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2018年7月9日,作為香港上市新政頒布后首支同股不同權的新股,小米集團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為了慶祝小米上市,迎接新上市制度,港交所特別準備較現有開市大鑼直徑長80%的“加大版銅鑼”。
然而,不出意外,小米早盤低開2.35%,開報16.6港元,盤前成交15.86億港元,最新總市值為3714.4億港元,約合473億美元。
雷軍表示這已經好于預期,畢竟最近大盤環境不好,況且 IPO 價格低,“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短期的股價不是最重要的,公司長期的價值才是”。
破發,市場不看好小米
出現這一情況,其實在小米股票認購期間就早有表現。
小米公告顯示,香港發售和國際發售均屬于輕微超額認購情況。香港方面,合計獲認購10.35億股,相當于香港公開發售初步可供認購香港發售股份總數1.09億股的9.5倍。國際方面,分配給國際發售承配人的最終數目為23.98億股,相當于全球發售初步可供認購發售股份總數約110%。
但是,另一方面,認購金額上,香港14家券商累計借出保證金逾97億港元,相當于超購3.06 倍。
資深財經人士對集微網表示,出現大客戶和散戶金額,認購數量兩級分化可能是因為市場對小米估值與股價的不認可。
小米在招股書中一直自稱為“互聯網公司”,但是市場并不這么看,由于目前小米絕大多數年營收依然來自于智能手機等硬件業務,互聯網在營收中的占比較小,甚至有下跌的趨勢,市場對于其商業模式以及未來發展存在較多質疑再自然不過。
雖然之后雷軍再次強調小米是“新物種”,但是從目前市場的情況來看,也并不認可這一說法。那么在上市首日即破發,小米出現這一情況再正常不過。
沒有足夠的實力來說服股民買單,小米要想像賣手機那樣“忽悠”消費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預售未來的期貨及期權
另外一件事是,小米在上市首日便推出了小米期權和期貨,這在港股市場并不常見。
此前被稱為港股四大獨角獸的閱文集團、眾安在線、易鑫集團、平安好醫生,在其上市首日均未推出期權期貨。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還將于同日納入認可賣空指定證券的名單。也就是說,小米上市首日即允許賣空。
同時,小米上市同日,其衍生權證也將上市。香港交易所已通知發行商,可于7月9日起將小米股份的衍生權證掛牌買賣。五家發行商已于6月29日推出合共18只認購權證,計劃于7月9日小米股份于香港交易所市場上市當日同時開始交易。
小米在上市首日即出售期貨期權,并允許賣空,做出這種安排,不難看出小米對于上市后的股價并沒有太多的信心,破發甚至可以說是早在小米預料之中。
資深財經人士向集微網表示,一方面,正如之前所說,在認購金額和認購總數不匹配的情況下,市場對于小偏差股價的破發早有傳言,小米為了上市后穩定股價,做出這一安排也在情理之中。
從另一方面看,小米提前出售期權期貨,也就是在預售市場對于小米未來發展前景的預期。但是在市場對于小米發展和模式都沒有足夠信心的情況下,小米的期權期貨價值幾何,還有待商榷。
最后,通過期權期貨的方式,或許說明雷軍等一眾小米高管看好小米的未來,但是通過這一方式募集資金,是否也說明此前認購期間小米募集的資金并沒有達到預期,還有待驗證。
“綠鞋機制”,保駕護航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在推出期權期貨的同時,還啟動了“綠鞋機制”。
所謂綠鞋機制,也就是超額配售選擇權機制,當出現超額認購允許的情況,發行人將會多發行不超過15%的股票。
若在股票上市后發生破發的情況,上市公司可委托承銷商使用多發的那部分股份募集回來的資金以低于發行價買回等量股票進行沖銷,進而達到穩定發行價的目的。小米通過綠鞋機制發行了新股約2億股,此等規模比香港公開發售的發售股份1.08億股還要多得多。
資深財經人士向集微網解釋道,啟動綠鞋機制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能夠對新股股價起到穩定作用,所以對于可用綠鞋機制的新股,上市之日起30天內,其快速上漲或下跌的現象將有所抑制,其上市之初的價格波動會有所收斂。
據估計,啟動綠鞋機制,小米的發行股份數量則為25.07億股,募集資金范圍為426億港元-552億港元(54.3億美元-70.3億美元)。
未來仍有問號
截止發稿時止,今早開盤即破發的小米出現明顯反彈,反彈至16.98港元(IPO價格為17港元),最新總市值為3799.47億港元。在短短的兩個小時里,小米的股價就如同坐了過山車一般。
雷軍在今天的掛牌儀式上致辭稱:“全球資本市場風云變化,感謝十多萬投資者在此刻真金白銀支持小米,包括李嘉誠、馬云、馬化騰先生等等。盡管大勢不好,但我堅信好的公司依然能脫穎而出。”
對于小米而言,通過發售期貨期權,啟動“綠鞋機制”等一系列手段,確實起到了穩定股價的目的,從目前的股價來說,效果也異常良好。畢竟,對于剛上市的新股而言,穩定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對于股票市場而言,長期才是最重要的,小米對于其業務的定位始終處于一種不明確的狀態,其宣稱的“互聯網公司”和“新物種”還很難得到市場的認可,過度的依賴智能手機等為數不多的硬件業務,也很難說明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也無法說明小米是一個生態鏈企業。
小米的未來,還需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
ipo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29瀏覽量
33425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449瀏覽量
146553
原文標題:港股的“加大版銅鑼”,小米的“大忽悠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eb0fee55925b,微信公眾號:半導體投資聯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小米集團股價創新高,市值破萬億
Labview文件路徑中空格變成問號導致文件無法打開
小米YU7預計于明年6-7月正式上市
小米汽車官宣SUV車型小米YU7 對標特斯拉ModelY 預計2025年6 7月正式上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