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軟包電池在動力市場的應用提速,卷繞工藝在軟包動力電池領域的解決方案趨于成熟,卷繞工藝未來兩年內在動力軟包市場的應用或將增多。
“近期,有部分軟包動力電池企業開始找我們公司研發合作卷繞工藝的方案。”一位卷繞設備企業高層向高工鋰電透露。
高工鋰電了解到,在動力電池領域,軟包電池制造以疊片工藝為主。但由于疊片工藝在效率、一體自動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短板,讓軟包動力電池企業萌生了從疊片工藝向卷繞工藝轉向的想法。
究其原因,一是,憑借高能量密度優勢,軟包電池在動力市場的滲透率迅速攀升。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軟包電池出貨量約1.2GWh,出貨占比14%,較同比去年大幅增漲。疊片效率無法很好滿足電池企業需求。
二是,從選擇轉向卷繞工藝的原因來看,不論是半自動還是全自動卷繞,都可以較快速且高質量的完成,生產控制也相對簡單。同時,后續的分切方便,極片合格率高。
三是,卷繞工藝相比于疊片工藝成本要低。
隨著軟包電池在動力市場的應用提速,卷繞工藝在軟包動力電池領域的解決方案趨于成熟,卷繞工藝未來兩年內在動力軟包市場的應用或將增多。
但從長期來看,軟包疊片工藝的電池在安全性能、能量密度等方面明顯優于卷繞工藝,且隨著國內疊片裝備企業的不斷革新進步,以及大型鋰電裝備企業的橫向延伸,疊片工藝仍會是軟包電池的主流趨勢。
軟包電池工藝的短期轉向
一方面是來自于軟包電池市場端需求的激增,電池企業亟待提升生產效率;另一方面是出于對成本控制的需求,因此未來兩年軟包電池擴產中選擇卷繞工藝路線會增多。
根據國內部分軟包電池企業反饋,目前國內在疊片機應用方面存在的不足點在于:
1、設備效率慢。目前疊片機行業效率普遍在0.8秒/片的效率,與進口疊片機0.17秒/片的效率還存在較大差距。
2、折疊過程中的對齊精度。疊片工藝十分繁瑣,且極片分切合格率很低,每個極片都要四刀,極片的質量(斷面、毛刺等)很難保持高度一致性,而對齊精度不夠會影響電池的最終性能。
3、產線連貫自動化程度偏低。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段環節產線一體自動化程度還偏低,一體自動化程度方案還不夠成熟。
4、設備體型過大。不少電池廠商期望自動化疊片機在占地方面要再縮小20%。
對于軟包電池工藝的轉向,一位動力電池高層表示,軟包應用疊片工藝和卷繞工藝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卷繞工藝優勢在于制成容易、效率高,而疊片工藝對于電池性能、能量密度的提升更優異。目前公司的軟包電池制造有卷繞工藝也有疊片工藝,可以根據不同的市場以及客戶的要求進行應對滿足。
疊片工藝仍是長期發展趨勢
隨著電池能量密度要求逐步提高,電芯企業有將電池越做越大的趨勢,單電芯做大最主要存在問題在于安全性、生產效率、極片與隔膜卷繞或對疊的控制、產線集體效率等問題。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疊片工藝可以更好的發揮大型電芯優勢,其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工藝控制均比卷繞占據優勢,因此對于動力電池領域而言,疊片工藝是軟包電池長期發展的應用趨勢毋庸置疑。
上述動力電池高層也表示了相同觀點:“對于數碼電池而言,相比于電池容量、性能更注重效率的提升,因此客戶會有卷繞工藝的需求。但是對于動力電池而言,考慮未來電芯做大做強,同時疊片工藝可以更好控制電芯良率,最重要的是追求高能量密度,因此疊片工藝是未來最好的選擇。”
同時,包括孚能科技、北京國能電池、天勁股份、萬向A123、微宏動力在內的長期堅持軟包技術路線的企業均表明,未來公司會堅持使用疊片工藝為主。
此外,國家政策補貼高能量密度以及快充電池的傾向性下,疊片工藝具備內阻低、能量密度高、高倍率放電容量較高、不容易變形等綜合優勢,因此部分方形動力電池企業也開始嘗試疊片工藝。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此前主推卷繞設備的優秀大型鋰電裝備企業也逐步加大在疊片設備布局,如贏合科技、先導智能、興誠捷等。卷繞、疊片雙管齊下,為市場做兩手準備。
-
軟包電池
+關注
關注
1文章
175瀏覽量
8423
原文標題:【鑫東達殼蓋?深度】疊片工藝的“退”與“進”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物聯網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電機鐵心定、轉子片沖壓復合模具工藝設計
粘片工藝介紹及選型指南

工業電機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半導體貼裝工藝大揭秘:精度與效率的雙重飛躍

淺析半導體激光器的發展趨勢

深入解析三種鋰電池封裝形狀背后的技術路線與工藝奧秘

倒裝封裝(Flip Chip)工藝:半導體封裝的璀璨明星!

評論