企業為對象展開調查的。
調查結果顯示:“生物”“能源”“通信”“娛樂”產業是韓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顯示器、半導體等維持現狀,“AI”被提及259次,居首位。由此可看出,以“AI”為基礎和融合的研究將是主要熱點。
當下,全球各國正在不斷爭相追趕人工智能熱潮,積極緊跟熱潮腳步的韓國將如何搶占時代轉型的商機呢?
韓國AI滲入了哪些行業?
根據NetherlandsEnterprise Agency的調查報告,韓國結合ICT優勢產業將AI技術應用于金融業、醫療產業及律師事務所及商業等,具體如下:
▌AI翻譯服務
韓國最大的搜索引擎網站Naver已經成功推出自主AI翻譯應用程序Papago,曾于平昌冬季奧運之前推出,并已經達到1000萬次下載。這款翻譯應用程序內含一套人工神經網絡,并藉此自行判讀前后文、不同語意、字詞和語序。
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和韓國的辦公室軟件開發商Hancom也一起開發了人工智能翻譯系統Genie Talk。這個軟件可以辨識九種語言的文字訊息、語音以及光學字符識別功能,包括韓文、英語、中文、日語、西班牙文、法文、俄羅斯文、德文和阿拉伯文。針對平昌冬季奧運期間,Genie Talk提供一項服務,將平昌地區所有的特色名產和美食(這些常常不容易翻成其他語言)的數據庫,以及運動員名稱和專業運動術語的翻譯。
借助神經機器翻譯(NeuralMachine Translation:NMT)技術,這套翻譯系統可以了解語序及前后文。因此,翻譯結果變得更自然并且克服了面對較少使用的語句常常翻譯錯誤的問題。
▌AI 語音助理
韓國開發五款智能語音助理:LG電子、兩家網絡公司Kakao 和Naver、以及通訊公司SK和KT。
首先在韓國推出智能語音助理的公司是SK電信。SK的AI語音助理Nugu可以提供每日信息、時間、天氣和播音樂,并且可以與智能手機及電視聯機以聲控這些裝置。
KT電信商的AI語音助理Giga Genie,提供的服務與Nugu類似。然而,Giga Genie最特別的功能有裝置鏡頭,可與電視搭配并撥打視訊電話。
LG研發SmartThinQ可與物聯網功能的家電產品聯機(包含洗衣機、冰箱、空調等)。近期成立AI 研發中心以建立一個AI樞紐平臺供所有LG的電子產品。
三星尚未推出智能語音助理,預計今年下半年以Bixby投入競爭行列。三星借并購AI新創公司VIV Labs,該創始人iPHONE SIRI的開發者。AI新創公司VIV Labs的主要目標是一個開放的AI平臺。
▌AI在金融產業的應用
AI在金融產業的應用,最常見是將AI的運算功能應用于收款、退休金和資產管理。Shinhan Bank是韓國首家將AI平臺開放給一般民眾使用的銀行,推出一個聊天機器人可以回答簡單的問題并提供24小時的客服服務。隨著機器學習技術的進步,未來目標開發出一個AI銀行行員,提供高效率的服務給顧客。
KEB HanaBank推出了Pension Hyrobo服務,可借助網頁或移動裝置上的應用程序管理退休資產。這個服務也可以檢驗客戶的投資組合,診斷出潛在的投資及風險。
KB KookminBank則是利用AI算法提供專屬的銀行服務。通過分析客戶的投資趨勢,投資規模,首選投資領域等,提供訂制化的投資組合。
▌AI在生醫產業的應用
生醫產業方面,AI技術被應用于遠程健康照護和X光影像解讀。韓國 IT 公司SKC&C,正為AIA保險公司開發一種AI Aibril 醫療管理計劃。日后,這兩間公司協議共同開發一個全方位數字醫療平臺,并使用AIA Vitality健康程序,利用手機的APP應用程序幫助用戶做出健康生活選擇。同時,該醫療平臺將能優化保險運算并加強風險管理,讓使用者與保險公司都獲益。
韓國的各大醫院正在戰略性的設立自己的影像大數據數據庫,以增強自己的競爭力。設于九老的高麗大學附設醫院最近設立了KU醫學影像數據中心。延世醫學大學也開設了影像數據中心,首爾牙山醫院開設了牙山影像量測中心。首爾圣瑪麗醫院還建立了天主教智能影像生物銀行(CSIB)。盡管名稱不同,基本上韓國的各大醫院以快速結合AI應用為目標,以提高診斷的正確率。
Lunit新創公司是X光影像判讀應用的成功案例,研發了一種數據影像驅動的生物標志 (Data-driven Imaging Biomarker;DIB) 軟件,借助AI技術準確解讀醫學影像,協助醫師從10萬張X光照片準確診斷乳癌和肺結核,并利用組織切片的影像認識、譯碼疾病。這項技術的準確率高達90%。因此,Lunit已和三星醫療部門簽約,共同開發AI輔助診斷計劃。借助深度學習的過程,開發能幫助醫師診斷乳癌和大腸直腸癌。
韓國另一新創公司Vuno,研發了一個骨骼年齡判斷程序。骨骼年齡譯碼程序會讀取骨頭的密度量測結果與骨骼年齡信息。這個系統能快速縮短骨骼年齡的診斷時間,并能預測兒童在未來身高的最大值,同時也可以提供兒童將來身高的期望值。
▌AI在法律服務的應用
韓國政府也正在引入AI處理技術以提供民眾服務。法務部最近啟用了一款聊天機器人Buddy。Buddy可以提供房地產、租約、資遣和繼承等相關的法律咨詢。
DR & Aju律師事務所在韓國首次引入了智能法律信息系統。這個AI系統是由韓國的新創公司Intellicon Meta Lab所研發,可以輸入一個句子或是對狀況的形容,系統會自動了解你的意思并將內容轉變成法律術語。這樣的自然語言處理是利用深度學習和遺傳算法(hybrid algorithm)、再加上與咨詢律師的結果。
▌AI在其他行業應用
餐飲業引進AI技術的應用,通過使用聊天機器人以觀察現在的流行趨勢、進而推測客群的喜好并開發新口味。這項系統提供24小時的服務并能提供實時的回復,讓業者能隨時得到客戶對于新產品的回饋。例如:餐飲業者Lotte。Lotte與IBM于2016年簽約,引進AI系統來分析顧客的喜好和流行趨勢。他們也借助分析結果研發了兩種Pepero的新口味,分別是可可風味和柑橘風味。AI系統借助搜集并分析一千萬筆社交媒體的貼文以推測顧客喜歡的口味、口感和原料。
總的來說,韓國正在追趕AI的風潮,同時借機進行跨領域跨行業的合作。然而,受限于開發的語言是韓語,在全球市場中較不具競爭力。不過,如果能借AI突破韓語的障礙,那么,像人工神經網絡等翻譯技術的研發,將會在AI世界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韓國AI未成氣候 遭網民吐槽
日前,韓國信息通訊技術振興中心(IITP)面向5287名專家進行問卷調查,于13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韓國在AI領域落后美國1.9年,中國在這一領域技術水平超過韓國,與美國相差1.8年。而對于這一結果,韓國網民吐了一波槽,如下:
韓國政府對AI的支持力度空前
今年5月,韓國表示,未來5年內將投資2.2萬億韓元(約合130億元)用于開發核心人工智能技術,以在2022年前成為該領域的全球巨頭。
根據科學和信息通信部宣布的計劃,韓國政府將牽頭制定一個包括研發在內的國家人工智能計劃,以加入世界強國的行列。
韓國第四次工業革命總統委員會主席Chang Byung-gyu 表示:“政府認為,通過與私營企業聯手,獲得人工智能核心技術,不僅將達到全球標準,而且最終會培養出人才并做出高質量的工作。我們的目標是,到2022年進入全球前四名。”
韓國政府表示,它的目標是在美國和中國的領導下,自主開發與同行相媲美的技術,并最終減少對它們的依賴。
韓國官員表示,該部門將在國防、醫藥和安全領域率先開展大型人工智能項目。政府將在今年上半年進行詳細研究,以決定是否啟動價值1萬億韓元的人工智能芯片研發項目。該部門表示,基于人工智能的處理器在各種深度學習技術中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比如神經網絡計算。他們將進一步撥出用于腦科學發展和研究的預算,腦科學被認為是包括機器學習和神經網絡在內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基礎。
寫在最后
人工智能已成為全球科技發展的趨勢,各國爭相為在這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但與其他國家相比,韓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和研究水平原地踏步,未取得顯著成果。
韓國政府為大力扶植人工智能產業及相關企業,雖出臺多項政策,但投資規模較小,在人工智能專業知識儲備、人才培養、專利等方面也與其他國家差距較大。
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美國著名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當日發布全球100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韓國僅1家企業入圍。低于中國(3家)。
韓國信息化振興院發布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現況》報告顯示,與人工智能相關的韓國SCI論文為1.6161萬篇,占全球人工智能相關論文總量的3.2%,排名第11位。但按照SCI論文被引用標準來看,水平達頂尖的韓國論文僅8篇,為美國的三十分之一,中國的六分之一。
從論文數量來看,中國已經超過美國。在專利領域,韓國與其他國家存在較大差距,韓國企業在并購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方面也水平較低。
-
神經網絡
+關注
關注
42文章
4814瀏覽量
103550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9007瀏覽量
249274
原文標題:全球AI熱潮來襲,韓國為何鮮有“發聲”?
文章出處:【微信號:iot_fan,微信公眾號:物聯網產品愛好者】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